词条 | 南坪乡 |
释义 | 1 湖北省利川市辖乡南坪乡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的西北部、齐岳山麓以北,地势平坦。有21个村,4万余口人。素有“恩施三坝不如南坪一岔”之说,它是利川的“鱼米之乡”,是远近闻名的避暑游玩的旅游胜地,独特的高山草场,齐岳山成为南坪天然的绿色屏障,秀丽的田园风光如诗如画,坐落在湘淹坝的朝阳洞,洞中景色“奇、幽、美”。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如膏书院”见证了南坪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着全乡人民“尊师重教”的“如膏”精神。这里农业、旅游业都较有特色。另有甘肃和四川的南平乡。 这里土质肥沃,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全乡干堰、营上、田湾、川东、野茶、朝阳、大田、黄田、长乐、新屋、花屋、林场、双水、大河、柴林、一把、田坝、大罗、五谷、塘坊、南坪21个村,316个村民小组,12710户、49531人,国土面积148,常用耕地58449亩,其中水田35528亩,属典型的盆地乡镇。 乡党委带领全乡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2004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692万元,人均纯收入1953元。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安定和谐。 一、农业稳步发展 农业科技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新品种被广泛接受,水稻、玉米、马铃薯、烟叶实现全面良种化,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推广规模达2.2万亩,每亩每年降低生产成本80元以上;玉米营养砣单株密植、定向移栽,以及鄂薯—3号广泛推广,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按照“壮支柱、强龙头、抓项目、重基地、优结构、出精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优质稻,立足“水”里做文章,改良水稻品种发展优质稻,以南坪粮油公司精米加工为龙头,发展水稻“订单”农业20000亩,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粮食“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办样板搞示范在大罗5、6组建立了5000亩的优质稻板块基地,推动全乡水稻种植技术革新。同时大力推广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的立体喂养模式,朝阳村10组的俞邦平年出笼肉鸭近2万只,年收入10万元以上;朝阳村李显明承包湘淹坝200亩荒滩,改造成鱼塘,塘上建圈养母猪50头,年收入12万元以上。全乡水改水项目达到2000亩以上,农民增收500多万元。 (二)狠抓烟叶支柱产业发展。立足“旱地”作文章,稳定良烟面积5020亩,以大户为重点,适度集中连片,全乡100亩以上1户,50亩以上4户,10亩以上110户,5亩以上453户。柴林村2组的牟方进连续3年种烟都地100亩以上,去年种烟160亩,年收入10万元以上。因地制宜发展药园,发展庭院经济。 (三)以生猪为主导产业的畜牧业快速发展。以干堰、花屋的生猪品为龙头,培植专业村、专业大户,带动畜牧产业的大发展。营上的牟仁兵建猪圈38间,喂养母猪100头。营上村5组的钟建国、五谷村24的王家轩,喂养生猪都在180头以上,对全乡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典型的引路作用。力争实现户平出栏3.5头生猪,全乡生猪出栏4.5万头。 (四)抓科技示范、强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营上村为载体,以湖北民院为依托,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大开发力度。全村梨园规模达到2000亩,占该村耕地面积的40%以上,园内采取以短养长的方式套种鄂薯—3号、蘑芋、朝天椒等到粮经作物。村里395户人家,家家有梨园。去年为村民增收50万元以上,全乡共发展经果林3000亩,农民增收100多万元。 三、加快旅游业发展 以朝阳洞、齐岳山旅游品牌为载体,着力发展饮食经济,注重对餐饮业的管理和引导,逐步形成了以黄鳝、鸭子为主的干堰美食一条街,有一定规模的饮食业达10家,日均接待食客500多人,旅游旺季达1000人以上,修通了4公里旅游路,带动了全乡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后劲 营长公路11.2公里黑色化,干堰至野茶的10公里乡村公路全面改造升级,朝阳村8公里的村组公路,路面得到根本改善,去冬今春,营上9组、10组清理水沟4.7公里,修通了2.4公里财源路。南坪“三纵一横”的“丰”字型路网格局初具规模,群众运输难、行路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善。 五、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三个文明建设程度不断提升 (一)“科教兴乡”战略稳步推进。乡政府把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来抓,推行了“全面、全程、全员”三大目标管理,保证了中小学学生入学率分别为100%、99%.顺利通过了省里“普九”复查验收。2004年争取项目资金227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1200多m2。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营上村在2004年作为全国的普法依法治村示范村受到民政部、司法部表彰。完善了全乡21个村的建章立制工作,全面推进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加大“四五”普法力度,全面开展“庭院联防”,着力抓好辖区内的群防群治及安全稳定工作,实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一职双责”。对重点安全责任区和责任事项,采取了“131”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了救援机制,全乡社会稳定、安定,秩序好,发案少,群众满意。 (三)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咬住五个核心指标和四个工作指标,坚持“一票否决制”,大力开展“关爱女孩、关怀女性、关注未来”活动,全乡达到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具备了基本的医疗诊断设备和对常规疫病的防控能力,为全乡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实行药品配送,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五)加大了生态能源建设力度,全乡共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1150口,一池三改30户,小康示范户30户,全乡形成了“猪—沼—果”、“猪—沼—粮”等生态农业模式。 (六)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得到根本改善。全乡投入30多万元,解决了2700多人的饮水困难,今年对南坪集镇自来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改造,新增用户500多户,使全乡29个单位8000多人用上了放心自来水,全乡完善了8个村级自来水厂,1个大棚蔬菜滴灌项目,总投资200多万元,解决了15000人的饮水问题。 (七)通过农网改造,电力得到解决充分保障。通讯条件彻底改善,全乡通讯覆盖率达100%,实现了电话村村通、电视光纤与市级顺利联网,接通网络宽带,为电子政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景点 ①朝阳洞 朝阳洞风景区位于利川市南坪乡朝阳村,距318国道干堰塘处3公里,初步探明洞穴长度10余公里,洞穴面积20多万平方米,首期开发1.5公里。因洞穴面向东方而得名为朝阳洞。 洞中可游“聚仙厅”,跨“银河响水”,过“野生峡”,进“宝德门”,观“蓬莱仙境”,水随路转,路随景移,景随洞转,洞因水活,景因石奇。到此一游,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让人乐不思归。风格各异的岩溶风光,千姿百态的钟乳,洁白如玉的石柱,清澈见底的地下伏流,组成了一处奇妙迷人的地下宫殿,堪称鄂西南罕见的溶洞奇观。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游。到朝阳洞旅游,令人流连忘返。 ②如膏书院 如膏书院位于南坪集镇南侧,现为南坪小学校址,整个建筑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宽33米,长约40米。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前楼、大殿、后厅共三进一院二天井。前楼为奎星楼,楼顶已毁。大殿基本保存完好,藻井依然,放孔夫子像的神龛现在放着有汉白玉龙雕一块,盘旋回绕,栩栩如生。1787年,南坪汛巡检王霖毅然把创办南坪义学作为己任,经过不懈努力,1792年(壬子)春建成学舍,延师启馆。当时人们感激王公恩德,取名为“如膏书院”,院内散放碑刻六通,字迹一律正楷阴刻,较为系统地记叙了南坪地方建书院。王霖在清嘉庆六年撰写的《重建南坪义学序》,具体描述了修建如膏书院的情况和环境,现重点摘抄如下: “余自乾隆戌申岁,邀集绅士恭起文昌胜会,捐俸劝输,生息有盈。迄壬子春,设立学舍,延师启馆。”“嘉庆二年八月,川匪窜境,焚拢馆舍,为灾数载,劳心都成灰烬。”“颓垣焦土,讲席顿荒。”“爰于戌午仲夏,垫俸重建奎星楼及上下室、左右厢房共一十九间,并塑帝君朱衣绿衣神像”,“越庚申秋,甫获落成。又虑膏火不敷,终鲜实济,于是周历劝捐,乃得酬金置产以作学田。核计每岁收入,除取馆谷外,余尚足为一切经费之需。辛酉春,聘邑选拔贡吴君适馆授徒,凡愿子弟择业及无力延师者,悉听来学”。 2 甘肃省庄浪县辖乡庄浪县南坪乡位于县境中部南水洛河河谷,省道泾(川)甘(谷)公路横穿境内。因境内有苏家坪、沈家坪等八块坪台(俗称“八扇坪”)而命名。乡政府驻靳家大庄村,距县城5公里。境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半年,夏炎短暂,秋早春迟,光能丰富,降水偏少。海拔高度1600(靳家大庄)—1934米(唐山)。共设21个村民委员会,97个合作社,4166户19980人,其中非农301人;2005年底,共有耕地33360亩,人均1.7亩,其中川地占总耕地的8.7%;粮食总产5635吨,人均287千克;人均纯收入1560元。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按照“抓机制创新兴乡,抓基础建设强乡,抓产业开发富乡”的总体思路,真抓实干,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一是建成了3000亩黄豆基地,按照“川地果园化、黄豆连片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坚持“典型引路、连片建设”的产业发展思路和“规范、超前、优质、高效”的建园方针,始终把发展梨园与黄豆种植并重,依托从刘靳村到寺门村10村29社的5000亩梨园,采取间作的方式,多方筹资16万元资金,为农户无偿提供黄豆种子6000公斤,地膜9000公斤,已完成了3000亩黄豆种植。同时,补栽梨树1.3万株,施肥30吨,并深入村社,与县果业局技术人员现场举办果农培训班10期,培训果农350人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梨园的管护,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时间,集中进行了拉枝、剪枝、喷药、灌水等管理工作,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互利双赢,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二是建成了万只自动化养鸡厂。在2001年建成养鸡示范园区的基础上,不断依托区位优势,扩大养鸡规模和效益,努力提升养鸡产业发展水平。今年,由养鸡大户靳双成在全乡率先办起了自动化养鸡厂,该养鸡厂按照正大饲料集团提供的建设标准和设计结构,共投资50万元,已建成标准化鸡舍1栋、150平方米,鸡饲养量达到1万只,购进自动化饲料配置机械一套,自动化清粪机1台,实现了养鸡产业的自动化、机械化,迈出了规范化养鸡的新步伐。同时,建立了“大庄村养鸡信息服务中心”,健全完善了大庄村养鸡协会和协会章程,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疫病预防、市场销售、风险承保等服务。 三是刘靳村容村貌整治示范建设进展顺利。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帮助”的新农村建设思路,以村社规划为龙头,以基础建设为着眼点,在全乡率先落实了新农村建设的计划。在建设中,乡上确定1名副科级干部和2名一般干部专抓此项工作,村上具体负责建设工程,群众投工、采砂搞建设,共投资30万元,其中乡上帮扶8万元,已完成了村道的清理整顿和水泥硬化。到目前,共处理垃圾900立方米、清理粪堆56垛、清理沟渠2500多米。水泥硬化村内巷道19条1940米、院道70座7000多平方米、学校场地100平方米,修建排水沟420米,硬化面积达到2.54万平方米,并修建了标志性的村大门。现在正进行水泥硬化四、五社巷道。刘靳村容村貌整治示范建设,为全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树立了样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建成了南坪乡预制欧式构件厂。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由秦安县张浩文先生投资新建了预制欧式构件厂。投资80万元,占地10亩,建成厂房6间260平方米,硬化地面4000平方米,购置50个品种的玻璃模具300具。预制欧式构件厂预计年生产沿线、窗套、罗马柱等产品达到5万件,销售利润60万元以上,年利润约18万元,利税5万元左右,可吸收当地从业人员30多名,为全乡发展劳务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五是深入开展了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投资3万元,建成了唐山村村部;培育了大庄村“双培双带”党建示范点,总结了养鸡协会工作经验。 3 四川省宣汉县辖乡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南坪乡清乾隆初建场,1949年置南坪乡,1958年改南坪公社,1984年复南坪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27.7平方公里,人口0.5万。峰(城)南(坪)公路直抵。辖玄祖、花园、南城、茅花、铁炉、厂坪、木瓜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粮油加工、建材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养殖山羊、牛、生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