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呐喊与低语 |
释义 | 《呐喊与低语》(Cries & Whispers),又译《呼喊与细语》,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1972年作品,哈莉艾特·安德森、丽芙·乌曼、英格利·杜林主演,获得纽约影评周最佳影片、编剧、导演、女主角四项大奖,并获奥斯卡多项提名,片长91分钟。 中文名:呐喊与低语 外文名:Viskingar och Rop 其它译名:呼喊与细语,哭泣与低诉 出品时间:1972年 制片地区:瑞典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哈里特·安德森, 英格里德·图林, 丽芙·乌曼 类型:剧情,文艺 片长:91分钟 上映时间:1972-12-21 主要奖项:奥斯卡最佳摄影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imdb编码:tt0069467 剧情简介艾格尼丝(哈里特·安德森 Harriet Andersson饰)、玛丽亚(丽芙·乌曼 Liv Ullmann饰)和卡琳(英格里德·图林 Ingrid Thulin饰)虽然是三姊妹,各人内心却有着积重难返的隔膜和疏离。艾格尼丝身患绝症,生命将近,守护在她身边的是女仆安娜。艾格尼丝没有得到过母亲完整的爱,死前妄想让关系紧张的姐妹变得珍爱彼此,却一再事与愿违。 玛丽亚是最得母亲宠爱的孩子,因此遭到姐妹的嫉妒。她的感情生活处理的一塌糊涂,在丈夫和情人之间徘徊周旋。她对爱越是拥有,就越是贪婪。 卡琳的生活更是充满压抑。和丈夫的关系陷入僵局,令她沉沦于自虐。 和好的愿望太过遥远,她们想摆脱生活的阴影,重新拉近彼此的心,却发现隔膜似乎不可打破。 获奖情况1974年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摄影 斯文·尼科维斯特 1973年 戛纳电影节 技术大奖 英格玛·伯格曼 1973年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BR Award) 最佳外语片 幕后制作《呐喊与低语》被认为是伯格曼最伟大的电影,这部电影史上最令人深省的作品之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性深处的痛苦、自私和无奈。影片拍摄于1971 年,此时的伯格曼已否定了上帝的存在,由对上帝的质疑转向了对人的本质的质疑。伯格曼发挥了一贯的将电影人物推向极端的风格,诸如影片中出现的女子自残举动以及歇斯底里的呼喊,通过这种极端将情节推向高潮。作品借助背景音乐的魅力调动情感,为人物的复杂关系和心灵独白的阐释做了注脚。片中,玛丽雅与卡琳貌似和解的一幕,伯格曼在这里巧妙地避开了她们的"细语"(这段场景并没有用对白表现),而是代之以黑暗中幽然响起、如泣如诉的巴赫大提琴组曲"萨拉班德 "。 《呐喊与低语》来自瑞典音乐批评家内夫·弗里契对莫扎特第21首钢琴协奏曲的评论,伯格曼说这篇评论"听来仿佛耳语和呼喊"。《呐喊与低语》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被困在一张复杂的情感之网里,"呐喊"同诸如痛苦、愤怒、无力、孤独、内疚与窒息的情感状态相关,而与之相对照的"低语"则与温柔、宽容、爱与怜悯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三个伯格曼的御用女演员表演都精彩非凡,摄影极为优美,颜色运用异常考究。《呐喊与低语》所刻画的四个女人中的每一个人物及其个性都经过了独特的勾勒,四个女人中的每一个都有梦幻性质的主观闪回,以便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人物的情感与动机。影片的每一段落均以一个女人面无表情的脸部特写开始,主人公脸部的特写镜头以其独特方式冷峻地传达出人与人之间肉体与灵魂的隔膜。 《法兰西晚报》称赞这部伯格曼的第31部影片是"杰作中的杰作",法国著名导演特吕弗也称这部影片是"战后电影史上少见的杰作"。此片获得包括1973年戛纳电影节最佳技术大奖、1973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女演员在内的多项大奖。 导演介绍英格玛·伯格曼1918 年7月14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是宫廷牧师之子。先在业余剧团、后在哥特堡、赫尔辛堡以及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戏剧导演。他是瑞典著名的电影、电视剧两栖的导演,杰出的电影剧作家,现代电影“教父”,“作者电影”最典型、最卓越的代表。当地时间2007年7月30日在他的最后定居地法罗仙逝,享年89 岁。 英格玛·伯格曼的作品一生创作过50多部作品,其中《处女泉》、《杯中黑影》、《呼喊与细语》和《芬妮与亚历山大》于1960年、1962年、1972年和1982年先后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女人的期待》、《野草莓》、《魔术师》、《处女泉》和《杯中黑影》则让他在柏林、戛纳和威尼斯等欧洲三大电影节各有斩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