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牧誓八国 |
释义 | 简介历史名词,指追随周武王伐纣的八大诸侯盟国,分别是庸国,蜀国、羌国、髳国、微国、卢国、彭国、濮国。记述武王伐纣的《尚书·牧誓》中明确描述了周武王对这八个国家的参战誓词,因此得名牧誓八国,又因这八国都位于商王朝统治中心的西部而得名西土八国。 典籍记载以下为《尚书·牧誓》的原文: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纣战于牧野,作《牧誓》。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勖哉夫子!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八国史地庸国 庸列于八国之首,为西土大国,建都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公元前611年,为楚所灭。 蜀国 蜀位于四川盆地,东接庸国,北接周国、羌国,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伐蜀,蜀灭。 羌国 羌位于甘肃东南部,东接周国,南连蜀国,是后来羌族的发源地,后纳入秦国领土。 髳国 位于四川巴县一带,后为蜀国所灭。 微国 位于渭水中游南岸,今陕西眉县境内,依附于西周,后受周人压迫,迁入湖北。 卢国 位于甘肃东部的泾河上游,今茹水河一带,后受封子爵之国,封于湖北。 彭国 与卢国毗邻,后受封于汉水流域的南阳一带,为伯爵之国,国君称彭伯,春秋初年为楚国所灭。 濮国 位于川东鄂西湘北交界处,战国末年发生楚濮之战,濮战败,退至川西南,即今川黔云一带生息繁衍。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