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墨尔多神山 |
释义 | 墨尔多山脉起于阿坝州鹧鸪山,如龙盘展延绵上千里,主峰5000米,在大、小金川汇合处丹巴县境内突兀矗立,高耸入云。西仰犹如一尊巨佛乘骑一头猛狮奔驰,从西南而望,好似一个蓝色宝瓶横空摆放南望则见四季烟云,峰峦魔变。呈佛经所载的须弥山景。 墨尔多山藏族最古老的宗教——黑教的神山,嘉绒藏族文化中心,藏区四大神山之一民族英雄的象征,海拔5105米。据《墨尔多神山志》记载:山上共有一百零八个圣景,千余处景点。站在墨尔多山之巅,东面可望见峨眉金顶,西望可遥视卫藏冈底斯雪山,俯首可览境内8条银色的河流,像8条洁白的哈达,缠绕着墨尔多神山56座美丽的山峦,56座壮丽的山峰象征着祖国56个民族的团结和友好。墨尔多神山地处藏汉结合部,因此,她本身就是藏汉民族和睦相亲的象征和见证。 墨尔多神山风景素以神奇著称。主峰北面,有天然形成的喜马拉雅、冈底斯、阿尼玛卿等藏区8大神山的缩影造型,以及深不可测的遇有惊动就会风起云涌的高山海湖;主峰东面有数十座造型逼真的天然石碉群;西面是神奇的神仙洞和自生塔。 墨尔多神山的神奇,被古往今来的游人墨客所顶礼和传颂。据《墨尔多神山志》记载:墨尔多山上的空行母十分灵验,因此在此修行极易修成正果。正因为此,多少个世纪以来,墨尔多神山一直倍受中外宗教信徒的崇拜。西藏以及其他藏区僧侣们将去墨尔多山朝拜视为功德圆满。近几年来,大批来自祖国各地的游方僧人到这里的神仙洞、菩萨岩、修炼洞中参禅修行,其中还不乏国外的旅游观光者、科学考察和体育探险者。 墨尔多神山主峰坐北向南,右侧为西方,有自石岩佛,左为东方,有自生石碉群,南方则是腹下石笋勃然而立。还有形如海螺,曼扎等山岗土幼坪敬奉于正前方。北为山背,山峰连绵,集藏地八大神山造型缩影于此,一凼深不可测的海子湖大神山之背心窝处,海中奇景怪象层出。四面108座神山奇峰之为墨尔多统须的部将。墨尔多山集天下名山之奇、险、纳大自然之秀美为一体,古今为藏地圣山。 墨尔多神山,是一座神秘莫测,俊秀险绝的圣地仙山,古往今来被人们顶礼膜拜,传奇颂杨。在藏区与喜玛拉雅和岗底斯山齐名,被位为大神山之列,尤其是它的神奇绝妙,更被中外宗教信徒虔诚崇拜,西藏的僧侣们有能去一趟墨尔多山朝圣为功德圆满之感。 墨尔多神山主峰位于大渡河源头,在大、小两金川交汇处,一座高耸入云霄,拔地挺立,海拔5000米高而横空山世的莽莽雪山。其山为岷山之源,主体横错在岷山和邛崃山脉结合部。还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之雪原中的峰群之一。宅起源于大渡河上游支流的梭磨河发源地鹧鸪山,象一条腾空起舞的运龙,盘曲延绵千里,在大、小金川汇合处拔地耸立,形成绝壁干仞,山峰直插云宵,真有点一箭指天,凌空矗立之状,十分奇特,秀丽壮观。 墨尔多神山一名系藏话音译书写的地名。书刊文献中曾有译作猫尔都、美都、莫尔多、木尔多、姆系等等。对该山名考释说法历史上受限于音译或译写文字的字面含意,多有随意性, 各有追溯沿革含义之不同,甚不统一。一般说是土地神、地母神,也有称其为秃项光亮地地主神或土地神王,还有的以嘉莫察瓦绒之嘉为汉、大、王之义,便称叫为神山之王或神山之主,也有以历史上西藏王室可在地的方位指称为东方圣山之王;在《墨尔多神山志》中又有称《大自在天神山》的;在地方文献中墨尔多的原名汉字书写为格尔隆山,又名墨尔多旺修意,即墨尔多大神山。由于墨尔多山四周是溪河纵横,低湿温暖的农区和茂密森林,加之山体上高原草地极多,形成水草丰茂的天然牧场,林地间生长着许多名贵中药材,山谷之中河流冲积形成的象形珠串状平台,沃土极多,成为农耕和发展林果业,以及药材生产加工和发展畜牧业的好基地。所以,历史上藏区分划区域时,专指这一地区为嘉莫察瓦绒。这是泛指墨尔多神山四周十六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辖分20余县市地区。在元、明、清代行后将其境内有十八个酋长、土五,由中央王朝赐封授预宣慰使司、宣慰司、守抚司、长官司等职管理辖境政务。嘉绒便是作为这一地区的简称地名,意指墨尔多山周围的农区也有按其自然环境条件引伸为是嘉莫墨尔多山周围温暖的地区。 自生塔自生塔位于墨尔多神山生北向南的西方,在山腰的帮青泽日大神山之下。在丛林岩峭上,天生就数座石塔,高者百米,尤以突兀而起,挺拔巍峨高40余米的两座孳生佛塔,如箭插立,直指苍穹。 丹巴“墨尔多”将军会在丹巴县城东北面,小金沟下游,有一座高耸入云,风光秀丽的山峰,名叫格尔隆山,相传,山下有位坚强勇敢、见义勇为,伸张正义的藏族青年。他曾为吐蕃王朝所招,率兵远征,打击巴尔布的入侵,班师回朝,凯旋而归。后人为了敬仰他的忠勇,把格尔隆山改改名为墨尔多山,并在山脚下建庙宇给他塑像。从此以后,墨尔多山成了苯教的大自在神山,墨尔多将军成了嘉戎地区守护神。藏区那群众每逢农历七月初十--墨尔多将军神诞辰日,从各地云集墨尔多庙,参拜墨尔多将军,进香还愿,转墨尔多神山。“七月十”自然也就成了嘉戎地区一年一度的“墨尔多将军会” 嘉绒藏族史志记载神话中的记述: 传说很古很古以前,藏区的各大神山,为统一 向和安排获取辖地的领导权问题,虽发起过一次召集天下群神的集会,目的是排列座次,分划隶属关系。会议决定以佛神经典为据,通过讲经说法比武获胜,寺魁者确立为群山首领。真是千年道法各显神通,各方来神藏意心中,都想把领导权和旧属权抓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喜玛拉雅山神是会议的主持者和发起者,他看群神聚齐,会场中座无虚席,当即宣布会议开始。突然,从东方飞来一位山神,他昂首先进会场,见场中除上方有一空席外,别无座处。他向四周低场询问,见无人理睬他,于是自个目登首席座位,顿时场中哗然辟起而攻击他。他不慌不忙地说:讲经说法排座次,比武强弱分高低,佛言语为依据,何方获胜的何方,这是本次群神聚会的宗旨,为何场中无我座席,想必是大家推我登生此位吧。说完他便向四方群神气报,纷纷愤怒不服,便提出与他辩经说法,谁想这位山神佛法造诸却是极深,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讲经答辩,终于把群神一个个击败,夺取了第一战役的时刻。紧接着第二场比武开始了,双方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激战,还是他获胜了。这下子群神不得不服,只好让他登座首席为头。当他登位摘帽向众神致意时,大家发现他是秀顶而且闪闪发光,群神不约而同地惊呼出墨尔多?墨尔多?为会第大家想道他叫墨尔多呢?原来是佛祖释迦牟尼曾在世界屋脊之巅察看天下时,发现东方有一处天地一片金光闪射,佛祖定眼一看,那里小河秀丽、物产丰富,人们勤劳善良,勇敢贵厚。佛就预言说将来的佛法会在那里得以传播发扬光大。所以墨尔多既被称为地母土地神山又在藏梵文中写成秃顶闪光之含义。今天见到墨尔多就在会场中,群神从内心折服,并投给他尊敬的目光,传说佛 预言后,才有唐代释迦佛的真佛全像从印席迎到东方的大唐中国,唐蕃和余时又才由文成公主带往西藏。至今供奉在大昭寺中。 墨尔多山神寺这 归来时,一位从西主赴会来迟的山神寺尔基(意为金刚神)不服,便跟踪追至墨尔多山前,提出要与墨尔多比武争高低。墨尔多同意了,并让他兑出招。寺尔基挥动神刀砍向墨尔多,每砍一刀,墨尔多总是微笑地往空中腾跳一下,脚下岩壁被砍下一道深深的刀线,就这样他一边进攻了一百零八刀,墨尔多就向山头跃了一百零八步,从山脚朝山顶留下了一百零入道刀砍印梯,至令从山脚朝山顶的黑尔多庙前,共有一百零八层价梯留在绝壁险陆处,供人们登攀。是对方砍了一百零八刀时,墨尔多已来到山顶,无入可退了。他仍就微笑着说:现在该我还来了吧?说时迟,那时快,他取下肩 的弓箭,尤如电光闪射,一箭射过去,还没等寺基回过神,已将他头上的毡帽射落飞抛在一边,吓得他惊出浑身冷汗再也不敢交战了,立即跪拜在墨尔多大神面前认输折服。至今在墨尔多神山的西北面有一雄峰,状如墨尔多山躬身哈腰拜服似的,突然叫夺尔基神山。在它的左背面,有一小山峰,状如毡帽,就是寺尔基被射下的帽子。这次比武后,四周群山山神中不服墨尔多的也从昆 服于墨尔多了。墨尔多便将周围的神 统册封排位,如今的四姑娘山即是当时被册封的斯左抬柔达的汉字谐音,藏语意为保驾山神。 旅游攻略各地至丹巴需先到成都后再乘汽车前往。成都至丹巴有三条线路可供选择: (1)成都—卧龙—四姑娘山—丹巴。该线路全程345公里,均为柏油路,途中可顺便游览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巴朗山、四姑娘山风景区等。成都西门车站每天早晨均有该线路直达丹巴的班车。 (票价70多元) (2)成都—雅安—二郎山隧道—泸定—丹巴。该线路全程435公里,均为柏油路,途中可顺便游览雨城雅安、二郎山、泸定铁索桥、大渡河峡谷等景点。 (3)成都—汶川—米亚罗—鹧鸪山隧道—马尔康—金川—丹巴。该线路全程528公里,均为柏油路,途中可顺便游览古尔沟温泉、米亚罗、卓克基官寨、大金川峡谷等景点。 关于转经的方向 墨尔多神山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最重要的神山之一,其转经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而当佛教传到西藏后,与苯教融合而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藏传佛教,此时的藏传佛教是按顺时针方向转经。 现在,苯教与藏传佛教并存于墨尔多神山,所以,两种转经方向皆可。 我本来是想按逆时针方向走墨尔多神山转经之路的,但到了岳扎乡,当地藏民说雪太大,翻不过山,不敢带路,我们只好转到三家寨再找向导,从三家寨上自生塔,打算走到哪算哪,还好,我的运气不错,徒步三天,走了一段“探路级”的行程,翻过了山,把墨尔多神山转经之路走通了! A 按逆时针方向转经的线路 丹巴县城—岳扎乡(坐车10多公里)参拜墨尔多庙、岭钦寺—徒步上纳顶大草坪,参拜纳顶寺—丝交村—罗布坡—岳扎沟口—磕头坪—垭口—墨尔多神山顶峰—原路退回垭口—大海子—原路退回垭口—磕头坪—自生塔(黑教)—沿查普沟徒步到查普(一道塔)—岗巴村(二道塔)—莫日村—三家寨—过桥到公路上(柳丁苗莆)—坐车10多公里回丹巴县城。 这样,刚好按逆时针方向走了一个环线。 注意:一般藏民转经是不去大海子的,也一般不登墨尔多神山顶峰。 B 顺时针方向转经的线路 也就是按A的线路反过来走。 C我走过的路线 第一天: 丹巴县城—柳丁苗莆(坐车10多公里)—徒步过桥到三家寨—莫日村—岗巴村(二道塔)—查普(一道塔)—沿查普沟徒步到自生塔(黑教)。 住自生塔。 第二天: 自生塔(黑教)—垭口1—山口1—石板棚—磕头坪—垭口(大海子)—原路返回自生塔。 住自生塔。 第三天: 自生塔(黑教)—山口2—岳扎沟口—罗布坡—丝交村—纳顶大草坪,参拜纳顶寺—岳扎乡,参拜墨尔多庙、岭钦寺—坐车10多公里回丹巴县城。 路况和注意事项 A 路况: 第一天(徒步7小时) 丹巴县城—柳丁苗莆(坐车10多公里)。公路,路况好。 徒步过桥到三家寨—莫日村—岗巴村(二道塔)。徒步不到一小时,乡村的山路,路况好。 岗巴村(二道塔)—查普(一道塔)—沿查普沟徒步到自生塔。 徒步6小时,原来的路被泥石流冲掉,徒步的时间也就更长了。 原来从查普到自生塔是要收40元门票的,可以骑马上山,去年的泥石流不但把路冲了,也把收门票的关卡给冲了,现在上山不收门票,但也没有了路,只是在山沟里沿着泥石流上山,偶尔能断断续续地走上一小段原来的路。 第二天(徒步10.5小时) 自生塔(黑教)—垭口1。陡峭的泥石流,比第一天危险多了,需要在6、70度的陡坡上攀爬泥石流前进,并且没有别的路!这一段需要1小时。 垭口1—山口1。在原始森林里探路攀爬70多度陡峭的雪坡,雪深到膝盖。用时1.5小时。 山口1—石板棚。雪坡行走,但没有前面的雪坡陡峭。用时1.5小时。 翻越石板棚。到这里没有路了,需探路而行,要徒手攀岩而过。用时半小时。 石板棚—磕头坪—垭口(大海子)。这一段就在墨尔多神山主峰脚下,风光无限。为了安全起见,我放弃登顶(雪太大了,从垭口登顶来回起码要4小时)。这一段是雪坡行走。用时1.5小时。 垭口(大海子)—原路返回自生塔。路况分段同上,但回程时下大雪,增加了一些难度。用时4.5小时。 第三天(徒步10.5小时) 自生塔—山口2。走一段昨天走过的6、70度的泥石流陡坡(经过一个晚上的雪,我们昨天走过的“路”已经不见了,有些我们昨天踩过的石头已经掉到山沟里了。)用时0.5小时;接着在原始森林里探路攀爬70多度陡峭的雪坡,雪深到膝盖。用时2小时。 山口2—岳扎沟口。山路,中途要穿越好几处被泥石流冲塌的路段,下面就是深谷,须加倍小心(踩上去泥石流的石头和泥土都是松动的)。用时2小时。 岳扎沟口—罗布坡。山路,路况好。用时1.5小时。 罗布坡—丝交村—纳顶大草坪,参拜纳顶寺。山路,路况好。用时2.5小时。 纳顶大草坪—岳扎乡,参拜墨尔多庙、岭钦寺。山路,路况好。用时2小时。(这一段也通简易公路,我是徒步下来的。) 岳扎乡就在公路边,路边拦车,每人几块钱,坐车10多公里回丹巴县城。 B 注意事项: 1.在泥石流上行走时,下脚要轻,一步一步踏稳了再走,不能跳跃,预防引起滑坡。 2.在泥石流上不适合大队人马行进,因为很容易引发滑坡和掉石。 3.不要在泥石流上停留,在安全的情况下快速通过。 4.雪坡行走要一步一步踩稳了再走,慎防滑跌。走后面的人可跟着前面的人的脚印走。 5.攀爬陡峭的雪坡要走“之”字形。 6.登山杖必备,走雪坡和泥石流时可用来探路和支撑,慎防雪洞。 7.帐篷可不带,因一路上基本没有合适的扎营地。 8.要带上足够的食物,自生塔可提供十多个床位,但要自己生火做饭(这也是藏民转山的习惯)。住宿费随意,但有条件的可以给多一点,就当捐点给寺庙吧。 9.这里是高原,要做好预防高原反应的措施,最好带上氧气预防万一。山上海拔4000多米,如果登顶的话海拔5105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