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目标跟踪新理论与技术 |
释义 | 十多年来,随着最优估计理论和近代智能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目标跟踪理论与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目标跟踪新理论与技术》介绍本领域最新理论和方法,并收入了作者发表的80多篇论文。《目标跟踪新理论与技术》共分五大部分15章。 图书信息书 名: 目标跟踪新理论与技术 作 者:权太范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ISBN: 9787118061833 开本: 16开 定价: 78.00 元 内容简介十多年来,随着最优估计理论和近代智能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目标跟踪理论与技术有了新的发展。《目标跟踪新理论与技术》介绍本领域最新理论和方法,并收入了作者发表的80多篇论文。《目标跟踪新理论与技术》共分五大部分15章。 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包括跟踪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模型(第1章)、最优估计理论(第2章)以及机动目标模型(第3章)。 第二部分是数据关联(第4章)与跟踪滤波(第5章)。这是目标跟踪系统的两个基本问题。在数据关联处理方面重点介绍概率联合关联处理的几种新方法,在跟踪算法方面重点介绍多模型算法和编队跟踪算法。 第三部分是专题讨论,共8个专题。包括快速跟踪(第6章);鲁棒跟踪(第7章);多传感器融合跟踪(第8章);神经网络目标跟踪(第9章);弹道导弹跟踪与预测(第10章);干扰机多传感器关联与定位(第11章);无源定位系统信息融合(第12章);网络中心战航迹合成(第13章)。 第四部分是工程实现(第14章)。本章以某雷达数据处理器研究为背景,介绍多目标跟踪系统工程设计与实现问题。 第五部分是展望(第15章)。介绍了近几年来多目标跟踪领域关心的四个专题,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多目标跟踪前沿性课题。 《目标跟踪新理论与技术》选材广泛,内容新颖,突出实现和应用,适用于从事目标跟踪、智能信息处理和控制研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阅读、参考,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权太范,朝鲜族,1949年10月生,吉林省龙井市人。1977年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198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学科研究生毕业。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系主任、副所长等职务。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两院院士刘永坦教授主持的新体制雷达研究。研究方向为目标跟踪与数据融合、智能信号处理、非线性信号处理、最优控制等。先后开设现代控制、最优估计与目标跟踪、神经网络与混沌信号处理、小波信号处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课程。曾获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 图书目录第1章 绪论 第2章 最优估计理论 第3章 机动目标模型 第4章 多目标跟踪系统数据关联 第5章 多目标跟踪算法 第6章 目标跟踪快速算法 第7章 鲁棒跟踪技术 第8章 多传感器融合跟踪系统 第9章 神经网络目标跟踪技术 第10章 弹道导弹跟踪与预测 第11章 干扰机环境下多目标多传感器关联与定位技术 第12章 无源定位系统数据融合定位技术 第13章 网络中心战航迹合成技术 第14章 雷达数据处理技术 第15章 多目标传感器跟踪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