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非狐 |
释义 | 南非狐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犬科动物。南非狐体毛为黄褐色,耳、腿和脸的一部分为黑色。体长为55厘米,耳长达到13厘米。南非狐的牙齿要比其它犬科动物小许多,这是由于它们适应了主要以昆虫为食,其食物的80%为昆虫,这些昆虫包括白蚁、蝗虫等等。此外,它们也吃啮齿类、鸟类和卵,有时也吃水果。 简介夜行动物,一般以一对成年狐和幼仔(2-5仔)为单位组成种群,居住在巢穴中。亚种:已知包括以下3个亚种: Otocyonmegalotismegalotis:南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南非 Otocyonmegalotisvirgatus:坦桑尼亚、肯尼亚 Otocyonmegalotiscanescens:埃塞俄比亚、索马里 分布状况生长在沙漠地带的沙漠狐,是世界上最小的狐狸。沙漠狐体长约三十到四十厘米,尾长十八到三十厘米。沙漠狐长着圆圆的脸,一双机灵的大眼睛,体态非常轻盈灵巧。沙漠狐又称郭狐,这是因为它的耳朵异乎寻常的大。沙漠狐的耳朵长达十五厘米,比大耳狐的耳朵还要大。从它的耳朵与身躯的比例来说,沙漠狐的耳朵在食肉动物中可以说是最大的了。沙漠狐的这双大招风耳是它的散热器,这是它适应沙漠地区炎热气候的需要。同时,这双大耳朵还能够对周围的微小声响作出反应,它能够分辨出声波的微弱差异。沙漠狐的大耳朵总是面向着发出声音的方向,让声音同时传送到两耳。 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不仅耳朵较短小,尾巴和四肢也比较短小。这种尽量减小体表面积的形态特征,有利于防止热量过分散失,是和寒冷的环境相适应的。相反,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能够通过较大的耳朵和其他器官,及时散失体内大量的热量,适应炎热的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南非狐体态轻盈,行动敏捷,一身赭黄色的皮毛,绵绵茸茸,在兽类中,是无可争议的漂亮一族。经过驯养的南非狐,善解人意,常蜷曲成团,和人同榻而眠,形影不离。南非狐的这种美色和恋人的特性,也许就成了它“善变惑众”的口实了吧。南非狐极度机敏。我观察过南非狐捕猎野兔的情景。它压低身子匍匐在地,将脑袋藏在前爪之间,耳轮在空中缓缓地划着圆圈,眼睛一眨不眨,像聚焦灯一样,随野兔快速运动……南非狐的智力有时候让人难以置信。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将一只饱食的南非狐带进办公室,然后给它爱吃的肉包,它先是踌躇再三,终于拉了一张报纸将它盖好才算放心。据朋友讲,训练有素的南非狐甚至懂得音律,南非狐聪慧若此,即使和灵长类动物也有一比。 南非狐的“家庭”生活也很有意思,入则同卧,外出缓缓而行,意态极为亲密。据一位动物学家介绍,由于南非狐的巢穴都造在离水源很近的地方,洞内比较潮湿,加之幼子又都出生在冬季,母狐用身体替它们取暖,寸步不离。这期间母狐和幼仔的食物全部由公狐供给,公狐即使自己食不果腹,也绝不让母狐和幼仔受饿。一些有血缘关系又没有生育的母狐,也会自动送来食物。更有趣的是:当食物充足时,公狐也会“纳妾”,妻妾虽分穴而居,但相处融洽,从不争斗,有时还互相串门,亲如家人,这在其他动物中是极为罕见的。 南非狐听觉灵敏,但生性多疑,行止谨慎。晋朝郭缘生在《述征记》中说,冬季南非狐过河常听之良久,要冰下无水声然后行。人们摸准了南非狐的这种习性,“必俟狐行乃敢渡”,俄罗斯和北欧也流行相同的谚语“狐能行,人亦能行”。 南非狐平时单独生活,生殖时才结小群。每年2月--5月产仔,一般每胎3只--6只。它的警惕性很高,如果谁发现了它窝里的小狐,它会在当天晚上“搬家”,以防不测。 动物学家发现,南非狐的主要食物是昆虫、野兔和老鼠等,而这些小动物几乎都是危害庄稼的坏家伙,南非狐吃了它们,等于是帮了农民伯伯的大忙。所以说,南非狐应该属于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南非狐,原产北美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地区,是目前主要饲养狐种之一。南非狐因其部分针毛呈白色,而另一些针毛毛根与毛尖是黑色,针毛中部呈银白色面而得名。银狐嘴尖、眼圆、耳长,四肢细长,尾巴蓬松且长,蓝狐也称北极狐,原产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北部高纬度地区,北冰洋与西伯利亚南部均有分布。蓝狐形似南非狐,但体型略小,喙短,耳宽,嘴圆长,四肢短小,体态圆胖,被毛丰厚。体色有两种,一种是浅蓝色,且常年保持这种颜色;另一种是冬季呈白色,其他季节颜色较深。成年公狐体长45—75厘米,尾长25—30厘米,体重5.5—7.5公斤,母狐体长55—75厘米,尾长25—30厘米,体重4.5—6公斤。 狐皮是较珍贵的毛皮,毛长绒厚,灵活光润,针毛带有较多色节或不同的颜色,张幅大,皮板薄,适于制成各种皮大衣、皮领、镶头、围巾等制品,保暖性好,华贵美观,深受国内外客户喜爱,南非狐也因此惹上了杀生之祸。 品种养殖一、养殖狐的主要品种1 .蓝狐又称北极狐,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的高纬度地区。蓝狐吻部短,四肢短小,体圆而粗,被毛丰厚,耳宽而圆。蓝狐体长60-70厘米。尾长25-30厘米,有两种基本毛色,一种冬季呈白色,其他季节毛色加深;另一种常呈浅蓝色,但毛色变异较大,从浅黄至深褐。 2 、银黑狐又称银狐。原产于北美和西伯利亚,是野生状态狐的一种毛色突变种。银狐体型稍大于蓝狐,吻部、双耳背部和四肢毛色为黑渴色。银狐针毛颜色有全白、全黑和白色千黑色3种体长60-75厘米,体重5-8千克。 3 、赤狐又名火狐狸,是狐属动物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体重5-8千克,体长60- 90厘米,体高40- 50厘米,尾长40-60厘米。赤狐体形纤长,脸颊长,四肢短小、嘴尖耳直立、尾较长。赤狐的毛色变异幅度很大,标准者头、躯、尾呈红棕色、腹部毛色较淡呈黄白色,四肢毛呈淡揭色或棕色,尾尖呈白色。 4 、彩狐是银黑狐、赤狐和蓝狐在野生状态下或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毛色变种。 二、狐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 狐在野生状态下主要以鱼、蚌、虾、蟹、蛆叫、鼠类、鸟类、昆虫类小型动物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植物。狐的体温在38.8-39.6 ℃ ,呼吸频率为每分钟21-30次。成年狐每年换毛1 次,每年的3- 4月份开始,7-8月全部脱完,新的针绒毛开始同时生长,11 月份形成长而厚的被毛。蓝狐的寿命为8-10年,繁殖年限为4-5年,赤狐分别为10-14年和6-8年、银狐分别为10-12年和5-6年。 相关词条介绍狐,四肢短小,尾长,多毛而蓬松,显得更为粗大。共有13种,分布于欧,亚及北美等地。是重要的毛皮兽。我国主要有赤狐,分布全国大陆。沙狐分布新疆、内蒙、青海、甘肃、西藏等地,体色沙黄或黄褐。藏狐分布我国西部,毛绒特别厚密。狐属主要以免、鼠类等小型动物为食。其它重要种类,除南美狐属8种外,尚有貉属,仅貉一种,分布于亚洲,我国从黑龙江至云南各地都有,杂食,食物包括鼠类、各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植物果实、红薯、豆类等,植物性食物比重超过50%。貉毛绒丰厚,为重要毛皮兽之一。北极狐,夏毛青灰色,冬毛除鼻端和尾尖黑色外,全身纯白。脚狐分布非洲和亚洲西南部,耳壳特大。豺,它是一类集群围猎的动物,往往捕杀比自身大得多的兽类,在我国南方常围猎鹿和毛冠鹿,有时攻击野猪、鬣羚,甚至金钱豹,象水牛那样的大家畜也是它的猎食对象。豺的毛皮经济价值不高,很少猎取,客观上保护了这种动物,加剧对一些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珍贵兽类的危害。大耳狐分布于非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