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木兰社区 |
释义 | 1 福建仙游县鲤城街道下辖社区木兰社区地处县城西郊,辖区面积1.17平方公里,总人口5117人,划分为14个居民小组。社区两委干部11人,党委委员7人,党员186人,其中正式党员185人。社区集体收入185万元,人均收入5855元。社区曾先后被莆田市委授予“平安社区”;被省绿化委评为“省级园林式村庄”;连续三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二OO六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 社区概况木兰社区党委、居委会在鲤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乘着改革开放和建设新农村的强劲东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奔小康,建新村”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提高人居环境,努力发展经济,繁荣市场,社区三个文明发生了显著变化。社区内现有一定规模的“三资企业”8家,集体企业3家,有集体投资建设的农贸市场、竹木市场各一个。二OOO年为美化社区环境,造福群众,社区自筹资金近千万元征用60亩木兰溪沿岸的土地,建设木兰水上乐园,经过二年多的艰苦建设,形成一处集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木兰水上乐园,从此告别了社区5000多名群众长期没有活动场所的现象。 ◎ 社区开发社区两委团结一心,勇于拼搏,特别是在二OO五年社区党委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适度进行城区改造,全力推进新村”的战略部署中,两委一班人勇挑重担,组织实施木兰滨河新村改造建设项目,该片区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1亿多元,是我县首家坚持以“商住分开”组织实施。该项目涉及一个村庄100多户拆迁安置,涉及面广,难度大,在两委一班人积极努力下,仅用几个月完成了拆迁、安置工作,目前片区的建设已基本完成,没有出现上访和纠纷,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木兰滨河新村屹立在兰溪河畔的这块热土上,极大地改变了社区的人居环境! ◎ 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进步,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的配套组织,紧紧围绕新时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人才、引资金,为把木兰社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而努力奋斗! 2 四川成都市新都区下辖社区◎ 社区概况木兰社区位于木兰镇驻地门坎坡西北6公里处,社区驻地原设在黄牛店,在综合开发木兰山时,迁到木兰山,新建办公楼。以辖区内木兰寺、木兰山而得社区名。该社区东邻泰兴镇议团社区,南靠本镇红石社区、江西社区,西接三河街道办龙伏社区,北连泰兴镇凉水社区、三河街道办龙门社区。该社区南有黄牛山,西有木兰山,西北距新都城区不到10公里,站在木兰山顶眺望,新都城区依稀可见。 该社区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带,社区平海拔高度为510米,境内黄牛山最高点554.8米,木兰山最高点552.4米,两山之下有平坝。两山山坡为红紫泥土质,其余为粘性黄泥土质。该社区交通四通八达,成绵高速公路穿越其南北,三木公路经其境东南而过;有社区级水泥路10余公里,组组通水泥路,全长6公里;上木兰山有两条水泥路,可从1组上山,也可从2组上山;木兰山半山腰还有一条环山水泥路。该社区总体地势是木兰镇最高的,但农业用水充足,确保农业增收。全社区有池塘、微水治旱蓄水池40余个,已改造23个;有纵横交错的支渠、斗渠、毛渠水系10000余米,现已改造一半以上。 2010年底,该社区有社区民小组11个,农户692户,总人口为2196人,有共产党员71人,入党积极分子6名,共青团员158人,议事会成员25人,居民代表61人。 木兰社区现有耕地面积1414亩,其中水田743亩,旱地671亩。2010年,种植面积为3550亩,其中种植粮食作物1713亩,经济作物1837亩,大头菜是该社区的特色产品,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且加工工艺亦日臻完美。该社区集体企业有威能建材有限公司、双龙页岩砖厂、成星页岩砖厂、蜀嫂食品厂、木兰铭牌厂、成都信孚墨水厂、成都晟大电子有限公司等。该社区有劳动力1677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819人,工商从业人员321人,外出务工 人员337人。全社区人均年纯收入6120元。 ◎ 历史文化状况“二月二”木兰会成会于清嘉庆24年(1819年)。会期此地种子“寄窝”传说神奇,不论什么种子,只要在木兰山上摆上半天,即使未能售出,带回家去播种,发芽率高,茁壮生长,稳产高产。每届庙会会期三天,一般从初一到初三,以种子交易和各类农具交易为主。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木兰寺殿堂、神像、亭台楼榭也基本恢复。从2002年开始综合开发木兰山,“二月二”木兰会盛况空前,来自省内外的游人、客商日平均10余万人次,种子、农具交易和风味小吃场面热闹非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丰富多彩。木兰山经多年综合开发,土地流转已达642亩,经营业主已达6家;农家乐4个,从业人员16人。山上果园300余亩,观赏花木300余亩,漫山四季常青,鲜花常开,环境优美宜人,“二月二”木兰会闭幕后,仍有不少游客前去休闲观光。 木兰山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不少社会人才,其中有1987—2005年木兰中学的两任校长李兴木、高其华,有从农民娃到企业家的利康公司董事长王鸣清,有任四川省委《党的建设》编辑部主任的黄福金,有被选为成都市人大代表、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的木兰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兴才等。 该社区民风淳朴,社会治安良好,社区民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全社区社区民原分别居住于黄家老房子、白家老房子和黄牛店等处。改革开放以来,社区民逐步富裕起来,先后新建了不少瓦房、楼房。离开了这些大院,但他们仍然亲亲热热,你来我往。该社区现有五保户7户,残疾人员23人,特困户17户,镇社区已为他们中的16户修建了安居房750平方米。现安居工程正在实施中,最终目的是让他们人人都有房住,个个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每逢传统佳节,镇社区社干部都要登门慰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该社区积极开展创先争优,评选“三户”活动,参评率达98%;2005年,成立了社区老年协会,建立了老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组织了老年文艺队,“二月二”和“九九”重阳节都表演丰富多彩的节目。该社区有一所完小,适龄儿童都在本校入学,待新农社区标准化学校修建竣工,孩子们即到新学校上学。该社区有大学本专科毕业、在校生35人。 该社区在木兰镇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中,一马当先。2004年2月9日,率先实行社区支部书记差额直选,当年9月2日,在全镇首先实行了社区委会主任和委员的差额直选。经差额直选的社区两委会紧紧围绕“民主管社区、依法治社区、科学兴社区”的要求广泛征求社区民意见,制定了《木兰社区社区民自治章程》和《社区规民约》,积极推行“阳光”理念,认真开展社区务公开,让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让社区民遵纪守法,安居乐业。 ◎ 地名简介木兰寺:为纪念元末明初“蜀中花木兰”抗元女英雄韩娥而修建的寺庙,位于木兰山顶(原名赤岸山)。 木兰山:一名赤岸山,一名龙门山,一名宋兴戍山,因山顶修建木兰寺,改称木兰山。最高峰海拔552.4米。山西北有“滚钟坡”。相传木兰寺一金钟经此滚下,致使此坡草头向上,草尖向下,形成倒生之势。2005年,新都区木兰镇已将此山初步开发成为农业休闲旅游观光风景区。 黄牛山,又名黄泥山,山形似黄牛,头东尾西;又传每到初秋晨昏,微风吹拂,可闻牛鸣,故名。最高峰海拔554.8米。位于木兰山南,两相对峙。山北属木兰社区,山南属江西社区。 黄牛店:位于黄牛山下,原为木兰社区驻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