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京总统府 |
释义 | 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现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南京总统府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100多年里,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这一建筑群,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 中文名称:南京总统府 别名:德侯府、汉王府 所属地区:南京 著名景点:总统府门楼、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性质:近代史博物馆 始建:民国元年六月一日 开放时间:九十四年非假日开放 交通路线:南京火车站游1、游2、3、29路等 历史沿革明朝初年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天王府)。清军攻破南京后,焚毁宫殿建筑,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 ;1913年“二次革命”中 ,又成为讨袁军总司令部,黄兴、何海鸣先后任司令。 1913年至1927年,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军政主官有程德全、张勋、李纯、齐燮元、卢永祥、冯国璋、孙传芳、杨宇霆、张宗昌等人。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于9月移驻这里办公。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辟国民政府东院(东花园)为行政院办公处 ,国府西院(西花园)为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和主计处。至1937年11月,谭延闿、蒋介石、林森先后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宋子文、蒋介石、陈铭枢(代理)、孙科、汪精卫先后任行政院长 ;李济深、何应钦、朱培德、蒋介石、程潜先后任总参谋长;陈其采为主计长。 1937年12月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先后成为日军第16师团部和伪维新政府行政院,以及汪伪政府的立法院、监察院和考试院;国府东院成为伪交通部、铁道部等机构;国府西院成为伪军事参议院。 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这里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东花园成为国民政府社会部、地政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西花园则成为国民政府主计处、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首都卫戍总司令部。 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攻占总统府。从此,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南京解放后的近50年中,总统府一直作为机关的办公场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关单位陆续搬迁,并于1998年在总统府旧址之上,开始筹建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经过精心的规划和五年的建设,至2003年已初具规模。目前,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9万平方米,共分三个参观区域。中区(中轴线)主要是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是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和西花园,以及参谋本部等;东区主要是行政院旧址、马厩和东花园。一系列展馆和史料陈列,则分布在这三个区域中。 建筑布局东朝房清朝时为两江总督署吏、户、礼科房。太平天国时为官员等候天王接见的地方。后为总统府警卫团兵舍。 西朝房清代建筑。清朝时为两江总督署兵、刑、工科房。太平天国时为官员等候天王接见的地方。后为总统府交通科和警卫团兵舍。 大堂中式建筑,抱厦五间面阔七间,硬山顶单层双檐,与二堂以穿堂相连,呈“工”型殿。原为太平天国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相传洪秀全病逝后即葬于此。清兵攻占天京后,大殿被毁,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两江总督署大堂。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就在大堂后的西暖阁举行。1927年国民党反动中心落户南京后,作为国民政府的大堂。1929年国民政府部分改建时,将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挂于大堂正中横梁上。以后,大堂先后被所谓的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沿用。 中堂清代晚期建筑,原为太平天国的内宫建筑。两江总督署时期为二堂。民国年间,为举行礼仪活动 的场所,如外国使节向反动派政府首脑递交国书,举行各种仪式等。举行会谈前也在这里进行礼节性晤面。民国时期曾多次改建,内部保持了中式风格,北墙门外却是西式门廊。 煦园明朝初年为汉王府花园,以汉王朱高煦名中的“煦”字而得名。清朝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建天朝宫殿时予以扩建。因花园位于宫殿西侧,又称“西花园”,与东花园相对称。清军破城时被毁,曾国藩予以重建。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在煦园内。以后,又先后作为南京留守府、江苏都督府、督军署等机构的办公处。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委会,以及总统府军务局等机构,都曾在园内设有办公处。煦园为典型的江南园林,与总统府连为一体。有诸多著名的遗址景点,如石舫、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印心石屋等。 行政院办公厅建于1934年6月。楼内设行政院院长、副院长、秘书长、政务处长办公室,以及会议室、总办公厅、稽核室等。 行政院行政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成立于1928年10月25日,掌理内政、外交、财政、经济、军政、文化、教育等行政事务。院下辖各部会,分掌各项行政职权。1937年11月,行政院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日伪统治时期,沦为铁道部、交通部。1946年5月还都南京后,行政院迁至原铁道部办公,此处作为国民政府社会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办公处。直至1949年4月行政院迁广州。 孙中山起居室建于1909年。小青瓦木结构硬山顶,两层中式建筑。原为清朝两江总督署高级幕僚的住所。1912年1月至4月,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期间即在此居住。楼上是卧室和办公室,楼下是会客室和餐厅,另有侍卫室和厨房。长子孙科、孙中山夫人卢慕贞携女孙娫、孙婉来到南京时,也在这里与孙中山共同生活。3月25日卢夫人离开南京,两女托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宋霭龄照看。直至4月3日孙中山离任。院内一对汉白玉金鱼缸,为海外华侨赠给孙中山的。 总统府会客室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时期,在举行正式仪式前,蒋介石、林森或李宗仁等均此短暂休息,同时也兼作内宾接待室。内有一套间作为蒋介石的临时办公室,有时蒋介石不到总统办公楼而在此办公。1946年国共谈判也曾在这里举行。1949年2月27日,代总统李宗仁曾在此会见由北平归来的“上海和平代表团”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等一行。 政务局大楼仿欧式两层建筑,外廊七间,红瓦歇山顶。建于1920年代中期。为江苏督军孙传芳的督军公署办公楼,1930年代为国民政府文官处办公楼。1946年以后曾是国民政府文书局及总统府政务局办公楼。政务局主要负责重要文稿拟撰、机要文件的查鉴及转递等党政方面的事务。蒋介石的高级幕僚陈布雷等人也曾在此办公。 建筑风格总统府建筑于民国元年六月一日开工兴建,至民国八年三月竣工,整栋建筑物是以正大门入口小楼为基础,一层一层紧密相连,结构严谨,造型对称,设计精细。总统府内随处可见高耸的圆柱,雅致的雕饰,深邃的回廊,精巧的拱门,充分表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之建筑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曾遭受轰炸,严重毁损,民国三十四年台湾光复后,于次年重修完成,当时为庆祝蒋公六秩华诞,改称介寿馆,民国三十八年中央政府播迁来台后,便以此馆作为总统府,沿用迄今。 1.敞厅:挑高十六.五公尺的敞厅,厅内上方耸立环抱约两米余的高柱,柱顶雕饰,精凿细琢,美不胜收,光可鉴人的花岗石地板,融合了精良建筑技术和艺术创作的结晶。厅分前后,前敞厅中央竖立着先总统兹公铜像供参观贵宾瞻仰致敬,后敞厅设有一座“T”字形楼梯,梯顶则为国父铜像衬以国徽及蓝白红三色光芒,庄严肃穆宾客来访时,多在梯前与总统合影留念。 2.总统办公室:位于总统府四楼,也是李总统担任副总统时即使用的办公室,旁边紧连着武官室与小型会客室。在仅约九坪大的办公室里,摆设简朴,窗明几净,除了办公桌及两侧大型书柜外,另摆置一套小型会议桌椅,办公桌后方右侧竖立着一面国旗,左侧则为一面三军统帅旗。桌椅旁有一座落地的地球仪,而墙边的书柜上放有李总统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攻读时所写的博士论文和蒋故总统 经国先生颁赠的一帧签名玉照,墙面并悬挂两面世界地图和中华民国全图,整个陈设简单、典雅。 3.总统会客室:室内色调淡雅柔和,布置简单朴素,为总统接待各国元首及中、外宾客之场所。前壁中央有一座西式壁炉,古意盎然,对应的壁上有一幅国父赐赠总统蒋公的墨宝对联:穷里于事物始生之处,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配合庄重典雅的摆饰,提供宾主最佳的会谈气氛。 4.大礼堂:又称介寿堂,是一个可容纳四百多人开会的场所,正上方悬有革命元老吴稚晖先生于民国四十一年八十八高龄时,亲题“介寿堂”三字的篆书匾额,挑高约八公尺的拱形屋顶结构精巧,两旁开启八个弧形天窗,会场四周衬饰着十二盏朴实典雅的壁灯,各项中枢重要庆典集会,包括茶会、介寿馆音乐会均在此举行,另外当外国元首访华时,亦在此设国宴招待。 5.介寿馆南北庭苑:介寿馆的中庭目前分成南、北两苑,分列于总统府东西向中央轴线的两侧,由于两苑位于馆楼之中心区,整个庭园绿地,不仅提供了良好的视觉享受与员工心灵休闲之处,而且对于局部微气候之改善,亦有相当之助益。北苑之设计构想主要是源自我们的国花-梅花,以梅花的五花瓣为造型;而南苑之基本构想则是源自于国徽-十二道光芒,各以花岗石板做放射状同心圆图案花纹之处理。而两庭苑中心则均以台湾稀有的保育植物-台湾油杉为精神指针,配合花台与鱼池水景设计,达到趣味与变化并以彰显松柏长青之意象。 景区导览总统府门楼 门楼的原址,为清两江总督署头门,太平天国时建天朝宫殿“真神荣光门”,又称“皇天门”或“凤门”。1864年清兵攻破天京后将此门拆毁,重建两江总督署大门。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9年新建了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西方古典门廊式建筑。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在大门前举行了入城式,并在门侧悬挂第十六师团部木牌。继而为“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及汪伪政府监察院等机构的大门。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国民政府大门。1948年5月“行宪国大”召开,主席改称“总统”,即将“国民政府”换嵌“总统府”三字。直至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将红旗插上总统府的门楼。 东朝房 清代建筑。清朝时为两江总督署吏、户、礼科房。太平天国时为官员等候天王接见的地方。后为总统府警卫团兵舍。 西朝房 清代建筑。清朝时为两江总督署兵、刑、工科房。太平天国时为官员等候天王接见的地方。后为总统府交通科和警卫团兵舍。 大堂 中式建筑,抱厦五间面阔七间,硬山顶单层双檐,与二堂以穿堂相连,呈“工”型殿。原为太平天国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相传洪秀全病逝后即葬于此。清兵攻占天京后,大殿被毁,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两江总督署大堂。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就在大堂后的西暖阁举行。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作为国民政府的大堂。1929年国民政府部分改建时,将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挂于大堂正中横梁上。以后,大堂先后被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沿用。至今保存完好。 二堂(中堂) 清代晚期建筑,原为太平天国的内宫建筑。两江总督署时期为二堂。民国年间,为举行礼仪活动的场所,如外国使节向中国政府首脑递交国书,举行各种仪式等。举行会谈前也在这里进行礼节性晤面。民国时期曾多次改建,内部保持了中式风格,北墙门外却是西式门廊。 子超楼 “子超楼”是总统府的主要建筑,位于总统府中轴线北端。这幢办公大楼是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任上所建。林森字子超,且任国民政府主席时间最长,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子超楼”。该楼于1934年开工,至1935年12月竣工。“子超楼”主体五层,局部六层。第一层,先为国民政府文官处,后成为总统府文书局的办公室。第二层是总统、副总统办公室。朝南的这间是蒋介石的办公室,朝北的这间是副总统李宗仁的办公室。第三层是国民政府会议室。 煦园 明朝初年为汉王府花园,以汉王朱高煦名中的“煦”字而得名。清朝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建天朝宫殿时予以扩建。因花园位于宫殿西侧,又称“西花园”,与东花园相对称。清军破城时被毁,曾国藩予以重建。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在煦园内。以后,又先后作为南京留守府、江苏都督府、督军署等机构的办公处。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委会,以及总统府军务局等机构,都曾在园内设有办公处。 煦园为典型的江南园林,与总统府连为一体。至今还保留有诸多著名的遗址景点,如石舫、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印心石屋等。 行政院办公厅 建于1934年6月。楼内设行政院院长、副院长、秘书长、政务处长办公室,以及会议室、总办公厅、稽核室等。 行政院 行政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成立于1928年10月25日,掌理内政、外交、财政、经济、军政、文化、教育等行政事务。院下辖各部会,分掌各项行政职权。 1937年11月,行政院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日伪统治时期,沦为铁道部、交通部。1946年5月“还都”南京后,行政院迁至原铁道部办公,此处作为国民政府社会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办公处。直至1949年4月行政院迁广州。 临时大总统办公室 20世纪初期,南京的一些建筑受西方折衷主义建筑思潮影响,都争相效仿西方建筑形式,并以此为荣。这幢黄色西洋式平房是典型的仿意大利文艺复兴式样,始建于清量将在大端方任上,竣工于末任总督张人骏。因位置在总督署的西面,故又称西花厅。整幢建筑坐北朝南,七开间。1912年1月以后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办公室。 孙中山起居室 建于1909年。小青瓦木结构硬山顶,两层中式建筑。原为清朝两江总督署高级幕僚的住所。1912年1月至4月,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期间即在此居住。楼上是卧室和办公室,楼下是会客室和餐厅,另有侍卫室和厨房。长子孙科、孙中山夫人卢慕贞携女孙娫、孙婉来到南京时,也在这里与孙中山共同生活。3月25日卢夫人离开南京,两女托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宋霭龄照看。直至4月3日孙中山离任。 院内一对汉白玉金鱼缸,为海外华侨赠给孙中山的。 总统府会客室 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时期,在举行正式仪式前,蒋介石、林森或李宗仁等均此短暂休息,同时也兼作内宾接待室。内有一套间作为蒋介石的临时办公室,有时蒋介石不到总统办公楼而在此办公。1946年国共谈判也曾在这里举行。1949年2月27日,“代总统”李宗仁曾在此会见由北平归来的“上海和平代表团”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等一 行。 政务局大楼 仿欧式两层建筑,外廊七间,红瓦歇山顶。建于1920年代中期。为江苏督军孙传芳的督军公署办公楼,1930年代为国民政府文官处办公楼。1946年以后曾是国民政府文书局及总统府政务局办公楼。政务局主要负责重要文稿拟撰、机要文件的查鉴及转递等党政方面的事务。蒋介石的高级幕僚陈布雷等人也曾在此办公。 总统办公室 总统办公室位于总统办公楼(子超楼)二层的东南角,是一个由三个房间组成的套房,曾是蒋介石的办公室。中间的一间为办公室,临窗有一巨形写字台,写字台上有一本台历,台历的日期仍然是1949年4月23日,这天是南京的解放日,历史在这里定格。一张特制的皮转椅,会客用的沙发上方悬挂着蒋介石身穿戎装的巨幅照片,四周的墙壁上则是嵌入墙体的文件柜,屋顶上悬挂着从法国里昂进口的磨砂玻璃吊灯。办公室东间为休息室,配有卫生间。西间为书房和接待室。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展 整个展览分为五大部分,《翠亨明灯 民族之光》,表现孙中山在青年时代接受了中西文化的薰陶,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为了推动革命,他组织了兴中会和同盟会,并组织发动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的历程。第二部分为《推翻帝制 创立民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17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公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并组建了临时政府。第三部分为《讨袁护法 捍卫共和》,袁世凯任临时政府大总统后,实行独裁统治,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之后,孙中山又高举护法旗帜,与北洋军阀政权进行斗争。第四部分为《国共合作 顺应潮流》,俄国十月革命、中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使孙中山决心联合中国共产党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筹建了黄埔军校,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最后部分为《巨星陨落 奉安南京》,1924年10月,孙中山应爱国将领冯玉祥的邀请赴北京共商和平统一大计。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在南京中山陵举行奉安大典,一代世纪伟人终于安息在他创造过非凡业绩的土地上。为配合该展,总统府拍摄的《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历史资料片,在展馆影视厅循环播放以供广大游客观看。 洪秀全与天朝宫殿历史陈列 馆以天王宝座、书房、后宫、机密房等模拟景观,再现了天朝宫殿的昔日辉煌;此外,洪秀全在广东、广西、湖北等地居住过的几处建筑遗存模型,展示了太平天国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展览还陈列了一些文物图片资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在天京的一些历史事件。总之,该馆在内容上体现了"三天"(天王、天京、天朝宫殿)的特色,在形式上显示了遗址性的风格。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已故著名书法家刘海粟为展览题写匾额。 旅游资讯不分淡旺季,门票票价统一为40元/人未满18岁免费(出示身份证或学生证),大学生(不包括研究生及以上的)出示证件可享受半价,军人出示有效证件免费。团体10人以上8折。 开放时间: 3月1日~11月30日7∶30~17∶30 12月1日~2月28(29)日8∶00~17∶00 注意: 闭馆之前1小时停止售票。 交通路线从南京火车站乘坐 游1、游2、3、29、44、51、65、95、163、304路公交车均可到达总统府。 乘坐5、29、55、36、9路公交车在新街口或大行宫下,穿过南京图书馆也可到达。 台北总统府概况总统府建筑于民国元年六月一日开工兴建,至民国八年三月竣工,整栋建筑物是以正大门入口小楼为基础,一层一层紧密相连,结构严谨,造型对称,设计精细。总统府内随处可见高耸的圆柱,雅致的雕饰,深邃的回廊,精巧的拱门,充分表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之建筑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曾遭受轰炸,严重毁损,民国三十四年台湾光复后,于次年重修完成,当时为庆祝 蒋公六秩华诞,改称介寿馆,民国三十八年中央政府搬迁来台后,便以此馆作为中华民国总统府,沿用迄今。 景点介绍【壹】敞厅 挑高十六.五公尺的敞厅,厅内上方耸立环抱约两米余的高柱,柱顶雕饰,精凿细琢,美不胜收,光可鉴人的花岗石地板,融合了精良建筑技术和艺术创作的结晶。厅分前后,前敞厅中央竖立着先总统 兹公铜像供参观贵宾瞻仰致敬,后敞厅设有一座「T」字形楼梯,梯顶则为 国父铜像衬以国徽及蓝白红三色光芒,庄严肃穆宾客来访时,多在梯前与 总统合影留念。 【贰】总统办公室 总统办公室,目前位于总统府四楼,也是李总统担任副总统时即使用的办公室,旁边紧连着武官室与小型会客室。在仅约九坪大的办公室里,摆设简朴,窗明几净,除了办公桌及两侧大型书柜外,另摆置一套小型会议桌椅,办公桌后方右侧竖立着一面国旗,左侧则为一面三军统帅旗。桌椅旁有一座落地的地球仪,而墙边的书柜上放有李总统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攻读时所写的博士论文和蒋故总统 经国先生颁赠的一帧签名玉照,墙面并悬挂两面世界地图和中华民国全图,整个陈设简单、典雅。 【叁】总统会客室 室内色调淡雅柔和,布置简单朴素,为总统接待各国元首及中、外宾客之场所。前壁中央有一座西式壁炉,古意盎然,对应的壁上有一幅 国父赐赠 先总统 蒋公的墨宝对联:「穷里于事物始生之处,研几于心意初动之时。」配合庄重典雅的摆饰,提供宾主最佳的会谈气氛。 【肆】大礼堂 又称介寿堂,是一个可容纳四百多人开会的场所,正上方悬有革命元老吴稚晖先生于民国四十一年八十八高龄时,亲题「介寿堂」三字的篆书匾额,挑高约八公尺的拱形屋顶结构精巧,两旁开启八个弧形天窗,会场四周衬饰着十二盏朴实典雅的壁灯,各项中枢重要庆典集会,包括茶会、介寿馆音乐会均在此举行,另外当外国元首访华时,亦在此设国宴招待。 【伍】介寿馆南北庭苑 介寿馆的中庭目前分成南、北两苑,分列于总统府东西向中央轴线的两侧,由于两苑位于馆楼之中心区,整个庭园绿地,不仅提供了良好的视觉享受与员工心灵休闲之处,而且对于局部微气候之改善,亦有相当之助益。北苑之设计构想主要是源自我们的国花──梅花,以梅花的五花瓣为造型;而南苑之基本构想则是源自于国徽──十二道光芒,各以花岗石板做放射状同心圆图案花纹之处理。而两庭苑中心则均以台湾稀有的保育植物──台湾油杉为精神指针,配合花台与鱼池水景设计,达到趣味与变化并以彰显松柏长青之意象。 总统府地址: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一段122号 营业(开放)时间:九十四年非假日开放参观日期:每星期一至五,上午9:00至12:00时止。 九十四年六次假日开放参观日期:2/20、4/10、6/5、8/7、10/23、12/4,上午8:00至下午16:00 时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