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穆李庄面塑 |
释义 | 面塑是穆李庄人赖以为生、养家糊口的手艺。清咸丰四年(1854年),江西弋阳县面塑匠人王清源、郭湘云二人,游艺菏泽,寄居曹州西南的穆李庄,与当地艺人杨建清、杨保林、杨贵林等合作,研制面塑,由塑动物、瓜果发展到塑人物,进一步发展了面塑艺术,使面塑初步形成了艺术品。 简介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源自民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造型艺术,在我国已有千余年历史。它以优质面粉、江米面等为原料,经过民间艺人的捏制,变成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喷芳吐蕊的花卉。面塑的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菏泽面塑是北方面塑的代表,而穆李庄则是菏泽面塑的发源地。2005年初,在菏泽市牡丹区文联主席王道俊的陪同下,记者探访了这个“百年面塑村”——穆李庄。 穆李面塑有碑作证菏泽地处黄河下游,远古时代,南有菏山、菏水,北有雷泽,故名菏泽。西周时期,这里曾是曹国领地,后故名曹州。相传尧、舜、禹三位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主要活动在这一地区。历史久远的菏泽,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其中,面塑艺术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奇葩之一。 出了菏泽市区,折向西南,约10公里,就来到穆李庄。“其实,穆李庄是以前的叫法。历史上,黄河的洪水曾在这一带肆虐,水患之后,穆李庄被洪水分成了四个自然村——东穆李、西穆李、南穆李和北穆李。但是,这四个村子数百年来,都在传承着古老的面塑艺术,很多小孩子都会捏面塑。”王道俊向记者介绍说,“穆李庄面塑艺术起源于明朝,成型于清初。据考证,这一带的居民均是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桐县迁入,已繁衍20多世。当时,村民就有捏面塑的风俗,但直至清初才使面塑初步形成了艺术品。” 如今,在“穆李庄”的中央,东穆李的村西场地里,树着几块石碑,其中南首的一块为“穆李面塑碑”。 据碑上记载,清咸丰四年(1854年),江西弋阳县面塑匠人王清源、郭湘云二人,游艺菏泽,寄居曹州西南的穆李庄,与当地艺人杨建清、杨保林、杨贵林等合作,研制面塑,由塑动物、瓜果发展到塑人物,进一步发展了面塑艺术,使面塑初步形成了艺术品。 清末进士杜维桢,在王、郭二人病逝后,为其撰写的碑文称赞曰:“每构一象,形容毕肖,眉目如生,有栩栩欲活之效。……嗣乃广收门徒,循相传授,继继续续七十年来,相传五世,蔓延曹属以及附近直隶河南两省,后是艺者不下千余人,遨游于亚非欧美,逐处销售,或兴家立业,或衣食无虞,莫不赖是艺为资助。” 面塑,成为穆李庄人赖以为生、养家糊口的手艺。菏泽面塑的种类主要有:“花供”面塑,多为家畜家家禽、桃梨瓜果、胖娃娃、老寿星等,其捏制手法粗犷,风格质朴,色彩单纯,对比强烈;单人面塑,多为文雅官员、风流仕女、武将侠客、天真儿童等,其做工细致,色彩复杂;有声面塑动态面塑,多为儿童玩具;盒装组塑,在一礼盒内,塑几个人物,表现一个故事,为高档工艺美术品; 写生面塑,根据眼前人物或动物即席捏制成像。 面塑世家传承百年当时,穆李庄人李朝训就是王清源、郭湘云的高足。1908年左右,李朝训的面塑艺术已驰名曹州,并传艺给其侄李俊月、李俊和、李俊兴、李俊福四兄弟及徒弟李新起等数十人。 其中,李俊兴善捏文人仕女,李俊福长于武将英姿,被誉为“文武二李”。自1920年起,李氏兄弟及师兄弟十几人,多次离家去上海、厦门、广州等城市展销面人,后经香港出国,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卖艺。1926年9月,李俊兴被邀至老挝王宫表演面塑。1931年,李俊兴又随一杂技团去莫斯科把面塑当一个节目表演,很受苏联人民的喜爱。从此,菏泽面塑已形成一种独特艺术而驰名国外。 记者在东穆李村的一个普通农家院,见到了李俊福之子李芳清。今年75岁的李芳清老人,是全国著名的“面塑大王”——1979年,李芳清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艺人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受到了邓小平、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李芳清颁发了“中国民间文艺家”证书;多次受邀出国表演,到过德国、法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 李芳清是个很有灵性的人,六七岁开始随父亲李俊福以及伯父李俊兴学艺,“十几岁时就小有名气”。 从11岁开始,李芳清就跟着父辈们到各村的大集上捏面人,“直至村里的孩子都有了,再换个地方”。13岁时,李芳清随伯父李俊兴及几个乡亲去了上海,以捏面人为生,“一直到解放后才回到家乡”。 “在上海那段时间,纯粹是为了谋生,一天捏100多个,造型都比较简单。不过,坎坷的经历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和实践。”李芳清回忆起多年前的往事,仍然感触颇深。 已是古稀之年的李芳清身形清瘦,精神矍铄,眼不花,耳也不背。老人早已从济南工艺美术研究所退休在家,但艺术创作从未停止。家里有一间加盖的小屋,这就是李芳清的工作室。李芳清每天都要在小屋里呆几个小时,捏弄他的面人。他坦言,在这间小屋里,“捏的虽是面人,悟出的却是人生真谛”。 如今,李芳清的子女们也都从事面塑艺术。过去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李芳清没有遵从,儿子、女儿、女婿、儿媳一样传授。“我希望这门艺术能永远流传下去,世世代代都以其为荣。”质朴的话语表达了一位民间老艺人的美好愿望。 巧手捏出千姿百态在菏泽,李芳清被誉为德高望重,手艺最好的老艺人。为此,菏泽市牡丹区面塑艺术家协会成立时,古稀之年的李芳清仍被推举为协会主席。在李芳清的家中,记者亲眼目睹了老人捏面人的绝活。 老人打开他的“百宝箱”,里面盛放着各种颜色的面团、竹签、剪刀等工具。“面塑以优质面粉为主料,加入三分之一的江米面,用水和好,加入化学原料着色,蒸熟后就可以捏了。素材可以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可以是现实中的人物、花鸟、风景等等。做面塑,看起来很容易,但若想做得很好,形态逼真,就需要对生活深入地观察、思考,悟性也很关键。研究造型的比例、构造以及色彩搭配非常重要,否则捏出来的面塑会很别扭。”老人一边向记者介绍面塑艺术,一边捏起了面人。 一根竹签捏在他手里,红、黄、蓝、白、黑的各色面团在他十指中揉、搓、拈、压、贴、拍地连连动作之下,不到20分钟,就“变成”了一个俏皮的孙悟空——身穿虎皮裙,头戴紧箍帽,足登皂靴,手提金箍棒,神态逼真,栩栩如生。而使用的仅仅是剪子、刀子、拨子、梳子这些日常的工具。看他捏制面人真是一种艺术享受。 李芳清的作品多种多样、形态各异,取材广泛,大的高1.64米,小的仅有花生米大小,一个火柴盒里放得下好几件。李芳清曾捏制过一套“一百单八将”面塑,不仅把《水浒传》中描述的108条梁山好汉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而且还塑出了相应背景,共花费李芳清3个多月时间。 李芳清把今天的艺术成就归功为自己在济南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几十年的学习和工作。“1956年,我随伯父到济南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以前没上过学,没有美术功底,仅仅是凭着感觉捏。捏出的面塑虽然好看,往往不成比例,也缺乏动感,经过培训学习后才发现问题的根源。” 穆李艺人八方献艺面塑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艺人们作为副业活动,在春节期间或农闲时赶集串乡,随捏随卖,养家糊口。后来从此艺者愈来愈多,流传到曹州及周围地区,开始以面授技艺兴家立业。他们云游全国各地城乡,以至出国卖艺。自1920年起,李俊兴、李俊福及师兄弟十余人,多次离家去上海、厦门、广州、香港捏塑面人,并出国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卖艺。1926年,李俊兴被邀至老挝王宫表演面塑,受到王宫一片赞扬。1928年,李俊兴、李俊福、常天绪、李本化、李本纯等十多人去新加坡卖艺,受到赞誉。李俊兴兄弟当年回国,常天绪、李本化、李本纯等长期留居新加坡,继续经营面塑艺术。1931年,李俊兴去莫斯科表演面塑,受到苏联人民的欢迎。经过面塑艺人的不断努力创造,面塑艺术不断提高,题材不断发展扩大,制作更加精致,使菏泽面塑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如今,穆李庄的艺人们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游艺方式。菏泽穆李庄一带20多个村子,每年有300多付挑子,仍按传统习惯,农闲而出,农忙而归,云游全国各地卖艺。北方的吉林、黑龙江、北京,南方的广东、福建等地,都有菏泽面塑艺人留下的足迹,一些技艺高超的,还曾到国外献艺。 记者在穆李庄采访时,遇到了已准备好行装,即将到烟台制作展销面塑的武金发。今年36岁的武金发,也住在东穆李村,学习捏面塑已近20年时间。 “自学成手艺后,农闲时就到处奔波,赚些钱贴补家用。这一带会面塑的几乎都是这样,每年要在外面忙半年。”武金发对记者说。 据武金发介绍,面塑艺人一般是三五人一帮,相互照应。近几年来,去的地点也相对稳定下来,“有了比较固定的路线”。收入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除去费用,可以有几千元以上的纯收入”,成为当地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李芳清非常看好面塑的发展前景,“面塑与很多日益衰落的民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可以谋生的手艺,这就注定了面塑具有超强的生命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