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
释义

这是一首表达伤春情绪的词。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这也是在探索春光衰荣的真谛,自然这是一个千古解不开的难题,整首词伤春的情绪沉厚浓郁。

作品名称:木兰花慢·西湖送春

创作年代:元朝

文学体裁:词

作者:梁曾

作品原文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伤春情绪的词。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起句“问花”问的就非常不平凡。问花为谁开?这也是在探索春光衰荣的真谛,自然这是一个千古解不开的难题,所以“问花花不语”,不知道花是在为谁落为谁开。

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春光和花是分不开的,春光的流失就是花的凋残,所以作者又细细计算春光的流失情况,结果发现落花一半落入污浊的泥土,一半跟随无情的流水。春光流失殆尽,春花的结局令人凄楚。

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词人想强作欢笑,劝慰同伴:人生几何,要及时行乐。珍重这次相逢,酒要慢慢饮,共同贪图这春光逝去前的最后美好时刻。

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词人又进一步开脱自己和同伴:天做幕,地做席,浑浑噩噩,千古以来的人世变化都是如此,今年这个“翠绕珠围”的春天的流逝,只不过是最新的一次变幻而已,开脱中仍饱含无可奈何的伤春情绪。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词人回首往事,由于感伤,豪结的楼阁也显得暗淡无光。“渺”指烟树浩渺,写回首时的视野,也写思绪的苍茫。

弃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为挣脱这种令人难耐的愁苦,词人想到了酒,欲借酒醉留春,自然这也是办不到的,酒醉中春光依然无情地归去了。

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落日中,西楼帘幕半卷,燕子衔着泥土和春天的气息飞来。初春时,燕子给人以报春迎春的喜悦;暮春时,春光凋零,人们就责怪它把春光叨残了。

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一场突然的风雨惊醒了词人的好梦,梦醒后惊见燕子衔着凋残的春光归来,春光自然又流逝了几分。

这首词处处伤春,处处也紧扣“西湖送春”的题目。“半随流水,半入尘埃”是送春,“尊酒莫相催”是送春,“一醉留春”更是送春,最后“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也是送春。整首词伤春的情绪沉厚浓郁,是一首优美的婉约词。

作者简介

梁曾(1242-1322),字贡父,燕(今为河北省)人。少好学,日记书数千言,1263年(中统四年)荐辟中书左三部令史,累官淮安路总管,两使安南。仁宗时为集贤殿侍讲学士,国有大政,必与商议。晚年寓居淮南,闭门不通宾客,日以书史自娱。有《西湖送春词》,传诵一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