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
释义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前身——航空仪表制造、飞机电气设备安装与测试两个专科成立于1952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在自动控制、导航制导、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航空电源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多学科的教学、科研群体。 简介2000年10月20日新成立的自动化学院是全院教职工经过艰苦奋斗和开拓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学院下属四系一所两中心:自动控制系、电气工程系、测试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飞行控制研究所以及电子教学中心、电工教学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现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含11个二级博士学位点);1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4个本科专业,1个部级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国防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900多人。50多年来,学院已培养一万多名本科生和千名研究生,他们中有的已经成为院士、学科带头人、国内外知名专家,有的成为企业或科研院所的技术骨干,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研情况自动化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已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奋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术梯队。近年来,教学和科研硕果累累,每年承担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航空基金以及省部委下达项目、横向合作项目和各类攻关项目几十项,近两年的年科研经费到款超过2500万元。目前已形成若干有特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或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领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奖,在国内航空航天界同行中获得很好的声望。 对外交流学院十分重视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1981年以来,陆续向国外派出访问学者或留学人员160余人,许多留学人员已学成回国,成为科研教学的骨干力量。学院主办过多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外国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并且与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学科建设自动化学院重点学科 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重点学科 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航空电源实验室 导航、制导与控制 导航、制导与控制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自动化学院学科、专业设置 博士后流动站: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和硕士点学科: 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精密仪器与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工程(硕士点学科)、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硕士点学科) 、本科专业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江苏省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江苏省特色专业)、生物医学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获得奖项教学奖 科研奖 国家级5项 省部级三等奖以上24项 省部级8项 2003年首批国家百名教学名师 胡寿松教授 2003年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学科、专业设置自动化学院学科、专业设置
硕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 080800 电气工程 080801 电机与电器 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 081103 系统工程 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 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 082600 兵器科学与技术 082601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硕士点 082602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硕士点 080603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硕士点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 硕士点
本 080608Y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电气工程 081602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国防特色重点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04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607 生物医学工程 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生物医学工程 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 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航空电源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航空航天电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飞行器自主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机与电力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联合建设) 江苏省数字化医疗设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联合建设) 电工电子教学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合建设)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科研团队 国家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自动控制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国防科工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航空电源技术”科研团队 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飞行器智能导航、控制与健康管理”科技团队 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 “新能源发电与电能变换”科创团队 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示范课程 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控制系统工程Control System Engineering 中组部“千人计划” “千人计划”入选专家 陶钢教授 教育部长江学者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阮新波教授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陶钢教授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田贵云教授 国家级教学名师 首批国家百名教学名师 胡寿松教授 自动化学院师资结构(截至到2011年12月1日) 全院教职工总计: 180人 教授、研究员: 42人 博士生导师: 26人 副教授、高工: 73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94人 自动化学院科研学术组织 自动控制研究所 导航联合研究中心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精确打击技术研究所 航天器导航技术联合实验室 飞行控制研究所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自动化学院在校生分布 本科生(2008-2011) 硕士生(2009-2011) 博士生(2008-2011) 总计 2320人 992人 156人 3468人 现任领导校领导、校长助理及分工 职 务 领 导 分 管 工 作 党委书记 崔锐捷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发展研究中心。 校长、党委副书记 朱 荻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负责财务工作、审计工作、监察工作、人才工作;分管人事处。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刘丽华 主持纪委工作、工会工作;负责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协助朱荻同志负责监察、审计工作;分管纪委办公室、审计处、监察处、工会、机关党委、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医院、劳动服务公司;联系理学院、艺术学院。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陈夏初 负责组织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学生教育管理、就业工作、"两课"工作;分管党委组织部、党校、党委统战部、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联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宣益民 负责科研工作、 保密工作; 分管科技部、装备工程部、 保密处、 科协、无人机研究院;联系能源与动力学院、高新技术研究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聂 宏 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外事工作;主持研究生院工作;分管国际合作交流处、档案馆、信息中心、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联系自动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吴庆宪 负责本科生培养工作、招生工作、联合办学工作、政保、出国(境)政审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分管教务处、教学评估与监督办公室、图书馆、体育部、工程训练中心、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保卫部、保卫处、人民武装部;联系航空宇航学院、民航学院 / 飞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金城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永亮 负责基建工作、将军路校区工作、全校性重大活动的指挥协调;协助朱荻同志负责财务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财务处、基建处、节能工作处、将军路校区管委会;联系航天学院、正德学院。 党委常委、副校长 许希武 负责学校发展计划工作、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后勤工作;分管发展计划处、学科/"211工程"建设办公室、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集团;联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校长助理 熊 克 协助朱荻同志负责人才工作,协助宣益民同志负责科研工作。 校长助理、发展计划处处长、学科/"211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 程永波 主持发展计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211工程"建设办公室工作 校长助理、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 黄炳辉 负责将军路校区东区土地开发工作;主持国有资产管理处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