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木枷 |
释义 | 历史典故古时衣架也称枷。《礼记·曲礼上》:“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陆德明释文:“枷,木叉作架。” 木枷(枷号) 枷刑具受打谷农具的启发而名为枷,始于晋代,沿用到清代,达一千五百年之久,在这样长的历史中,规格、重量、样式不断变化,时重时轻、时大时小。也有利用枷的功能分别施用在手上、脚 上,更多的还是以枷脖子为主,从材质上看,除了以木头为主外,出现过用铸铁枷、皮革枷等,也有用绳子铁链配置的。一般木枷由一个人戴,也有一枷戴两人、三人的现象。在清代后期,木枷施用广泛,在闹市和马路、驿站上,经常看到戴木枷的男女犯人,一些西方人来中国考察中国的法律时往往用照相机拍下来。这些真实的照片为我们作证了清代以前那古老而又落后的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刑具历史。后在西方法律的影响之下,才改戴木枷为交罚金。随之,木枷才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古代法律的文物。一个身负木枷的人在沙漠中行走,艰难的行走,几乎被木枷压垮,不能前行了。同伴替他打开木枷,却发现他的腰间别着一把斧子。他轻松之极,竟嚎啕大哭。可是,这样轻装前进了不多久,他就哀求同伴,又回到了那个木枷的地方,他拿着木枷,说:这上面有我的血,有我的汗水。于是,他友重新背负起木枷,继续前行,他说,这样踏实了。 这是我新近看到的一个故事。其实,这个木枷在我们所有人的身上背负着。它也许是我们工作中的压力,也许是生活中的无奈,也许是孩子的吵闹,也许是家人的唠叨,还许是别人的误解,甚至伤害。。。。。可是,我们背负着它。它曾经不叫木枷,而是花环,是我们精心采摘编织的,我们欣喜地戴着它,一路走来。经过岁月,花谢了,只剩下不断变粗变重的木枷。 它不在被我们稀罕地戴在头上,而是扛在了肩上,后又绑缚在背上。但它一直是在伴随着他前进,从花红柳绿的春天到烈日炎炎的夏天,从崎岖不平的山路到现在狂风大作的沙漠,就象他说的它浸染着他的血,渗透着他的汗,尽管他已疲惫不堪,但从没想丢弃它。 如今,这个叫做木枷的背负 枷被卸掉了,他轻松了,可以奔跑了,可以抬头眺望了,但他却回到了丢弃它的地方,找到它,重新认真地背好,因为这样他心里踏实了。他为什么会踏实?因为那木枷已成为他的一部分。他在前行,也许会再次不堪木枷的重负,但无论怎样,那木枷也不会再被卸掉,直至终点。 夹棍拶芟镣治罪 欧洲俗称这种刑具,欧洲人称作‘勘苦’Cangue,中国人则称之为枷或木狗,——木制的狗。它是一块沉重的木板,中间有一个洞;或者说它是用两块木头拼起来的,中间空的部分正好卡住脖子,很像古代英格兰用过的颈手枷。属轻微罪刑。 枷:围棋术语,封杀对方棋子以之余死地的攻击方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