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词戏 |
释义 | 南词戏由南词发展而来。南词源于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 “滩黄”。相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起初是南词演唱。建国后,文艺工作者将它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成为富有特色的地方民间戏曲剧种。南平南词戏的音乐唱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俗称“八韵南词”。 简介起源南词戏,流行于南平地区,它是从滩簧小调发展来的。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南平时是以坐唱形式出现的,唱、白均用苏州“土官话”,以唱为主,间以说白。曲调有“大调”与“小调”两类,以南词八韵为其基本调,又因滩簧直接受苏州昆曲影响,保留有[泣颜回]、[耍孩子]、[一枝花]、[将军令]等曲牌。而清唱的曲目也多来自昆曲的剧目,如《断桥》、《秋江》、《出塞》、《白蛇传》、《西厢》、《拜月》等。 清中叶至民国期间,南词在南平得到了发展。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静逸轩”,参加者多是知识界人士与商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组织“三德堂”,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同乐轩”,民国5~35年(1916~1946年),又有“鹤鸣社”、“赓韵琴社”等组织。 民国26年(1937年),顺昌县元坑洋坊农民自发组织“乐春社”,聘请邵武师傅教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词得到进一步发展。1953年,在原有南词清唱的琴社基础上,南平成立第一个业余剧团,并排演了第一个传统小折戏《井台会》,使曲种向剧种迈出了第一步。演员从清唱坐弹开始走上舞台,按行当角色化妆演出。随后,城乡也相继成立业余南词戏剧团,演出《秋江》、《出塞》、《吐袖》、《牡丹对药》等剧目。同时,变原先的“土官话”为普通话,并向婺剧、京剧、昆剧等学习表演科介,丰富了南词戏艺术。 1960年2月,南平市创办了南词艺术学校,挖掘、整理、编印《南词音乐》作为教材。1964年,成立南平南词戏实验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被解散,直至1981年5月才得到恢复。从1982年开始到1996年,南词戏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剧目,其中《紫气东来》、《大街小巷》、《这不仅仅是误会》、《竹林劫》、《古渡风情》等,参加建阳地区调演与省戏剧会演,获得各种奖项。 流行区域南词戏流行于南平、邵武、建瓯、建阳、沙县、将乐等市县。南词戏由南词发展而来。南词源于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 “滩黄”。相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起初是南词演唱。建国后,文艺工作者将它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成为富有特色的地方民间戏曲剧种。南平南词戏的音乐唱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俗称“八韵南词”,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然后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组合或各种不同的曲调。此外还有单玄、双玄、别玄、别调以及民歌小调等,也保留了一些昆曲常用的曲牌。南词戏的传统剧目有《白兔记》、《昭君出塞》、《白蛇传》、《秋江》、《僧尼会》、《拜月》、《借衣劝友》、《井台会》等。 表演形式南平南词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主唱,另有多人分执不同乐器列坐周围,按照不同的行当轮递配合说唱。东至县人杰地灵,文化灿烂,一大批文化珍品散落在乡野田园。历史悠久的东至花灯和濒临绝响的文南词戏,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注下,组织文化部门和基层文艺爱好者积极抢救,使其梅开二度,再放异彩。今年申报首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得到专家们的积极肯定并获得通过。“东至花灯”的主要灯种源于明清时代,有的是植根于本乡本地,有的是外地流入,其中比较闻名的有:龙灯、狮子灯、六兽灯、磨盘灯、八仙过海灯、十番九子灯、太平灯等,这些花灯多于春节期间由乡人扎彩演出,表演形式多样,在广场和串乡入巷演出时异彩纷呈,它是皖南山区民间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集工艺美术、戏剧、舞蹈、音乐、民歌于一体的民间艺术的大荟萃。建国初期,该县有60多个自然村从事灯会活动,经过口传身教,家族师承,一直流传至今。上世纪80年代,磨盘灯、六兽灯入编《中国舞蹈志·安徽卷》,2004、2005年中央电视台4套《华夏文明》栏目组,央视新闻频道多次来东至拍摄,并向海内外传播。近些年每年春节期间,县城都要举办灯会进行集中展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东至花灯”的保护,今年县里专门抽调业务骨干赴有关乡镇实地考察,对经营的灯种进行了录像保存。 文南词文南词,也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作,素有黄梅戏姐妹腔之称。是安徽省内稀有剧种,仅有东至、 宿松两县保留至今。文南词原为湖北黄梅渔鼓小调, 后传入东至县南乡等地,逐步演变成文词戏。上个世纪50年代,青山乡梅塘村首创成立了省内第一家文南词剧团。后又在昭潭永丰等地相继发展,能演剧目30多种,唱腔分主腔、小调两类,主腔中有文词、南词、文南词。另有各种板腔、小调50多种,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1959年,东至县黄梅戏剧团,根据青山民间艺人刘汝民提供的剧目唱腔,从音乐的角度,对“文词”和“南词”进一步挖掘整理,排演出《烟花女子告状》、《三戏牡丹》传统折子戏,参加省、地专业和业余会演。1978年和1982年,排演县人创作的小戏《喜事》和《抢木匠》,参加池州地区专业文艺会演和安徽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获音乐奖和表演奖,并被正式命名为“文南词”。但是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的相继故去和青年演员外出打工,使口传师授的文南词孤脉濒临绝响。为了抢救和传承这一古老剧种,今年胜利镇“心连心”黄梅戏剧团,经过搜集整理,将《戏牡丹》这出折子戏再次搬上舞台,赢得了文南词戏的爱好者交口称赞和拍手欢迎。“东至花灯”和“文南词”戏被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县里正式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文件到各乡镇,抽调专业艺术骨干,赴有关乡镇实地考察,收集原始资料,采访尚健在的传承者,加大对“东至花灯”和“文南词”戏的宣传力度,拿出一定的资金投入,发展民间业余剧团,组织民间花灯队,进一步挖掘已经失传的剧目和灯种,利用每年春节和其它节日,集中进行表演展示,让“东至花灯”和“文南词”戏这一独特的艺术瑰宝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历史溯源南词戏流行于南平地区。相传它是从滩簧小调发展来的,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滩簧小调从苏州传入南平,并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原为滩簧小调,唱、白均用苏州"土官话",以唱为主,间以说白。曲调有"大调"与"小调"两类,以南词八韵为其基本调。又因滩簧直接受苏州昆曲影响,保留有[泣颜回]、[耍孩儿]、[一枝花]、[将军令]等曲牌。而清唱的曲目也多来自昆曲剧目,如《断桥》、《秋江》、《出塞》、《白蛇传》、《西厢》、《拜月》等。清中叶至民国期间,南词在南平得到了发展。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成立的第一个班社叫"静逸轩"。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成立有"以成社",清同治十年(1871年),南平天主教徒组织"三德堂",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同乐轩",民国5-35年(1916-1946),又有"鹤鸣社"、"庚韵琴社"等组织。民国26年(1937年),顺昌元坑泽坊农民自发组织"乐春社"。 艺术特色南词是坐唱形式的曲艺,演唱者三、五人至十余人不等,各操扬琴、三弦、琵琶、笙、苏笛、壳胡以及大锣、大钹、词钹、渔鼓等乐器,边奏边唱,大多以昆曲戏文为主,其律柔美优雅,婉转动听。后来,为了使典雅的昆曲文词变得通俗易懂,南词演唱时逐渐改长短句为七字句,以适应城乡中下层广大听众的口味。 俗称"八韵南词",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 传统剧目古称"八韵"传统剧目有:《出猎回猎》《昭君出塞》《白蛇传》《僧尼会》《牡丹对药》《西厢》《借衣劝友》等本戏和折戏,解放后曾整理剧本60多出。 传承价值南词在18世纪后期传入南平,刚刚传入时即出现过著名的活动班社"静逸轩",至今已历二百多年,传人有9代之多,艺术传统相当深厚,艺术生命力十分顽强。但是,南平南词在今天的发展中出现了问题,后继乏人,困难重重,急需加以扶持和保护。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阳山》7月6日晚从福建会堂传来喜讯,我市南词剧团编排的大型革命历史剧《太阳山》首次在省城展示她的艺术魅力,就获省调演演出奖。此次“南词”参加的“全省现代戏调演”是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为纪念建党八十周年而主办的。《太阳山》讲述了我党在革命斗争时期发生在闽北山区的一段感人故事,以歌颂抗日时期闽北革命老区的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敌匪英勇斗争为主题,再现了闽北革命根据地在敌人的重点进攻下,人民群众为保护党的干部不怕牺牲的浩然正气。经过剧组人员的共同努力,当晚演出获得了好评。《太阳山》的作者张国维、郑开辉在今年全省现代戏征文中获得二等奖。话剧《突然死亡》的作者吴美求、郑开辉获征文三等奖。南平市文化局剧目工作获地市唯一的现代戏征文组织工作奖。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