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京三牌楼
释义

地名来历

三牌楼这个地名南京人大概都知道,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来历。说起三牌楼之名,大约始于明代,因为明代这里曾建有三座宏伟的牌楼,故名三牌楼。至于这三座牌楼是谁所建,又是为谁所建,就不得而知了,但在南京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在明朝初年,有一对夫妇来到南京,就住在当时还很荒凉的三牌楼地区,靠卖豆腐为生。因为他们的豆腐做得味美可口,所以生意倒还不错,日子也说得过去,可是这对夫妇年纪越来越大却仍无子女。一天晚上,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这时老汉听见门外有婴儿的啼哭声,心想外面下这么大的雪,怎么会有婴儿的哭声呢?于是老汉披上衣服出门一看,见门口果然放着两个刚刚出生的男婴。老汉赶紧把两个男婴抱了进来,老伴见了说:“这准是哪个穷人养不起孩子,知道我们膝下无子,给我们送来的。”又说,“反正我们做豆腐,以后就喂孩子豆浆吧!”

说来也奇怪,没过几个月老伴居然怀孕了,也生了一个男孩。这样一来,家里一下子多了三张吃饭的嘴,老夫妇俩要养活三个孩子实在是力不从心,只得用豆浆喂养他们。三个孩子一块长大,情同手足,长得也十分相像。到了读书的年龄,老夫妇省吃俭用,一视同仁,让三个孩子都去读书,三兄弟很懂事,学问长进很快。后来,三兄弟同科考中进士,被传为美谈。三兄弟做官后,为官清正廉洁,政绩卓著。皇帝知道后,认为老夫妇扶贫救弱,教子有方,就命令三兄弟每人为父母建一座牌坊,以示表彰。三座牌坊一字儿排开,十分壮观。久而久之,老百姓便把这里叫做三牌楼了。

历史事迹

满清四大奇案中,有一件就发生在这里。满清四大奇案指的是“张文祥刺马”、“杨乃武与小白菜”、“南京三牌楼换肋骨案”和“湖北武昌府某县告忤逆案”。其中,“换肋骨案”,指三牌楼一家米店伙计为一哨官踢伤身死,其妻到北京告御状,终于查清因肋骨受伤害身死。此四案都发生在同治末年光绪初期,最后都由西太后“圣裁”。

清末的1910年6月5日,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举办规模盛大、轰动中外的商业博览会——南洋劝业会。主会场在丁家桥至三牌楼一带,分工业、农业、教育学科、卫生医药、军火武备、侨商产品等馆和三个参考馆,展品共24部440类,号称百万件。博览会历时半年,吸引了数十万中外人士参观,大会结束时,交易额达到数千万银元。当年时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监学(相当于现在的教务主任)兼博物教员的鲁迅,还曾组织师生赴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当时的王公贵族也纷纷来参会,主办方为此特建了一批高规格的馆舍、楼宇,并且预备迎接西太后慈禧光临。

1912年,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同盟会成为在野党。这年3月3日,同盟会在南京三牌楼第一舞台召开本部全体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宣布改组为公开政党,后于同年8月11日,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等五个政团合并,改称“国民党”。这里还有一所“82岁”的小学,就是南京市三牌楼小学。该校始建于1928年,原名为:南京市三牌楼国民学校,后改为南京市立三牌楼小学,1949年11月正式更为现名。

现在的三牌楼

现在,为了结合历史传统营造文化氛围,南京市鼓楼区在三牌楼大街和福建路的交叉路口,新建一块近千平方米的绿地广场,修建记录“三牌楼”来历传说的雕塑。

三牌楼小区的居民楼多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目前,鼓楼区房产局和建设局,正在对小区进行整体出新,如重新铺设下水管道,修整道路,新建车棚和花坛。除外立面出新外,还要用新型材料,对楼顶进行防水和隔热处理,为居民打造一个全新而舒适的生活环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3: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