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充地区 |
释义 | 南充地区是今地级南充市和广安市的前身,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地区行政公署驻原县级南充市。管辖区域大致相当于清朝顺庆府与中华民国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为川北行署区和四川省之南充专区。南充地区辖南充市(行署驻地)、南充县、西充县、南部县、仪陇县、营山县、蓬安县、广安县、武胜县、岳池县、阆中县、苍溪县和华蓥市。 中文名称:南充地区 外文名称:Nanchong Region 别名:南充专区 行政区类别:省辖地区 所属地区:四川盆地 下辖地区:南充市、南充县、广安县等 政府驻地:南充市 电话区号:0817 邮政区码:63700 地理位置:川中北(四川盆地中北部) 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 方言:四川话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著名景点:古城阆中,白塔古庙,嘉陵江,太蓬山,金城山,凌云山等 机场:南充高坪机场 火车站:南充火车站 车牌代码:川R 沿革1950年撤销四川省,建立川东、川南、川西与川北四个省级行署区。川北行署区辖南充市和南充专区、遂宁专区、剑阁专区、达县专区。南充专区辖南充市(行署和专区驻地)、南充县、西充县、南部县、仪陇县、营山县、蓬安县、武胜县和岳池县。 1952年撤消行署区,川北行署区也随之消失,但仍然保留专区建制。 1953年3月10日,撤销大竹专区,将所属的广安县划归南充专区管辖。撤销广元专区,所属的苍溪和阆中两县划归南充专区管辖。 1968年南充专区更名南充地区。 1978年11月10日,析岳池、广安二县之地,设立华蓥工农示范区(县级,当时四川省共有四个工农示范区,后来保留并建立县级单位的只有此区)。 1985年2月4日,撤销华蓥工农区,设立县级华蓥市。至此,南充地区辖2市11县,为历史管辖最大范围。 1986年1月,苍溪县划属广元市。 1991年1月,撤消阆中县,建立县级阆中市。 1993年7月2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3]96号)撤销南充地区、县级南充市和南充县,设立地级南充市。原县级南充市和南充县境分设顺庆、高坪、嘉陵3区,市政府驻地顺庆区。析南充地区的华蓥市、广安县、岳池县、武胜县和达县地区的邻水县,设立广安地区(今为地级广安市)。 人物早在公元前316年即为巴国辖区,秦设巴郡,汉置安汉县,自隋唐以来均为郡、州、道、府、路、署、县所在地,以文化发达,人才辈出著称。汉将纪信,风流才子司马相如、蜀将张飞、王平、宋将张宪都是历史上的名将,三国硕儒谯周,唐代尹氏兄弟状元(尹枢、尹极),宋代陈氏兄弟状元、宰相(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都是南充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阆中是古天文研究的中心。西汉伟大的天文学家、历史学家落下闳在其家乡阆中蟠龙山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民间观星台、创制了第一台浑天仪,奠定了世界最早的浑天说的基础,发明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研究天文学的深厚传统,吸引了无数天文学家到阆中,形成了中国古代天文研究的灿烂星空。 南充是“三国文化”的源头和发源地。西山万卷楼培育了中国西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境内三国址较多,诸如万卷楼、张飞庙、谯周墓、王平墓、瓦口关古战场等,为南充独有的旅游资源。 南充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南充就是全川民主革命斗争的中心区域之一。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南充有7万多人参加红军,其大多数人血洒疆场,解放后有2.72万人被定为革命烈士。朱德旧居、朱德纪念园、邓小平故居、罗瑞卿故居、张澜纪念室、张思德事迹陈列室和顺泸起义遗址等,是当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信 纪信 (公元前?—204年),今西充人。纪信跟随汉高祖较早,鸿门宴保高祖脱险就有他。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困荥阳,无法脱身,由纪信扮汉王到东门投降项羽,并令随从大呼,我们粮尽援绝,请降。楚军皆呼万岁,赶到东门看汉王投降。真汉王刘邦则趁机与数十骑从西门逃去。真相大白,项羽气急,遂将假汉王烹杀。为了表彰纪信,刘邦在纪信家乡置安汉县,后人在南充建有安汉楼,纪信故里修有汉将军纪信庙。 司马相如 赋圣司马相如,字长卿(公元前179—117年),汉代著名词赋家、文学家。《史记》说他是成都人,但在蓬安县和高坪区却有他许多遗迹,如蓬安县曾名相如县历几百年,地方上有抚琴台、长卿祠、长卿里、相如坪、慕蔺山、相如故居等。相如自幼聪颖好学,常击剑读书。以赀为郎到长安,与好文学的梁孝王友好,遂移住河南开封。孝王死,回川寓居临邛县令王吉处,因此与新寡回娘家的卓文君结下了百年之好。他们的婚姻,未得到家资巨万的卓翁同意,相如又无积蓄,曾在临邛当炉卖酒为生。后来,大作《子虚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被召人京,从此飞黄腾达。 司马相如被人尊为赋圣,是一大汉赋明星。汉赋是楚辞、先秦诗歌及巴蜀文化结合的产物,所以川人多汉赋大家。相如还有《上林赋》、《哀二世赋》、《美人赋》等29篇,被保留在《汉书·艺文志》里。 司马相如还是开边功臣,他两次奉命回巴蜀,第一次是因唐蒙强行筑道,引起各族叛离,巴蜀人惊恐,他来作安抚工作。回报汉武帝时他又提出了开边的意见,武帝再次派他出使西南。第一次是南边,这次的重点是西边。相如派出副使,说服夷人头目,拆除边关,拓宽道路,架设桥梁,置一都尉及十余县,属蜀郡。今天四川西南的边界,基本上是在司马相如时固定下来的。 落下闳 落下闳(公元前156——87年),天文学家,学长公,阆中人。汉武帝时出现天象与历书不符的三十初一大月亮的事,朝野均提出修订历书的意见。钦天蓝的官吏承担不了这个任务,武帝下令征招民间天文学者,在谯隆、司马迁的推荐下,落下闳去到长安。第一项工作是提方案。官方和民间都提出了许多个方案,最后选定了落氏的81分律历方案。几经寒暑,元前104年完成,汉武帝改元太初以兹纪念。在修订《太初历》的过程中,落下闳有许多巨大的科学成就,总起来说是四面八点。 第一是天文理论方面的《浑天说》。落氏认为天是蛋壳,地是蛋黄,整个天地浑圆如弹丸。天和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绕着两极在旋转,并确定其出入地都是36度。 第二在天文仪器方面创制了“浑天仪”。东汉张衡的浑天仪是演示天象,落氏的是主测量。后经唐人李淳风、南宋沈括、元朝郭守敬的改制,发展成今天的简仪。简仪赤道环的装置,为今天各国安置天文望远镜时广泛采用。 第三为修新历所测得的数据及其使用。测算出一年是365 385/1539日;一月为29 43/81日;135个月有23次日食的日食周期,以此来校正一月的朔、望;测出了五个行星的会合周期(求历元需要),与当今测数相比,误差是0.03到0.59日。《太初历》实行了千古不变的正月为岁首,纠正了过去以十月为岁首的错误;使用了科学的无中气置闰法(一年有24个节气,单数为节,偶数为气)。 第四在数学方面用连分数的原理进行计算。一千六百多年后的欧洲人朋柏里才提出这个原理。李约瑟称落氏是天文学上“灿烂的星座”。日人新城新藏说:“太初元年之制定历法,是中国天文学史上当特书大书之事迹也”。 谯 周 谯周,字允南(201—270年),蜀汉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西充国县(治今南部大桥)人。周幼年孤苦,随舅父生活。他熟读五经,精研书札,更晓天文。223年被举为劝学从事,后迁至中散大夫、光禄大夫。 263年魏军邓艾取川,周力排众议,主张降魏,走统一的大道。因此长期遭人诟骂,说他“罪通于天”。“分久必合”是大势;不作困兽之斗是减少人民的战争之苦;主降是俊杰之举,大功一件。 周一生的成就是在文化上。谯是巴西的望族,书香世家,对儒经多有研究,如谯隆、谯玄、谯瑛、周父谯(山并)等,均“兼通诸经及图、纬”。谯周可以说是谯氏家族中集大成者。他多年从事教育方面的工作,他的高脚有写《陈情表》的李密,著《三国志》的陈寿,文武兼备的罗宪等。他本人也著述甚丰,有《论语注》、《三巴记》、《谯子法训》、《五经然否论》、《古史考》、《续汉书志·天文志》等百余篇。 陈寿 蜀汉时的大史家陈寿,字承祚(233—297年),安汉(今南充顺庆区)人。出生在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蜀汉延熙年间,人蜀汉太学,受教于谯周。精读《史记》、《汉书》,特别致力于近现代历史的研究。擅长撰著、文辞富丽,被誉为孔门中的子游,子夏。初任姜维的主簿,后迁东观秘书郎、黄门散骑侍郎。景耀初,他父去世,因用侍婢调药丸受清议,沉滞在家。263年蜀汉之时,即回到安汉老家万卷楼,过了近十年的寒窗生活。268年,西晋召他人京为著作郎,巴西中正官,后升治书侍御史。其间撰写了《益部耆旧传》及十万多字的《诸葛亮集》。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陈寿始写《三国志》。经历20个寒暑,巨著告成,死后由晋惠帝派人至洛阳陈寿家抄写传世。《三国志》成为不朽之作,后来的《三国演义》、戏剧、话剧本均从此发端,成为一个系列。《三国志》被列入24史的前四史,与《史记》、《汉书》等同。 陈寿与他的老师谯周,在史学上的地位很高,与“班”、“马”媲美,《华阳国志》说:“谯侯修文于前,陈君焕炳于后,并迁双固,倬群颖世。” 陈尧叟 陈尧叟(961——1017),字唐夫,今南部县大桥镇新井村人。北宋太宗端拱年间中状元,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拜相。拜相前曾任广南西路转运使、广南东西两路安抚使。他在广南为官多年,兴利除弊,发展经济,关心人民生活,做了许多好事。岭南两广比较落后,生病求神不用药;暑热少水,行人多渴急致死,经济落后,人们生活困难。他到任后收集治病验方,刻于驿站旁边。又每隔三、二十里修一凉亭,亭旁植树凿井,设饮水用具。根据地方土质,推广麻苎生产,两年即由年产万匹到37万多匹,达到“布帛上供,货泉下流,公私交济,其利甚博。”尧叟理财治水都较能干,河决澶州,又调他前去堵缺防洪,安抚河北、河东。北宋前期战事频繁,急需军马,他一直兼任群牧制置使,著有《监牧议》一书,尧叟有人才、文才、干才,政绩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宋史》的评语说:“尧叟伟姿貌,强力,奏对明辨,多任知数,久典机密,军马之籍,悉能周记。”死谥文忠。 陈尧叟一家是北宋阆州十分荣显的一族,叟父省华为开封府尹(相当于首都市长),封秦国公。三弟状元、二弟拜相,子侄亲族在外为官的很多。 陈尧佐 陈尧佐(963——1044),字希元,号知余子,尧叟二弟。太宗端拱年间进士,作过县尉、通判、知州、转运使、知制治、节度使、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陈尧佐一生为官清正,敢作敢为,不同常人。他在陕西为官,告发地方官方保吉的罪恶,他因此被降为朝邑县主簿。在开封府作官,又“言事忤旨”降为潮州通判。潮州发生鳄鱼食人,他下令捕获,具文数罪后当众烹杀。他在寿州作官遇到大饥荒,他带头捐奉米煮稀饭,救活成千上万的人。他知永兴军发现前任官姜遵,为了讨好刘后,在京兆(今西安)修佛塔,大量毁坏“古碑碣充砖瓦用”。他马上向朝廷奏请停毁和修复,为了保护文物,他公然上忤刘后。 他在水利上的成就也是父兄中最大的。为防钱塘潮,他提出了“下薪实土法”。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他发明了“木尤杀水法”。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柳防洪,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柳溪。 他的诗文书法也是父兄中最好的。他青年时期在阆中锦屏攻读,后又向隐居南山的学者钟放求学。他初人仕途,就写了《海喻》一篇,“人奇其志”。继又具文烹鳄,“人皆惊异”,他的诗作没有《西昆》诗派那种浮艳之风,多写山水花木,寓志谈史,而且明白清丽。如他写游《国清寺》一诗道:“南越第一寺,偶来心地真。却嫌桥下水,流去人红尘。”他有集30卷,还有《潮阳编》、《野庐编》、《愚丘集》、《遣兴集》等文著。他坚持读书写字,到老不减。 陈尧咨 陈尧咨(970——1034),字嘉漠,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状元。授官将作监丞,后迁知永兴军、天雄军、安抚使,进为龙图阁直学土、尚书工部侍郎。 陈尧咨知军重水利,知永兴军时,发现西安地多盐卤,人们饮水困难,尧咨组织人力疏通龙首渠解决人们的生活用水。他知郓州时,修新河导积水,恢复农业生产。他知天雄军(治今河北大名东北)时,改善装备,整修防务,完善设施。 陈尧咨以善射闻名,常以铜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宋人轶事汇编》上讲的《卖油翁》的故事,就是讲的陈尧咨。尧咨在为人和从政上都有许多遭人指责的地方,他性情刚戾,用刑惨急,对属员无礼。 张澜 张澜(1872--1955年)字表方,南充县中和乡(今西充莲池乡)人。父为前清秀才,是一个以耕读为本的家庭。1894年张澜中秀才,1897年开始在南充、广安等地教书。1902年人成都尊经书院,1903年留学日本,1904年因倡议慈禧退朝,被押送回国。回国后在成都、南充等地办学任教,大讲救亡图存的道理。 1911年四川发起保路运动,他被推为川路公司股东特别大会副会长,与蒲殿俊、罗纶等。将保路运动推向高潮,发展为武装起义的辛亥革命。1912年出任川北宣尉使一年多,他多行良政、业绩突出。1915年护国军进川,张澜与罗纶、钟体道组织川北护国军,宣布川北独立。护国之战后被任命为川北道尹,被誉为“川北圣人”。1917年为四川省长。1918年到北京,与李大钊、瞿秋白、吴玉章、蔡元培等接近。1920年因母丧回南充,办报、办学、办实业、讲自治、讲民主。1926年任成大校长,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1931年回南充办学,接受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走向民族民主革命。1937年出任四川抗敌后援会主任。敦促刘湘、邓锡侯、李家钰等率部抗日,并希望他们与八路军合作。还热情支持到四川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中共党员。1938年在武汉会见了周恩来、吴玉章、董必武等人,相谈甚欢。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不久被推为主席。组织宪政促进会,1944年政团同盟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他仍为主席。1946年蒋介石召开伪国大,他领导民盟拒绝参加。 1949年,在中共的营救下脱险,到北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并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2月9日,在京病逝。 朱德 朱德(1886——197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1886年12月1日生于仪陇县马鞍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任中共重庆地委军委委员,参加领导顺庆泸州起义。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率部转战湘粤赣边境,发动了湘南起义。1928年4月,率部同毛泽东带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岗山胜利会师,并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从此他的名字同毛泽东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被誉为“红军之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遵义会议上,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在长征途中,同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罪恶活动进行坚决斗争,维护了党和红军的统一,为夺取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司令,和毛泽东一起指挥各根据地和敌后战场,同日军作战,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了不朽功勋。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担任过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是一位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1976年7月6日在北京病逝。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