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奶麻
释义

基本信息

中医病症名。又名假麻;奶疹。西医病名: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

奶麻是因感受时邪疫毒所致。以哺乳期婴儿骤起高热,热退后肌肤出现玫瑰色细散皮疹为主要表现的出疹类疾病。

诊断依据

1.多发生于1岁左右的乳婴儿,冬春季多见。

2.起病急骤,突起高热,持续3~4天,热退同时或热退后出现玫瑰色细小丘疹,以躯干、颈背、腰、臀部较多,面部及肘膝等处较少,疹出后1~2天即消退干净,无色素沉着,也不脱屑。疹出前可有耳后核肿大。

3.全身状况一般良好。

4.实验室检查:血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鉴别诊断

1.麻疹:发热,咳嗽,羞明流泪,麻疹粘膜斑,出疹时体温更高,疹退时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

2.风痧:低热、轻咳,全身皮疹,耳后及枕部核肿大。

3.烂喉丹痧:有发热,咽喉肿痛糜烂,皮肤出现弥漫性猩红疹点为主要表现,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细胞增多。

辨证论治

1.邪袭卫表证:突然高热,轻咳咽红,食欲不振,精神如常,或伴有轻度呕吐、腹泻、惊跳,舌苔薄白或黄,指纹色紫见于风关。疏风清热。

2.胃热阴虚证:发热减退,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细小丘疹,唇干口渴,胃纳欠佳,舌红少苔。清热养阴。

临床症状

奶麻发病急骤,突然高热,发热持续3~4天之后,热度骤然下降,热退之后,全身即出现玫瑰色的红疹,疹子由颈部、躯干渐及全身,以躯干腰部最多,面部和肘膝极少或全无。除疹子与疹子之间仍可看到健康皮肤这一点类似于麻疹外,其他症状均不同于麻疹。疹出后1~2日即消退,既无脱屑,也不遗留痕迹。本病虽有高热,但患儿一般全身情况较好,除有咽喉发红外,少数有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除个别病人在开始高热时惊厥外,一般食欲、嬉戏如常,精神也无大的变化。

治疗

奶麻的治疗以中医中药为主。初起高热时,以辛凉解表为主。方药:金银花12g 连翘12g 牛蒡子10g 淡豆豉10g 荆芥10g 薄荷10g 桔梗10g 竹叶10g 芦根6g 甘草4g。热退疹出时,以清热解毒为主,方药:金银花10g 连翘10g 生石膏12g 知母10g 粳米10g 甘草6g。亦可少加凉血药物,如丹皮、赤芍等。

患奶麻的病儿护理

除详细询问病史,查找诱发因素,予以纠正外,应采用全身、局部中医及西医综合治疗。

全身疗法

1.饮食管理 首先,避免喂哺过量的食物以保持正常消化。如疑牛奶过敏,可较久煮沸,使其蛋白变性,可以减少致敏物,或者选择低敏配方奶粉雀巢超级能恩等,如更严重就要服用特殊配方奶粉蔼儿舒,必要时可用羊奶或豆浆(参阅营养篇专节)代替牛奶。如疑蛋白过敏,单给蛋黄,或由少量蛋白开始,逐渐加量。喂奶的母亲可暂停吃鸡蛋。

2.抗组织胺类药物 扑尔敏、非那更、苯海拉明、异丙螓等单一或轮流内服有较好的止痒和抗过敏效果,并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非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药,如息斯敏(片剂或口服液)、特非那丁。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类药优于后者。

3.皮质类固醇激素 无论口服还是静脉注射,都能很快控制症状,有明显的抗炎、止痒作用,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能根治,且长期应用后有依赖性和各种不良反应,故应酌情慎用。泛发急性湿疹其它疗法效果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强的松,病情好转逐渐减量。

4.抗生素 仅用于继发局部或淋巴结等感染、白细胞增高和体温增高的病儿。一般采用青霉素肌注或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口服。

局部治疗

原则上是按照病期分别治疗。

1.急性期 采用1%~4%硼酸溶液或1~4%硼酸溶液加0.1%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或外洗局部15分钟左右之后,外涂雷佛诺尔氧化锌软膏或1%氯霉素氧化锌油。如无明显感染亦可外用40%氧化锌油或15%氧化锌软膏。应用湿敷2~3天即可。

2.亚急性期 用1%~4%硼酸溶液外洗,然后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炉甘石呋喃西林洗剂,止痒、消炎。外涂维生素B6软膏及SCL膏(磺松糊剂,参见附录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表),或中药祛湿油。

3.慢性期 外用1/2或1/3肤轻松或丙酸倍氯美松软膏加糠馏油软膏或普连膏,或尿素软膏,然后用薄塑料膜覆盖,绷带包扎,每隔1~2日封包1次,待皮肤恢复原状。至多每周洗浴1~2次,必要时外涂肤轻松软膏,皮炎平。对慢性局限性肥厚性小片损害可采用醋酸强的松龙,或去炎松混悬液做皮损处的皮内分点注射,每周1次,共2~3次。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发生皮肤萎缩。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饮食失调,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所致。临床上分干性(丘疹性)、湿性(糜烂性)两型。常反复发作,并多伴有胃肠道消化障碍症状。临床治疗多用内外兼治法,内服药以清热、解毒、凉血、渗湿为主,外用药根据干性、湿性之不同,予以不同处理。临床证治如下:

1.干性(丘疹性)病例 疹如粟粒大,痒痛相兼,起白屑如疥癣,疹隐红而干燥,此多偏热。

内服药:治以清热解毒为主。处方举例:连翘9g、黄柏6g、马齿苋9g、青黛3g、地肤子9g、蝉衣3g、泽泻9g。

外用药:①一支蒿9g、元明粉3g、败酱草15g,煎浓液外洗,或②鲜马齿苋(适量)洗净捣成泥外敷,每天换药1次。

2.湿性(糜烂性)病例 湿疹部浸润渗出液较多,或有脓性分泌物,重者可融合成片或延及全身,有腥味,局部发红且痒甚,此多偏湿。

内服药:治以凉血渗湿为主。处方举例:生地9g、青黛3g、败酱草15g、紫草3g、马齿苋9g、荷叶6g、地肤子9g、土茯苓9g。

外用药:①青黛粉3g、黄柏粉9g、混合外撒,或香油调匀外涂,每日1~2次;或②轻粉3g、松花粉9g、黄柏粉9g、青黛粉3g,香油调匀外涂,每日1~2次;或③苍术粉、黄柏粉等量,植物油调外敷,每日1~2次。

注意事项:①湿性时只敷药,忌用热水洗,待其结痂后痂落自愈;②干性、湿性均忌食辛辣、鱼腥、刺激性食物。

奶麻的食疗

绿豆30克,海带20克,鱼腥草15克,白糖适量。将海带、鱼腥草洗净,同绿豆煮熟,喝汤,吃海带与绿豆。每天一剂,连服6~7剂。

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玉米须15克,三味一同煮熟,喝汤,食薏米、红小豆。每天一剂,连服7~8剂(湿热俱盛型)。

冬瓜皮30克,薏米30克,车前草15克,三味同煎后,喝汤,吃薏米。每天一剂,连服7~10剂(脾虚湿盛型)。

桑椹30克,百合30克,大枣10枚,青果9克,共同煎服。每天一剂,连服10~15剂(血虚风燥型)。

吃大量新鲜水果和蔬菜,尽可能吃用有机方式种植的品种可以预防湿疹。

日常饮食中多吃卷心菜——煮卷心菜的汤汁也一并喝下。卷心菜中含有L-谷氨酸盐,该成分有助于治疗肠漏。

甜菜根、朝鲜蓟、芹菜和菊苣都是能净化肝脏的食物。如果你忍受不了从当地田野里采摘下来的新鲜蒲公英的味道,则可以服用蒲公英制成的酊剂。

可以把梨汁作为橘子汁的理想替代品。

如果你对牛奶过敏,可以找到大量替代品,倒如低脂的大豆、大米、燕麦和美洲野牛奶。上述食品致敏的几率要低得多,而且味道很好,大多数都适合各种烹调方式。

如果你对鱼肉不过敏,那么深海油鱼就是特有益的食品,因为鱼肉中所含的必需脂肪酸具有消炎作用,而且,经证实,它还能改善湿疹的症状。

尝试吃大量植物种子——葵花子、芝麻、亚麻子和南瓜子——以及除花生以外的坚果。上述食物中所含的脂肪酸和大量的锌元素及蛋白质有助于滋养皮肤,加速痊愈。

麦芽(不是精制小麦)和鳄梨中富含的维生素E也能帮助皮肤痊愈。

使用初榨橄榄油、来经精制的胡桃油以及葵花子油调拦色拉酱。

在选择涂面色的油脂类食品时,宁可用那些非氢化的有机品种,如碧欧那和维奎(均为国际知名的有机健康食品品牌),也不要挑大规模生产的固体油脂

预防奶麻

1.平时尽量少带小儿到公共场所,以减少发病机会。

2.发现病儿立即隔离,在集体儿童场所中,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儿发热可疑者,应隔离观察数日。

3.平时需加强户外活动,合理调配饮食,以增强小儿防病、抗病能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