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朝青瓷双鸡头壶 |
释义 | 鸡头壶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早期青瓷的主要品种,隋唐时期逐渐衰落,主要生产窑口在浙江、江苏北部、安徽部分窑场及江西洪州窑。鸡头壶于六朝隋唐时期生产量较大,器型也较大,青瓷与黑瓷为主。青瓷鸡头壶的色泽,分黄褐色与青白色,青绿色(橄榄色)鸡头壶较少。鸡头壶中,单鸡头较多,双鸡头较少。 基本介绍【名称】:南朝青瓷双鸡头壶 【类别】:瓷器 【年代】:南朝 【文物原属】: 【文物现状】: 壶身呈圆球形,壶底座外撇;壶颈至壶口,近6cm,由下而上逐渐放大微撇;双鸡头并行排列,作引颈高歌状,双头之间凹下处凸起为鸡冠。与双鸡头嘴对称的另一面为双竹节壶把,竹节虬曲,粘贴在壶颈中部。壶嘴的双鸡头与壶把的双竹节,皆造型生动有力,与浑圆的壶身相配,表现出古代陶瓷艺术家崇尚阳刚之气的审美思想。壶的装饰美主要在其上部的造型。壶身外部除下部近足处有浅显的莲瓣纹外,皆为素面,青绿橄榄色釉为壶的美丽披上一件外衣,这也是该壶美感中之特色。该壶完整有土沁,为少见之物。 相关资料鸡头壶为古代盛酒(茶)器。茶与酒往往是昔日文人之雅兴。六朝时期陶渊明、王羲之、“竹林七贤”们,诗文唱和、书画遣兴,都离不开茶与酒。试想优哉游哉的生活场面中,单鸡头流泻出的酒与茶给人以恬静的感觉,双鸡头壶流泻出的琼浆玉液是否给人别一番风味。好茶美酒配佳器,人生一至乐境界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