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莫琳·康纳莉
释义

莫琳·康纳莉的生涯宛如穿越夜空的彗星:虽然短暂却流光溢彩,在一瞬间照亮天际,令人永远难忘。

多彩童年

1943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一个9岁女孩正面临着梦想破灭的黯淡前景。

她从小喜欢骑马,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骑手。可是,离异后单身抚养女儿的母亲却无力承担昂贵的骑术课程学费,更不用说替她买一匹自己的马了。于是,她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神往已久的赛马场。

走在途中,她忽然停了下来。

路边有一片旧硬地网球场,平时很少有人打球。她不知路过那里多少次,古旧龟裂的水泥地面从来不曾引起她的注意。那天,凑巧有两位男选手在这片球场打球。

路过的女孩恰恰是被场上的对抗吸引住了。这还是她第一次认识“网球”。对她而言,这项新奇的运动有着莫名的巨大魅力,每一次挥拍、每一个回合都令她目不转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却寸步不离地看着。一切就这样发生了,我有了新的梦想:我要当一名网球选手!只要给我一支球拍,我立即可以把街坊的男孩子们打得落花流水。”

就这样,莫琳·康纳莉和网球一见钟情。

初露锋芒

莫琳·康纳莉1934年9月17日出生,天性活泼好动。她的母亲虽然无法满足她最奢侈的梦想――学骑马,却也不想扼杀了她的天赋。于是,母亲同意送她去圣地亚哥市立网球场学打网球。

莫琳是个左撇子,一开始用左手持拍,过了一段时间,在启蒙教练维尔布尔·佛索姆(Wilbur Folsom)的鼓励下改用右手打球。这并未给她造成任何不便。

后来莫琳转投著名教练艾林诺·坦南特(Eleanor Tennant)门下。坦南特曾经带出艾丽丝·玛布尔(Alice Marble)等名将,向来以训练严格著称。在他的指导下,莫琳每周5天练球、每天3小时,终年不辍。

在很短时间内,莫琳就成了一位底线球专家,反手尤其出色。她身材适中(5英尺4英寸/163公分、120磅/54公斤),移动灵活,击球强劲有力,落点刁钻。

莫琳12岁时,曾19次夺得大满贯女单冠军的海伦·威尔斯看到她打球,当即预言道:“四年之内,这女孩必将成为全国冠军,很可能还会成为世界冠军!”

莫琳没有辜负海伦·威尔斯的夸奖。14岁那年,她连续56场比赛保持不败,并在1949年赢得了美网少年组(18岁及以下)的胜利,成为最年轻的少年女单冠军;1950年,她又捍卫了这个头衔。

一位当地体育记者在作报道时,将她比作“密苏里”号战列舰:这艘著名的战舰1944年下水服役,1945年9月2日成为二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地点,声名大振。密苏里号战列舰被人称作“Big Mo(大莫)”,相应地,莫琳·康纳莉被亲昵地称作“Little Mo(小莫)”。

坦南特教练曾经担心莫琳的单纯善良会磨灭其好胜心。他要求莫琳“去恨你的对手”,用这种方式鼓舞自己作战。

“我走上球场时,眼中除了对手,别的什么也看不见。”莫琳说,“就算隔壁的球场有炸弹爆炸,我也不会知道。”

不过,走下球场后,这位少女仍然保持着天使般明快的笑容。她很快成了全美最惹人喜爱的少女,同时也以高超球技将一笔又一笔精彩战绩写在自己的名下。

美网夺冠

1951年,莫琳·康纳莉来到纽约弗瑞斯山球场,参加美网比赛,这一次她直接参加了成年组的赛事。

未满17岁的小莫当时已经是美网的4号种子。半决赛中,她与26岁的头号种子多丽丝·哈特(Doris Hart)相遇。第一盘莫琳以1-4落后,但紧接着一口气拿下6局,6-4赢得首盘,并在第二盘1-0领先。此后比赛因雨中断,第二天继续进行。莫琳守住了优势,以6-4再下一盘,进入了决赛。

决赛中,她的对手是24岁的2号种子雪莉·弗莱(Shirley Fry)。二人打满了三盘,莫琳守在底线,依靠精准的远程攻击取得了优势,以6-3、1-6、6-4获得了胜利。这样,她就成为美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16岁11个月),直到1979年这个纪录才被特蕾西·奥斯汀(Tracy Austin)打破。

一旦赢得了首个大满贯头衔,莫琳的势头就一发不可收。1952年,她赴英参加了温网比赛,顺利夺冠,并在美网卫冕成功,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

四大满贯

1953年,小莫迎来了完全属于她的一年。

年初她更换了教练,新教练哈里·霍普曼(Harry Hopman)是澳大利亚网坛的传奇人物,也是澳大利亚戴维斯杯代表队的金牌教练(现在每年赛季初的霍普曼杯混合团体赛就是为纪念他而设的)。也许因为这层关系,莫琳·康纳莉首次参加了澳网。她的表现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在决赛中以6-3、6-2击败双打搭档朱丽叶·桑普森(Julie Sampson),顺利夺冠。

此后,她在法网初试身手,同样不可阻挡,在决赛中以6-2、6-4击败哈特登顶。在当年的温网与美网决赛中,莫琳又连续两次战胜了哈特。

这是莫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全年四项大满贯赛事,她也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位在一年中囊括四大满贯赛单打冠军的女选手,成为唐·巴吉(Don Budge,1938年囊括四大满贯男单冠军)之后完成“全满贯”的第二人。这个赛季,莫琳在这四项大赛中仅丢了一盘;她参加了12项赛事,获得10个冠军,全年的成绩是61胜2负。

1954年,莫琳的大满贯神话仍在继续。她没有参加年初的澳网,但在法网和温网都卫冕成功。

自从1951年莫琳正式告别少年组比赛以来,3年之内,她在大满贯赛保持着惊人的全胜:9次参赛,9次夺冠,连胜50场,一场未输,其中在温网、美网都取得了三连冠的佳绩。从没有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连续夺得这么多大满贯胜利。

莫琳从不输关键的比赛,顶多偶尔丢一盘。1951到1954年间,她作为美国队代表出战怀特曼杯赛(Wightman Cup,美国与英国少女选手之间的团体对抗赛),总共出任7场单打,全都取胜。更难得的是,她取得这些惊人成就时还不满20岁。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网球生涯,那就是:‘胜利!胜利!再胜利!”莫琳说。

突遭不幸

然而,莫琳神话般的网坛之路却因为一起令人心碎的意外夭折了。

那起事故发生在1954年7月20日。两周前,莫琳刚刚在温网取得了三连冠。从伦敦返美之后,她又夺得了全美红土赛的单打、双打双料冠军。

回到家乡圣地亚哥,连续征战多日的莫琳终于可以享受一下难得的休假了。19岁的莫琳毕竟还是少女,她迫不及待地去与心爱的马儿相会。

当时,功成名就的莫琳已经可以实现儿时梦想了。她拥有了自己的坐骑“快乐男孩上校(Colonel Merryboy)”。可是,7月20日那天,“上校”背叛了它娇小年轻的女主人。

莫琳纵马奔驰时,碰巧一辆卡车路过。受惊的马儿发了狂,莫琳被从马背上掀翻,重重地摔在路边的沟里。她的右腿严重受伤,腓骨骨折,伴随可怕的创口和大量出血。

“我立刻知道:我再也不能打球了……”

莫琳·康纳莉的赛场生涯,在这黑暗的一瞬戛然而止。人的命运就是如此扑朔迷离:从她告别马鞍、踏上网球场时起,一个传奇诞生了;当她终于回到心爱的马背上时,噩运却突如其来地降临。

1955年2月,莫琳·康纳莉发表了退役声明。

积极生活

尽管再也不能回到赛场,莫琳仍努力积极地面对生活。她嫁给了诺曼·布林克尔(Norman Brinker),后者曾代表美国参加1952年奥运会的马术比赛。莫琳接受了圣地亚哥一家报纸的聘请,为之撰写网球方面的稿件。

当年7月,她曾以记者的身份回到温布尔登。经历巨变之后,莫琳依然顽强地微笑着。在BBC的采访中,她开玩笑说,身兼家庭主妇和记者二职,已经让她忙得没空怀念网球赛了。

莫琳有了两个女儿。她随丈夫搬到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居住,开始做一些网球教练工作。她和好友一起创立了莫琳·康纳莉·布林克尔基金会,扶持少年网球选手的成长。

不幸早逝

但是,上天似乎执意要把这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夺走。1966年,她被确诊患上了癌症。1969年6月21日,温网开赛前夕,莫琳·康纳莉走完了短暂的人生旅程,年仅34岁。

青春、微笑、勇敢、胜利……让我们用这些词来回忆永远的天使小莫,回忆她短短的一生书就的神话。

玛蒂娜·纳芙拉蒂诺娃曾说:“小莫是网坛的冠军。如果不是那次事故缩短了她的赛场生涯,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是仰望她创下的辉煌纪录。更重要的是,她是人生的胜利者,她乐观向上,在她的带动下,你也会积极起来。”

郎斯·汀盖(Lance Tingay)是资深网球记者,曾连续30年担任英国《每日电讯报》的特约评论员,并被选入网球名人堂。小莫在他心目中显然占有特殊的地位:

“每当一位优秀选手涌现时,我都会问自己:‘她会打败莫琳吗?”

他说,

“无论问多少次,答案都是:不,不会。”

莫琳·康纳莉大满贯战绩

温网 单打冠军:1952、1953、1954

双打亚军:1952、1953

美网 单打冠军:1951、1952、1953

双打亚军:1952

澳网 单打冠军:1953

双打冠军:1953

混双亚军:1953

法网 单打冠军:1953、1954

双打冠军:1954

双打亚军:1953

混双冠军:1954

混双亚军:1953

1968年获选进入网球名人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