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锣 |
释义 | 因所用打击乐器南锣而得名。是由明清俗曲【打枣竿】衍变而来的,流行于河北省沧州地区海兴县一带。 清初,沧州海兴县一代盛行俗曲【打枣竿】,不仅民间吹歌班子演奏词调,许多农民子弟也用词调演唱秧歌戏。海兴县小梨园村子弟会早在康熙年间即演唱词调。经常演唱的剧目是《顶灯》、《顶砖》。擅演此戏者仅知有吕元三爷,为丑角演员。 光绪三十年(1904),海兴县于十二集的河北梆子艺人刘庚(艺名刘桂林,赵毛陶科班出身,绰号“假玉带”)到城关马厂村辅导秧歌戏艺人,促进了秧歌戏的发展。民国三十五年(1946)用【打枣竿】曲调演唱的秧歌戏搬上了乡村舞台独立演出,称南锣戏。南锣戏在海兴县十分流行,上演过南锣戏的村庄有一百多个。马厂、良章、前刁村、刘巡庄、东尤、小梨园、西常庄、于十二集、董庄子、三范庄、板桥、西马村、东侯村等十几个村庄都有南锣子弟会,有的曾到盐山县、黄骅县和山东无棣县等地演出。1948年,海兴县民夫倪玉朴、杨洪泰等随解放军南下,在江苏省扬州市小李集乡演出过南锣《顶灯》等,受到欢迎。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南锣戏几近消亡,仅马厂村子弟班尚能演出南锣戏,剧目也仅存《顶灯》一出。 1979年,海兴县文化馆作者杨双发改编了南锣戏《顶灯》,创作了南锣现代戏《豆腐王》(冯世昌等编曲),由沧州地区群众艺术馆排练后,参加了河北省业余戏曲汇演,被评为优秀剧目,《豆腐王》获得一等奖,由河北电视台录像,十几个县、市剧团移植演出。 南锣戏传统剧目有《顶灯》(《张岐山卖线》)、《顶砖》、《颠鸾凤》(《赵连城借闺女》)、《双拐》(《拐驴子》)和《刘二嘎摔车子》等,均系秧歌剧目。 南锣戏的唱腔主要是【打枣竿】等几只曲牌,伴奏乐器以唢呐为主,还有管子、龙头胡、笙等,演奏颇具沧州吹歌风味。演员的唱念均用本地方言,其演唱特点是擅用上、下滑音和“花舌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