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奥塞梯 |
释义 | 南奥塞梯位于高加索格鲁吉亚北部,曾为苏联时期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管辖下的一个自治州。南奥塞梯于20世纪90年代与格鲁吉亚的冲突中宣布实质独立,成立南奥塞梯共和国(即Republic of South Ossetia),到目前为止,得到了俄罗斯、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瑙鲁的承认。 中文名称:南奥塞梯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 Republic of South Ossetia 简称:南奥塞梯 所属洲:亚洲 首都:茨欣瓦利 主要城市:茨欣瓦利 国庆日:1991年11月28日 国歌:《南奥塞梯国歌》 官方语言:奥赛梯语、格鲁吉亚语、俄语 货币:俄罗斯卢布 时区:东3区 政治体制:半总统共和制 国家领袖:总统爱德华·科科伊季 人口数量:62万 人口密度:18人/平方公里 主要民族:奥塞梯人,格鲁吉亚人 主要宗教:基督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3900平方公里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府首脑:总理瓦季姆·布罗夫采夫 历史中世纪与近代奥塞梯人起源于奄蔡,是萨尔马提亚人其中的一支部族。他们在中世纪时期受到格鲁吉亚与拜占庭的影响,成为基督徒。由于匈奴人的统治,他们被逐出在现在俄国顿河以南的家乡,部分并越过高加索山脉,来到格鲁吉亚。来到格鲁吉亚的奥塞梯人分成了三部分:西部的Vigor,受到伊斯兰的影响、南方的Tualläg,形成今日的南奥塞梯、与北方的Iron,形成今日的北奥塞梯。北奥塞梯于1767年开始,就接受俄罗斯的统治。大部分的奥塞梯人都信奉基督教,只有少数的穆斯林。 俄罗斯和苏联的统治今日的南奥塞梯连同格鲁吉亚其他地方,于1801年被沙俄吞并。俄国二月革命之后,奥塞梯人成立国家委员会,主张奥塞梯人的自治。国家委员会很快的被呼吁将南奥塞梯并入苏维埃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所控制。十月革命发生后,南奥塞梯成为了孟什维克派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的一部分,但北奥塞梯却成为了布尔什维克派的泰历克苏维埃共和国的一部分。1918-1920年间,南奥塞梯成为格鲁吉亚政府与受到苏维埃联邦政府支持的奥塞梯反抗军的战场。茨欣瓦利被奥塞梯叛军占领并掠夺,格鲁吉亚人被屠杀。奥塞梯方面的资料则显示战争中有5000名奥塞梯人被杀害,13000人因疾病与饥饿而死亡。在几次对格鲁吉亚的反抗与失败后,奥塞梯人弥漫着同情苏联政府与布尔什维克的情绪。 1921年,苏联第11红军击败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并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许多奥塞梯人也参与了这次进攻格鲁吉亚的战役。格鲁吉亚苏维埃政府为了感谢奥塞梯人,于1922年4月20日成立南奥塞梯自治州,并以当时格鲁吉亚人仍占多数的茨欣瓦利为首府。虽然南奥塞梯有自己的语言(奥塞梯语),但俄语和格鲁吉亚语都是官方语言之一,在行政上通行。现时,俄语是首都的分离政府唯一的行政语言,而在苏联统治时期,在格鲁吉亚地方政府的管治下,除了奥塞梯语在整个地区通行,亦可在学校里教授和使用。 格鲁吉亚-奥塞梯争端1989年~2008年 1989年以前,南奥塞梯自治政府与格鲁吉亚之间基本上维持和平状态。不过1990年,在格鲁吉亚开始迈出自苏联独立的步伐时,南奥塞梯议会却于该年9月宣布成立南奥塞梯苏维埃民主共和国,脱离格鲁吉亚成为苏联的一部分。格鲁吉亚国会的回应则是宣布取消南奥塞梯的自治地位。格鲁吉亚认为独立运动是苏联所煽动的,目的在于制造干预格鲁吉亚独立的借口,格鲁吉亚警察也与当地百姓爆发冲突,造成了死伤。1991年底冲突扩大,造成约1000人的死亡,与十万名南奥塞梯人逃离家园,其中大部分的人进入了北奥塞梯。1992年1月,南奥塞梯举行全民公投,公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南奥塞梯居民支持独立。1992年,为了避免与俄国间的冲突进一步扩大,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南奥塞梯三方达成达戈梅斯停火协议,双方暂时停止军事行动。交战双方同意组成俄罗斯-格鲁吉亚-奥塞梯混合维和部队,并于1992年11月6日,由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派遣一个团队进入格鲁吉亚监督维和任务。自此至1994年中,南奥塞梯大体维持和平状态。2004年6月,局面因格鲁吉亚加强打击走私而再度紧张。一连串的军事行动造成了十数人的伤亡。格鲁吉亚政府也指责俄国的维和部队偏袒南奥塞梯政府,并希望以联合国部队取代之。 向西方靠拢格鲁吉亚在苏联解体后,逐渐向西方靠拢,接受美国的军事与经济援助,美国也依赖当地的油管,得以不经由俄领土输出里海石油至西方国家。格鲁吉亚不但是美国在反恐战争的盟友,近年来更积极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俄罗斯近年来凭其庞大能源蕴藏重新崛起,由于南奥塞梯地区是重要的能源运输路线,东西双方都势在必得,俄罗斯为防止北约东扩,即以南奥塞梯的独立问题牵制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进程。 2008年4月,格鲁吉亚传出可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消息。双方冲突也因此一触即发。 2008年8月,格鲁吉亚向南奥塞梯开火。 南奥塞梯战争2008年8月7日深夜,也就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的同时,格鲁吉亚出兵突袭南奥塞梯,并宣称包围了首府茨欣瓦利。支持南奥塞梯的俄罗斯随后与格鲁吉亚军队在边境展开激烈的战斗,俄军除派出上百辆坦克攻击格鲁吉亚人的城镇,并 对格鲁吉亚展开空袭。俄军也同时派兵进入同为实质独立地区的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并以海军封锁格鲁吉亚港口。根据俄国官方的说法,已经有1500个平民与15个俄国“维和部队”遭杀害。格鲁吉亚方面则表示,已经有两千人在战斗中丧生。 格鲁吉亚在2008年8月10日下午表示,在俄罗斯猛烈轰炸下,格鲁吉亚部队已经撤离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重新部署在其他地点。 目前,南奥塞梯已宣称独立,并且得到了俄罗斯、尼加拉瓜、委内瑞拉和瑙鲁的承认。 政治简介南奥塞梯遍布著由奥塞梯人与格鲁吉亚人组成的村庄。其中南奥塞梯最大城市茨欣瓦利与绝大部分的奥塞梯人聚落都由南奥塞梯分离政府所控制,而居少数的格鲁吉亚人聚落则由格鲁吉亚政府所控制。彼此间的犬牙交错增加了发生冲突的危险性,而任何想要划分国界的努力都将产生大规模的人口移动。 此等政治分歧至今仍未解决,而南奥塞梯分离主义政府(南奥塞梯共和国)也一直有效的独立于格鲁吉亚的统治权之外。双方在谢瓦纳兹当政时期(1993~2003)曾有数次谈判,但收效甚微。继任格鲁吉亚总理的诺哈德利(en:Zurab Noghaideli)则将格鲁吉亚政府统治权置于最优先,誓言要把南奥塞梯和另一个宣布独立的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纳入中央政府掌握。他在2004年成功结束阿扎尔的独立状态后,就希望南奥塞梯也能有一样的结果,并致力于将南奥塞梯问题国际化。总统萨卡希维利(en:Mikheil Saakashvili)在2005年1月,将格鲁吉亚对于解决南奥塞梯冲突的想法提交欧洲理事会国会议员大会。同年10月,美国与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也在OSCE于维也纳的常设委员会中,表示支持的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和平计划,虽然该计划为分离政府所反对。 南奥塞梯共和国虽联合国、欧盟、北约等其他任何国际组织都认定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部份,但现今南奥塞梯大部分区域正被一个事实独立、但一直没有被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所承认的南奥塞梯共和国的分离政府所控制。而该地方的其它部分则仍处于格鲁吉亚政府管制之下。 实质上独立的南奥赛梯共和国政府,在2006年9月11日,宣布将在11月12日,举行继1992年未经国际承认的独立公投以来,第二次的独立公投,决定南奥塞梯“是否维持之前所宣称的独立状态”。 这次投票并未受到国际各大组织与格鲁吉亚中央政府的承认。欧洲委员会(COE)秘书长特里·戴维斯在9月13日指出,将不会有任何国家接受此次公投的结果,他并希望南奥塞梯政府能尽快与格鲁吉亚展开谈判。同日,欧洲联盟的南高加索特使Peter Semneby在莫斯科指出,这次公投对于欧洲联盟将不代表任何意义,他也认为公投的举动对于南奥塞梯的和平进程没有帮助。 根据南奥塞梯茨欣瓦利当局的说法,本次公民投票投票率超过95%,其中99%支持独立,96%支持爱德华·科科伊季(en:Eduard Kokoity)担任南奥塞梯共和国的临时总统。且本次投票是在34个包括德国、澳大利亚、波兰等国际选举观察团的监督之下进行的。 外交目前(截止到2011年8月),南奥塞梯已经得到5个联合国会员国与4个非联合国会员国的承认。 国家 承认日期 建交日期 阿布哈兹 2006年11月17日 2006年11月17日 德涅斯特 2006年11月17日 2006年11月17日 俄罗斯 2008年8月26日 2008年9月9日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2006年11月17日 2006年11月17日 尼加拉瓜 2008年9月5日 2010年4月14日 委内瑞拉 2009年9月10日 2010年7月9日 瑙鲁 2009年12月16日 2009年12月16日 图瓦卢 2011年9月19日 2011年9月19日 西撒哈拉 2010年9月29日 地理南奥塞梯占地3,900平方公里,位于高加索高原的南部,与俄罗斯人口较多的北奥塞梯之间被山岭分隔,与格鲁吉亚其他地区为Mtkvari河所分隔。南奥塞梯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大部份地区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经济以农业为主,大部份人口依靠农业维生,但整个共和国只有10%的土地是已开发耕地。农产品以五谷类、水果及葡萄制品(葡萄酒、葡萄干等)为主,亦有林业及畜牧业(牛及奶制品)。有少量工业,主要集中在首都外围地区。 经济1990年代与格鲁吉亚的战争之后,南奥塞梯在经济方面艰苦经营:一方面,共和国内的就业及供应已经缺乏,加上格鲁吉亚切断对共和国的供电,迫使南奥塞梯政府要向北奥塞梯买电。目前两地间的电力供应仅靠一条电缆维持。 除了经济上不稳定,南奥塞梯在政治上的不明朗,加上数以千计的难民及非法的毒品及军火交易都使该地区在最近几年变得非常不稳定。现时南奥塞梯政府拥有的唯一有经济价值的资产,就是连接南、北奥塞梯之间的Roki隧道的控制权。 人口在格鲁吉亚-奥塞梯冲突之前,约有三分之二的南奥塞梯人口是奥塞梯人,25%-30%是格鲁吉亚人。现今的人口组成比例未知,不过根据预估,南奥塞梯约有45,000名奥塞梯人与17500名格鲁吉亚人。直至2008年8月,约有70%的南奥塞梯人拥有俄罗斯护照。 1926 普查 1939 普查 1959 普查 1970 普查 1979 普查 1989 普查 奥塞梯人 60,351 (69.1%) 72,266 (68.1%) 63,698 (65.8%) 66,073 (66.5%) 65,077 (66.4%) 65,200 (66.2%) 格鲁吉亚人 23,538 (26.9%) 27,525 (25.9%) 26,584 (27.5%) 28,125 (28.3%) 28,187 (28.8%) 28,700 (29.0%) 俄罗斯人157 (0.2%) 2,111 (2.0%) 2,380 (2.5%) 1,574 (1.6%) 2,046 (2.1%) 亚美尼亚人1,374 (1.6%) 1,537 (1.4%) 1,555 (1.6%) 1,254 (1.3%) 953 (1.0%) 犹太人 1,739 (2.0%) 1,979 (1.9%) 1,723 (1.8%) 1,485 (1.5%) 654 (0.7%) 其他 216 (0.2%) 700 (0.7%) 867 (0.9%) 910 (0.9%) 1,071 (1.1%) 5,100 (4.8%) 总数 87,375 106,118 96,807 99,421 97,988 99,000 历史事件·1991年11月,南奥塞梯宣布独立,并主张同俄罗斯合并。 ·1992年1月,南奥塞梯通过全民公决要求成立独立共和国与北奥塞梯合并加入俄罗斯。 ·1992年6月,俄罗斯、格鲁吉亚、南奥塞梯等各方达成停火协议。 ·1995年南奥塞梯当局宣布与格中央政府结束敌对状态,但一直未放弃独立企图。·2006年11月,南奥塞梯再次就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决,绝大多数公民支持南独立。 ·2008年8月,南奥塞梯再次爆发冲突。 ·8月8日:俄罗斯军队进入南奥塞梯地区 ·8月8日:格对南奥塞梯展开军事行动 ·8月9日:俄轰炸格 格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8月10日:格鲁吉亚向俄提出停火外交照会 ·8月13日:格俄就停火原则上达成一致 ·2008年8月2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已签署命令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 ·8月28日,格鲁吉亚通过决议和俄罗斯断交 ·8月31日,俄宣布外交政策五项原则 ·2008年9月10日,俄罗斯与南奥塞梯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2009年9月10日,委内瑞拉承认南奥塞梯为独立国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