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木豆
释义

木豆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又名鸽豆、柳豆、豆蓉、树豆、树黄豆,原产于印度,是印度、东非和加勒比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

基本信息

分类地位: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蔷薇亚纲 豆目 蝶形花科 木豆属 木豆

豆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观音豆(《泉州本草》),树豆(《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木豆的种子。

采集:7~8月采收。性味:《泉州本草》:"甘微酸,性温,无毒。"

功用主治:《泉州本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利水消食,排痈肿,止血止痢。治心虚,水肿,血淋,痔血,痈疽肿毒,痢疾,脚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药理:其水浸剂对絮状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

中药化学成分

种子含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和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γ-谷氨酰-5-甲基半胱氨酸(γ-glutamyl-5-methylcysteine),胰蛋白酶抑制剂(trypsininhibitor),糜蛋白酶抑制剂(chymotrypsininhibitor)。种芽含木豆异黄酮(cajanin),木豆异黄烷酮醇(cajand)。此外,叶中还含3-羟基-5-甲氧基茋-2-羧酸(3-hydroxy-5-methoxystibene-2-carboxylicacid)。

植物形态

木豆直立矮灌木,高1-3m,全体灰绿色。多分枝,小枝条弱,有纵沟纹,被灰色柔毛。三出复叶,互生;托叶小;叶柄长约2cm,向上渐短;叶片卵状披针形,长5-10cm,宽1-3.5cm,先端锐尖,全缘,两面均被毛,下面具有不明显腺点。总状花序腋生,具梗;花蝶形;萼钟形,萼齿5,内外生短柔毛并有腺点;花冠红黄色,长约1.8cm,旗瓣背面有紫褐色条纹,基部有丝状短爪,爪顶有一对弯钩状附属体;雄蕊10,二体;心皮1,花柱细长线形,基部有短柔毛,柱头渐尖,密被黄色短柔毛。荚果条形,长4-7cm,两侧扁压,有长喙,果瓣于种子间具凹入的斜槽纹。种子3-6粒,近圆形,种皮暗红色,有时有褐色斑点,种脐侧生。花期2-11月,果期3-4月及9-10月。

选方

①治肝肾水肿:木豆、苡仁各五铰。合煎汤服,每日二次。忌食盐。②治血淋:木豆、车前子各三钱,合煎汤服。

③治痔疮下血:木豆浸酒一宿,取出,焙干研末,泡酒服,每次三钱。

④治痈疽初起:木豆,研末泡酒服,每次三钱;并以末合香蕉肉捣敷患处。(选方出《泉州本草》)药汇编》

栽培

1、木豆的特征及特性木豆植株高1—4米,树冠1—2米,多次分枝。叶互生,三出复叶。花瓣有黄色、红色、内黄外紫红3种颜色。豆粒有浅棕色、深褐色、浅灰色和红色。株型分直立紧凑型、松散型和半松散型。木豆生长迅速,生育期一般为160—200天,其营养生长期约3个月。按熟期可划分为:早熟品种(生育期160—180天)、中晚熟品种(生育期为180—200天)、晚熟品种(生育期为200天)。

木豆是短日照作物,光照愈短,愈能促进花芽分化,木豆喜温,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8—34℃,适宜种植在滇中及滇中以南海拔1600米以下地区,尤其以海拔1400米以下地区产量最高。木豆耐干旱,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最适;木豆比较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类土壤均可种植,适宜的土壤pH值为5.0—7.5。

2、因地制宜,选择种植品种

云南省目前引进的木豆新品种为:祥林1号、2号、3号、4号、5号和7035。选择木豆品种时,应以当地海拔高度为主要依据进行选择,适宜的海拔高度可使木豆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适中,增加产量。祥林1号、2号为早熟品种,适宜在海拔1000—1600米地区种植。在这一海拔高度区域内,木豆营养生长充分,能提高产量;祥林3号为中晚熟品种,祥林4号、5号、7035为晚熟品种,适宜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种植。在这一海拔高度区域内光、热能满足其营养生长和生育生长的需要,可增加产量。

木豆

3、木豆每亩种植规格和播种量木豆每亩种植规格和播种量要根据木豆品种、地形及种植方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在平地及缓坡种植,每亩播种量为100—150克,每亩种250—300株;在陡坡种植,每亩播种量为85—135克,每亩种200株。如果采取间套种,可与玉米、高梁等作物间种,一般每种3行或4行玉米、高梁等作物可间种1行木豆。

以祥林1号、2号、3号、4号、5号为例,每亩播种量及播种规格具体如下:祥林1号,每亩播种量为110—120克,株距1—1.2米,行距1.6—2米,塘径长宽各20厘米、塘深40厘米;祥林2号,每亩播种量为100—130克,株距1—1.3米,行距1.8—2.2米,塘径长宽各20厘米、塘深40厘米;祥林3号,每亩播种量为100—130克,株距1.2—1.5米,行距2.0—2.5米,塘径长宽各20厘米、塘深40厘米;祥林4号,每亩播种量为120—150克,株距1.2—1.5米,行距2.0—2.5米,塘径长宽各20厘米、塘深40厘米;祥林5号,每亩播种量为120—150克,株距1.2—1.5米,行距2.0—2.5米。

4、木豆育苗移栽技术要点育苗:可采用营养袋育苗和苗床育苗两种方法,一般以营养袋育苗效果最好。营养袋育苗基本步骤及要点为:土壤消毒→土壤拌肥为木豆生长提供充分的养分→木豆浸种约13个小时→药剂拌种,主要用呋喃丹,防治地下害虫→播种每袋1粒→盖土,厚约1.5厘米→浇水→可喷1次甲基托布津预防病害→置于19—25℃左右的地方→投放鼠药防止老鼠偷食;苗床育苗基本步骤及要点为:选择苗床,一般选择地面平整、土壤疏松、养料充足、水源方便的地块为苗床→苗床整理,主要是整地、施肥→木豆浸种约13个小时→药剂拌种(主要用呋喃丹)→播种→盖土,厚度约1.5厘米→浇上足够的水→投放鼠药、塑料薄膜围栏防治老鼠→1周后开始出芽→2周后开始出土并长出1对真叶→在苗长到30厘米高时喷洒1次甲基托布津预防病害。 移栽:当苗长到30厘米高后可逐步移栽,移栽基本步骤及要点为:打塘(塘径长宽各20厘米、塘深40厘米,株距1—1.5米,行距1.6—2.5米)→施足基肥,塘土回填→取苗(苗床育的苗尽量带土移栽,尽可能保持根系完整,营养袋育的苗只须去掉营养袋即可带土移栽)→移栽(尽量让根系保持伸展)→浇足定根水→3—7天后木豆苗返青成活。

5、施肥技术要点

木豆施肥要根据木豆的品种、生育期及用途来确定,一般应施足基肥,基肥以磷肥和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磷肥20千克、土杂肥500—600千克)。⑴从生育期看,苗期以氮肥为主,初花期以磷、钾肥为主。木豆作为豆科植物,自身具有固氮能力,除苗期需氮较多外(苗20—30厘米高时每亩追施10千克氮肥),其它时期需氮较少。追肥主要以磷、钾肥为主,一般在开花结荚前7—10天每亩需追施15—20千克磷、钾肥,以深施(表土下10—20厘米,施后盖土)效果最好。

⑵从品种和生产目的来看,如果祥林1号、2号、3号、4号、5号是以种子生产为主的,则要以施磷、钾肥为主;而87119饲料型,以青枝叶为主,则应主施氮肥。具体施肥量根据各地土壤条件和生产水平而定,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每次采摘后都进行修剪并追施少量复合肥或磷、钾肥。

6、病虫害防治

木豆病虫害一般发生较少,常见害虫有卷叶虫、荚部钻蛀性害虫(主要是豆象)。 ⑴卷叶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嫩叶和芽(吐丝捆在一起),妨碍枝条进一步生长。从苗期直到开花结荚期,虫在其中吃叶肉、花芽及嫩荚。防治方法一般是采用35%柴油死蜱1000—1500倍液喷雾或10%丁硫—哒螨酮1000—1500倍液喷雾。

⑵荚部钻蛀性害虫。主要有豆象、棉铃虫、扁豆蛀荚虫、蓝蝶、豇豆豆野螟、蛾、荚蝇、食荚蜂,其中以豆象为主。

豆象:主要为害成熟豆荚和贮藏籽粒,受害的贮藏籽粒表面有圆洞口。一般在4周或更长时间完成一个世代。通常可使用敌杀死或毒死蜱喷雾或熏蒸,或用66%磷化铝片剂熏蒸。棉铃虫:主要为害蕾、花和荚,还可取食叶片,留下叶脉。虫钻入荚中,留下明显的洞口,为害严重时,荚内成熟种子全部被吃掉,只留下部分残留籽粒和虫粪。扁豆蛀荚虫:主要咬食叶片、蕾、花和豆荚。蓝蝶:咬食叶片、蕾、花和豆荚。豇豆豆野螟:通常该虫会吐丝将花、荚、嫩叶捆在一起,并在芒种到来时咬食。蛾:主要咬食蕾、花和荚,在花蕾和嫩荚上通常可见无粪便的洞。荚蝇(黑潜蝇):黑潜蝇穿过嫩荚壳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在绿色籽粒中取食。该虫为害无明显外观症状,直至老熟虫咬食荚壳后留下一洞口,化蛹后从洞中化出成虫。受害籽粒无法食用。食荚蜂:主要在未成熟的籽粒和荚中取食。受害后的嫩荚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结实、无籽粒。以上几种害虫一般用5.5%阿维—毒死蜱1000—1500倍液、虫螨特600—800倍液、20%阿维—杀单微1000—15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均有较好效果。

根据害虫发生实际情况进行使用,通常连续防治两次效果最好,两次防治间隔5—7天。 7、木豆收获和整枝应注意的问题从播种到收获一般需要4个多月时间。收获期间应注意以下问题:豆粒成熟,豆荚还未开裂、脱落时为采收的最佳时期,如豆粒未成熟采收会影响豆粒品质及产量,如成熟过度,则会造成豆荚开裂、脱落,导致减产;因木豆成熟期长,且成熟不一致,所以要分批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及品质。

整枝应注意的问题:及时修剪上部残枝、黄叶,可促壮芽,使新芽统一抽出,便于中期管理;根据植株长势,施适量磷、钾肥,可提高下一轮开花量和结实率。

8、储藏

木豆收获后就要进行保管储藏,在此期间要注意防霉、防虫、防鼠。

防霉:木豆在采收后要及时晾晒,晒至其含水量约为13%。最好用专用的种子储藏室进行储藏,如果用一般仓库储藏,则要保证仓库密封性能良好,可在仓库底部铺一层石灰,上面盖一层麻袋,然后再把豆种放在麻袋上面,这样也能有效地防止木豆吸湿、回潮,抑制豆种的呼吸作用和霉菌的生长。此外还可用杀菌剂拌种,防止霉菌寄生。

防虫:入库前可用防虫粉、谷虫净、百虫灵等药剂拌豆,入库后可用磷化铝片剂熏蒸防止豆象为害。

9、木豆用于营造乔、灌、草混合林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木豆速生性强、适应性广、能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所以木豆在营造乔、灌、草混合林时能发挥重要作用。木豆在用于营造乔、灌、草混合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种苗规划:包括种苗选择、种苗数量的计算及育苗时间的确定。①种苗选择:选择能与木豆相适应的乔、灌、草品种,让营造的乔、灌、草混合林产生最佳的生态效益;②种苗数量计算:根据所选乔、灌、草种苗及地形确定;③育苗时间确定:因木豆速生性强,水土保持能力强,所以木豆用于营造乔、灌、草混合林时要先种植木豆,在木豆育苗移栽后才可育乔、灌种苗及草种。⑵整地:整地能保持水土,蓄水保墒,提高幼树成活率。整地要因地制宜,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结合水土保持工程进行整地;在干旱地区,要在造林前一年雨季初期整地。整地规格应根据苗木规格、造林方法、地形条件、植被和土壤等状况,结合水土流失情况综合确定,以求满足造林需要而又不浪费劳力为原则。

⑶造林密度:在营造乔、灌、草混合林时首先要确定木豆的种植密度,木豆种植密度要远远小于净种规格,以便乔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如果造林密度过大会造成林木个体养分、水分不足而降低生长速度,但密度过小又会造成土地浪费,单位收获量下降。 ⑷幼林管理:①幼林抚育:首先进行木豆移栽,保证成活率,并让其完成营养生长。当木豆的根瘤已能固定大量的氮并能为乔木幼苗提供氮肥时,把育好的乔木苗进行移栽,这样乔木才容易成活;②造林灌溉:在干旱地区、旱季和幼苗期,根据水源条件进行开渠、打井、引水等进行灌溉;③防止病、虫、鼠为害;④在适宜季节补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