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纳吾热孜节
释义

“纳吾热孜”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这个节日也被称作:“撒拉哈特曼节”。“纳吾热孜”来自波斯语,意为“春雨日”。纳乌热孜节在新疆很有声明,过此节日的民族的语言一般都属于是突厥语系,从地中海到兴都库什山脉、从乌拉尔山到阿拉伯半岛,大多是信仰伊斯兰教前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保留有一定的原始萨满教遗存的民族。伊朗、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其他中亚国家及东亚一些地区都庆祝这一节日。

概述

"纳吾热孜"在哈萨克语里,汉语意为:辞旧迎新、元旦日,也可以借宿为新年的第一天。这些民族在信仰萨满教时期,有自己的纪年方法,是旧历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即十二年,每年以十二生肖动物命名。哈萨克人就把农历正月春分那天(阳历三月二十二日前后)作为元旦,用的其实就是十二生肖纪年法。农历的正月春分昼夜相等,是"交岁"的一天。于是,把辞旧迎新的这一天作为自己的节日来庆祝。每年农历(太阳历)元月初一(即公历3月20日或21日)为节庆日。

节日来源

“纳吾热孜”并不是哈萨克语,属于外来语,是从伊朗传入到本地土著居民中后广泛传播而形成的。这个词语可以一分为二地理解———“纳吾”的意思是新,“热孜”的意思是年。因为在这一天,也就是3月22日前后,白天和黑夜一样长,是“交岁”的一天。所以,哈萨克族把辞旧迎新的这一天作为自己的节日来庆祝。至于什么时候开始过这个节日的,现在确实不好说,因为现在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等民族都在过这个节日了。

阿布拉西认为“纳吾热孜”节和宗教没有任何联系,因为它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在“纳吾热孜”节以后,春天来了,人们要出门去迎接春天。这个仪式一般是一天,而和节日相关的活动要持续三个礼拜左右。

节日习俗

根据传统习俗,庆祝“纳吾热孜”节一定要种植树木,清理沟渠,打扫屋子并为客人准备丰盛的宴席。宴席中最主要的当属“纳吾热孜粥”。“纳吾热孜粥”象征着幸福、成功、智慧、健康、财富、成长和上天的庇护。哈萨克人认为,“纳吾热孜粥”一定要吃饱,这样才能保佑来年生活富足。而且,据现代科学考证,“纳吾热孜粥”的配制还十分科学,很有营养。

节日意义

第一种意义是劳动。在“纳吾热孜”节的前一天,妇女们要打扫房子,老人和孩子要穿上新衣服。“纳吾热孜”节的早上,男人们则要来到泉水边,将泉水周围的杂草、垃圾等废物收拾干净,将泉水的边沿整理平整、加固。没有泉水的地方,男人就要疏通水渠,将里面阻挡水流前进的物品全部清理出来。这些工作做完后,就要带上树苗去种树。在河边、水渠边、房前屋后都要种上树木。

与此同时,在“纳吾热孜”节的当天,妇女们的劳动就主要是围绕着“纳吾热孜饭”而展开了。这个“纳吾热孜饭”的做法是这样的,先准备好家里最大的锅,放水、盐、肉、大米、小米一起煮,在快煮熟时,放进去面和奶疙瘩。

“纳吾热孜饭”在节日的这一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要做。这个饭的原料非常有讲究,是由水、大米、小米、盐、肉、面、奶疙瘩七种原料制成。为什么要选用这七种原料呢?阿布拉西告诉记者,这有两个含义,一是因为“七”这个数字是哈萨克民族的吉数,用七种原料就是希望生活富裕。第二个含义是在做“纳吾热孜饭”的时候,用的锅有四个锅耳朵。做饭的时候要在四个锅耳朵上放四块绵羊油。这是因为哈萨克族本身是一个游牧的民族,如果没有畜牧业什么都不会有,这样做是为了祈祷新的一年畜牧好,牲畜肥壮,这样锅里才会常常有肉吃。

第二种意义是团结的节日,和谐的节日。在“纳吾热孜”节里,大家一起吃“纳吾热孜饭”,这个饭什么人都可以一起吃,连仇人都是一样的待遇。在这一天里,吃“纳吾热孜饭”讲究的就是一个和谐、平等、善意,要将所有的仇恨抛弃,将旧年的不顺心都扔掉,新的一年里要有新的团结、新的和谐。

第三种意义是互相帮助。人是有贫富分别的,而且有很多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孤儿也要过节,所以在这个节日里,大家在一起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给生活贫困的人送些钱,送些衣服之类的生活物品,让大家一起在新的一年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四种意义是辞旧迎新。旧的一年所有的旧东西都要扔掉,新的一年要有新的面貌出现。而且老人们在这一天也要对青年人进行教育,比如老人会对年轻人说:“你过去做了一些坏事,新的一年不要再做了,做一个好人。家里的旧物品也不要了,碗、筷子和破了的东西都要扔掉,换上新的。”

这四个方面的事情是肯定要做的,但各地风俗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不过基本上都是以祝福迎春为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