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澎列岛
释义

南澎列岛由南澎岛(面积为0.34平方公里)、东澎、中澎、芹澎、赤仔屿等组成,被称为“粤东门户、南海要冲”,属于中国广东省南澳县,位于南澳县(汕头地区)东南方向。南澎列岛传说是由一条青龙化成。南澎岛“又因一浪能盖全岛”而被人们称为“浪花岛”。

简介

南澎列岛,由南澎岛(面积为0.34平方公里)、东澎、中澎、芹澎、赤仔屿等组成,被称为“粤东门户、南海要冲”,属于中国广东省南澳县,位于南澳县(汕头地区)东南方向。南澎列岛传说是由一条青龙化成。南澎岛“又因一浪能盖全岛”而被人们称为“浪花岛”《南方日报》1992年7月14日报道,岛上有一口井,但水质很差。

1872~1875年同治十一年至光绪元年,南澎岛就建有灯塔,现在的灯塔,塔高二十八米,射程24海里,为闽粤海上交通要冲塔身最高、射程最远的灯塔之一。顶澎、芹澎、赤屿也都有灯桩。

当地特产澎菜是野生于南澎列岛和勒门列岛的紫菜,享受盛名。

南澎-南澳附近海域曾多发生过强烈地震(1600年7级地震,1918 年7.3级地震,还有多次6级以上地震)。

1992年1月26日,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的朱敦法签署命令授予南澎列岛驻军“南澎守备模范连”称号。

1996年,中国政府发布关于领海范围的声明,南澎列岛有两个中国领海基点。

南澎列岛(1)北纬23ø 12·9' 东经117ø 14·9'

南澎列岛(2)北纬23ø 12·3' 东经117ø 13·9'

2003年,“南澎列岛海洋生态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 。

中国领海基点

1996年,中国政府发布关于领海范围的声明,南澎列岛有两个中国领海基点。

南澎列岛(1)北纬23ø 12·9' 东经117ø 14·9'

南澎列岛(2)北纬23ø 12·3' 东经117ø 13·9'

成海洋生物资源宝库

南澎列岛海洋生态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优越的生态环境,精心的保护管理,促成了各种海洋生物群落的繁荣。分布于保护区海域的海洋生物有五百一十七种;发现的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有中华白海豚、鹦鹉螺、红珊瑚、海龟、黄唇鱼、克氏海马鱼等二十多种;六十多种世界濒危鸟类、国际保护的珍贵候鸟也常年寻食于该区海域,被专家学者誉为“南中国海上典型的海洋生物资源宝库”。

南澎列岛海洋生态省级自然保护区已成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乐园。整个保护区不但分布的五百一十七种海洋生物中,鱼类和头足类共有一百五十七种,有经济价值的底栖生物超过六十种,盛产的鱿鱼、紫菜、膏蟹、紫海胆、大黄鱼、马鲅、鲷科鱼等优质海产品重显种群优势;而且成为广东沿海蓝圆鯵、二长棘鲷、头足类主要捕捞对象的幼鱼重要分布区,同时是真鲷、平鲷、黄鳍鲷、黑鲷、赤点石斑鱼等名优鱼类的种苗区。

钓鱼者向往的地方!

在广东省南澳县东南21公里海域。为大陆岛。属南澳县。以最高的南澎岛命名,意南方浪吼。由屿仔、顶澎岛、旗尾岛、中澎岛、南澎岛、芹澎岛6岛组成。其中4岛以澎字名,又称四澎列岛。

处于北东向的南澎——兄弟屿断裂带上,地壳不稳定,是潮汕地区多地震活动的地方。北东向排列,长约14公里,岛屿面积0.89平方公里。其中南澎岛最高,海拔69米;中澎岛面积0.42平方公里为最大。顶澎、中澎、南澎岛有草木和淡水,有灯桩,夏秋渔汛旺季渔船云集。盛产鱿鱼、龙虾、石斑鱼、鲳鱼、?鱼、白藤香鱼、竹叶巴浪等,还产紫菜和贝类,为“澎菜”、“宅鱿”的主产地,为南澳县主要渔场之一。四个澎屿上设有航标灯。列岛东南侧为国际航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3: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