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膜态沸腾 |
释义 | film boiling 又可称球腾蒸发。在外部加热的主管中,水在泵的压力下自下往上流动时,先因强制对流而受热,与管壁接触的水在某一高度形成一些汽泡而局部沸腾,汽泡的进一步聚结会扩展成连续的蒸汽流,形成膜态沸腾。该现象可在普通锅炉的蒸发管、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反应堆堆芯冷却剂通道中见到。当管壁壁面和流体之间生成蒸汽膜时,蒸汽膜的绝缘性使热量交换变得很差,以致壁面会达到很高的温度,而有烧毁的危险。 汽水密度相等时的压力称为临界压力Pc,其对应的临界常数为: Pc=22.1MPatc=374.15℃Vc=0.00317m3/kg hc=2106.06kj/kgSc=4.4432kj/kg 水在临界压力22.1MPa加热到374.15℃时即被全部汽化,水变成蒸汽不需要汽化潜热,即水没有蒸发现象就变成蒸汽,该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或称之为相变点温度(超临界压力24.5--27.5MPa时的相变点温度为380--410℃)。在相变点温度附近存在着一个最大比热区,在该区内工质物性发生突变:紧靠管壁的工质密度有可能比流动在管中心的工质密度小得多,即在流动截面中存在着工质的不均匀性。当受热面热负荷高到某一数值时,在紧贴壁面的地方可能造成传热恶化,这一现象称之为类膜态沸腾现象。为避免这一现象,锅炉相变点区域通常设计在热负荷相对较低的地方,或提高工质的质量流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