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目见耳闻 |
释义 | 【名称】目见耳闻 【拼音】mù jiàn ěr wén 【解释】指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出处】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事例】因他父兄都是个大才子,朝谈夕讲,无非子史经书,~,不少,诗词歌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 【何出】苏轼的《石钟山记》是一篇以议论为主而兼有描叙的游记,它有清晰透辟的说理,也有对探胜过程的叙述和对景物的生动描写。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文章围绕石钟山山名的由来,介绍了郦道元和李渤的看法,苏轼通过耳闻目见,对其进行了纠正和补充。得出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对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调查研究,轻率下结论的主观臆断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叹郦道元之简,笑李渤之陋,大家风范尽显其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