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昌市第十中学 |
释义 | 学校简介南昌市第十中学,简称南昌十中,位于南昌市阳明路313号,创办于1902年,坐落在赣江之滨、滕王阁畔,前身是南昌葆灵女子书院。1909年至1961年,先后易名为葆灵女校、葆灵女子中学、爱国女中、南昌女中。1961年8月26日定名为南昌市第十中学,男女同校。1978年被列为江西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4年经省教委评估,评为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2500多人,46个教学班,教职工约200人。 办学特色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创造才能,提高人才素质”的办学宗旨。以“求实、求真、求新”为校训,高标准办学。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学生截止到2010年,南昌十中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学校英才辈出,学子近两万,博士逾二百(2010年底资料统计)。学子中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作家、学者、教授、国际运动健将、全国体育冠军数以千计,他们和其他校友一起在全国、在全球各个领域,为国争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师资力量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201人。文理学科把关,教师齐备,其中特级教师、南昌市首批名师、国家奥林匹克数学高级教练员、高级教师和一批在全市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占教师总数的约40%。数学教研组是南昌市首批十个名科之一。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实行导师制培养青年教师,开展校本课题研究,进行论文评选,充分调动全校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年教师有潜力,中年教师有动力,青年教师有压力,教师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敬业爱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个优势强势群体,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学校领导校长:胡增琪(左起第三位) 党总支书记、副校长:褚泰(右起第二位) 副校长:邹启伟(左起第二位) 副校长:黄翠兰(左起第一位) 副校长:李润华(右起第一位) 校长简介: 胡增琪,南昌十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南昌二十八中校长、南昌一中副校长,2003年7月开始任南昌十中校长,全面主持工作。曾获南昌市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一等奖、南昌市职教工作先进工作者、南昌市优秀教师、南昌市优秀班主任、南昌市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初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项目先进工作者、江西省工会依靠全体教师热心办学先进个人、南昌市劳动模范、江西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著论文多次获奖。 获奖统计2008-2009年教师辅导学生竞赛获奖统计情况 1 袁一志 国家级一等奖:1人;国家级二等奖:6人;国家级三等奖:6人 2、殷小应 国家一等奖:1人;国家三等奖:2人;省级一等奖:2人;省级二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4人;市级二等奖:3人;市级三等奖:9人 3、周智辉 省级一等奖:1人; 省级二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3人;市级二等奖:3人;市级三等奖:2人 5、朱作凡 国家二等奖:1人;省级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4人; 市级二等奖:1人 市级三等奖:5人 6、付敏 省级一等奖:5人;省级二等奖:2人;省级三等奖:3人 ;市一等奖:10人;市级二等奖:14人;市级三等奖:7人 7、祁志红 省级一等奖:3人;省级二等奖:5人;省级三等奖:5人;市级一等奖:8人;市级二等奖:8人;市级三等奖:2人 8、吴健民 市级一等奖:6人;市级二等奖:10人;市级三等奖:7人 9、刘丽华 市级一等奖:6人;市级二等奖:9人;市级三等奖:14人 10、姜智敏 市级一等奖:7人;市级二等奖:15人;市级三等奖12人 11、孙琼敏 省级二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5人;市级二等奖:3人 12、何萍 省级二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4人;市级二等奖:5人 13、左茶花 省级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2人;市级二等奖:2人;市级三等奖:4人 14、杜德利 省级一等奖:1人;省级二等奖:2人;省级二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6人;市级二等奖:2人;市级三等奖:3人 15、常姚 全国二等奖:1人;全国三等奖:4人;省级一等奖:4人 ; 市级一等奖:9人;市级二等奖:4人;市级三等奖: 2人; 16、万国金 全国二等奖:2人;全国三等奖:2人;省级二等奖:1人 ; 市级一等奖:6人;市级二等奖:3人;市级三等奖: 4人; 17、洪皓 省级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1人 18、余丽飞 省级一等奖:1人;市级一等奖:1人 19、杨亮亮 省级二等奖:4人;省级三等奖:3人;市一等奖:5人; 市二等奖:6人;市三等奖:16人; 校风求实,求真,求新。 学校设施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先进。拥有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16个,计算机教室4个、专用多媒体教室7个、语音教室2个、44间教室全部安装了全套多媒体设备。图书综合楼设备齐全,有一流的学生阅览室、学术报告厅、演播厅及电子阅览室、校园网信息点达255个并与因特网联接。 科研成果1981年,南昌十中提出“教育改革、科研兴校”,在学校首先进行了“语文能力分项单元训练”试验。1984年至1987年,学校承担了中央教科所全国初中数学教材试验训练,这使南昌十中成为江西省第一所承担国家级课题试验的学校,当时在江西省教育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在这之后,又开展了多项国家、省、市级教育教学科研,依靠教改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南昌十中从一个普通中学升格到全省优秀重点中学。创立于1985年的南昌十中少年班,是经江西省教委批准举办、被列为省八五、九五教育科研项目的具有教学特色的超前教育实验班,是南昌十中办学的一个品牌,1998年该校少年班加入全国超常教育协作组。南昌十中少年班硕果斐然,蜚声赣江两岸。 教学成果南昌十中教学质量位居江西省前列。从1979年至2009年,涌现了7位省市高考状元,成为南昌市的状元摇篮。2001年高考南昌十中邓橙同学以总分704分名列全省理科之首。2002年高考,全校升学率达96%,其中录取名牌重点大学人数全市领先,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数为市属重点中学之首。2002年全国26所重点高校在江西省41所中学共招收74名保送生,其中南昌十中就占了7名。 2003年高考,三本上线率为南昌市市属学校第一名。2004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数在市属重点中学排第3位,保送生人数在南昌市排第2位,南昌十中唐志威同学是2004年南昌市唯一保送录取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2005年高考,8人被保送录取到清华、北大等全国重点院校学习,是南昌市保送生最多的省级重点中学。2006年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南昌十中佳音再传,到2009年底为止,学校已有2人保送清华大学,3人保送北京大学,是江西省保送清华、北大人数最多的学校。 学校荣誉南昌十中是南昌市文明单位、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南昌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南昌市绿色学校、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园林绿化单位、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西省绿色学校、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体育先进单位。2003年9月被南昌市人民政府评为南昌市首批名校。 南昌十中历来把学科竞赛及各类竞赛作为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及创造才能的途径。1979年至2009年底,学校共获各学科竞赛省市团体总分第一名26次,2800人次获国家、省、市金银铜奖。在2000年全国高中数学、化学夺得江西赛区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国高中生物竞赛江西赛区团体总分三等奖,2001年又再次荣获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江西赛区团体总分第一名和高中物理竞赛第二名。2002年南昌十中黎侃同学获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决赛全国金牌,总分全国第二名,取得了江西省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参加2003年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科奥林匹克竞赛,有22名学生25人次获奖,获省级以上等级奖83人次。获全国高中数学竞赛江西赛区南昌市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中唐志威同学是江西省同年夺得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的第一人。 2004年南昌十中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全面丰收。获全国初中奥林匹克数学联赛江西赛区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全国高中奥林匹克数学联赛南昌市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江西省团体总分第二名。2004年,南昌十中学生共有75人次获全国奖,90人次获省级奖,578人次获市级奖。其中获省级一等奖的人数居市属重点中学之首。 南昌市第十中学获得的荣誉称号有: 全国田径体传校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江西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南昌市名校,南昌市文明单位,南昌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南昌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