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欧村
释义
1 福建南靖县书洋镇南欧村

在南靖县书洋镇西部8公里处有一个小村庄叫南欧村,站在村后的山坡上往下看,只见圆、方、梯形等的土楼星罗棋布,构成一幅美丽壮观的画卷,令游人陶醉。南欧土楼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土楼集中,密度大。在一个小村庄内,排布着25座土楼,其中圆楼1座,方楼16座,梯形楼和四字形楼各3座,交椅楼、似三角形楼各1座,是全县土楼密度最大的地方。

二是历史悠久。在25座土楼中,300年以上的有2座,200至300年的有11座,100——200年的有10座,只有2座在100年以下。

三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大多土楼的石雕和对联。如裕源楼大门有副对联“裕后光前勤俭二字,源开流节什货一书”,正厅的对联是“读书好耕田好识好便好积德更好,创业难守承难知难不难忍受气尤难”;槐荫斋的门联是“槐种劳庭滋化育,荫垂艺回沐载培”;华峰楼大厅对联是“华厦知名不外成家惟孝弟,峰峦减秀企看报国有文章”;三省居的门联是“三味诗书兼子史,省身忠信兴师傅传”;朝源楼的门联是“朝思承此阔愿继世。缨沾新国典,源木绍东山仰流传诗礼振旧家声”。

建于1968年的德逊楼是该土楼群唯一的圆形土楼,楼外径26.4米,内径14.4米,高3层10米,每层有26个房间,共78间,占地面积576米。楼基用片石、三合土浆砌成,楼内结构为夯土墙,从第二层开始设置窗户,楼内有一口水井,一个大门坐北朝南,现有张氏家族15户82人居住楼内。

朝源楼,始建于1865至1867年,为长方形土楼。一个大门坐西向东,楼基础材料用片石砌成,楼外径20.2米,内径7.6米,高三层9.9米,逐层墙厚:一层1.05米,二层0.95米,三层0.84米,每层有17个房间,共有51间,占地面积339.36米。现有张氏家族4户21人居住楼内。

源远楼,始建于1848年,为通廊式交椅形方楼。楼边长分别为10.6米,3.9米,楼高2层6.7米,每层有7个房间,共14间。楼基由片石垒砌而成,楼内结构为夯土墙,一个大门朝东南坐向,门上有一对联“源通碧海观龙变;远对青山听鹿鸣,”横批是“思家庆国”。现有张氏家族1户5人居住楼内。

燕翼楼,始建于1777年至1779年,为梯形土楼。楼高3层9.9米,每层有14个房间,共42间,占地263.5平方米。楼墙基由片石、三合土浆砌成,楼内结构为夯土墙,门顶有毛泽东主席像,门槛西边有石雕,楼廊为通廊式,楼内设有二个梯道,一个大门坐北朝南,有副门联:燕喜鸿接皆是福,翼先跨后本由勤。现有张氏家族1户7人居住楼内。

2 云南麻栗坡县麻栗镇南欧村

该行政村隶属于云南省麻栗坡县麻栗镇,地处麻栗镇西南边,距麻栗镇政府所在地16公里,到麻栗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16公里;东邻南温河,南邻大坪,西邻大坪,北邻老地房;辖南欧一、南欧二、南欧三等11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16.46平方公里,海拔1,340.00米,年平均气温15.90℃,年降水量1,467.00毫米,适合种植桔子、八角等农作物;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923亩(其中:田562亩,地1,361亩),人均耕地2.11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2,02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3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36亩,主要种植草果、杉树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3,355亩,其他面积17,382亩。有硅等资源。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228户通自来水。有228户通电,有20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0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8.6%和88.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66户(分别占总数的89.91%和82.18%);该村到麻栗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6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6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26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90亩,有效灌溉率为25.48%,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0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4亩。

到2009年底,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全村有228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228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28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28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28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2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1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0万元,占总收入的35%;畜牧业收入137万元,占总收入的40.7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58头,肉牛100头);林业收入41万元,占总收入的13.46%;第二、三产业收入29万元,占总收入的11.15%;工资性收入24万元,占总收入的6.23%。农民人均纯收入1,55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7人(占劳动力的10.5%),在省内务工56人,到省外务工11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养殖业,主要销售往麻栗坡县内。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30.4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88.64%。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种植、养殖业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有农户228户,共有乡村人口920人,其中男性495人,女性425人。其中农业人口913人,劳动力66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彝、苗族混居地),其中汉族732人,苗族5人,彝族181人,壮族2人。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人,占人口总数的0.2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17人,参合率88.8%;享受低保8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室和县医院,村卫生室面积为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县医院16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村完小1所,校舍建筑面积680平方米,拥有教师6人,距离镇中学(豆豉店中学)25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39人,其中小学生93人,中学生46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9年底,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是,年末集体总收入4.15万元,有固定资产2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并建有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收支情况。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总支部1个,下设党支部2个,共有党员40人,少数民族党员14人,其中男党员32人、女党员8人;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文书组成,下设11个村民小组;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3个,共有团员52人。

人文地理

本村少数民族主要以彝族为主,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0.1%。"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有关这个古老节日的来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说,其中较普遍的一种传说是:古时天上有个大力士斯热阿比,他听说人间有个大力士阿提拉八,就到人间与阿提拉八比赛摔跤。结果斯热阿比输了,回奏天神后,天神恼羞成怒,派遣害虫到人间糟蹋庄稼。阿提拉八在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号召人们燃起松枝火把驱虫,结果驱走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为了纪念战胜天神,从此每年到这一天都要举火把欢庆;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起烧起篝火,翩翩起舞,也是彝家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节日,以示他们的坚贞纯洁、美好的爱情。老阿波、老阿嫫在大树下的火塘边吸着辣烟,喝着带来的包谷酒,品尝着鲜美的野味佳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现该村彝族不再穿着他们传统的民族服装,而是改和当地汉族服装一样,但是他们传统的"火把节"仍然隆重热闹。

新农村建设

2009年以来该村抓住机遇,依靠政策,积极争取资金、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相结合,对引水工程、农田灌溉沟渠、进村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项目进行了改造建设。在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等各项基础设施项目上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观,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一是基础设施差,入户道路等级低下,人居条件恶劣,村容村貌差,离集镇较远,没有科技活动室及会议室。群众的生产发展十分困难。二是没有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支持。群众看病难的现象十分突出。三是受教育程度低下,科普推广难度大,群众增收缓慢。

该村发展思路是: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到"十一五"期末,发展茶叶200亩以上。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和林业。到"十一五"期末,生猪出栏1500头以上,户均发展杉木30亩以上。三是努力加快劳务输出的步伐。到"十一五"期末,户均劳务收入达7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1764元增加到2046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7 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