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名将粟裕珍闻录
释义

书名:《名将粟裕珍闻录》

书 名:名将粟裕珍闻录

作 者:张雄文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1日第一版                                                                     

出版社: 山西出版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

ISBN号: 978-7-5378-3314-1                      

装 帧: 平装

定 价: ¥38.00

内容提要

毛泽东说他:“你是担的大将衔,而干的却是元帅的任务!”

林彪说他:“尽打神仙仗”,“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决心!”

刘伯承说他:“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打这样的大仗,我是做不到的!”

陈毅说他:“华东军事主要靠他”,“我很多情况只发挥一个政委的作用!”

叶剑英说他:“是全党有名的战将”,“军事才华令我们大家钦佩!”

《名将粟裕珍闻录》基本按照粟裕一生的时间顺序,重点选取粟裕一生中有关战争、政治活动和生平逸事等珍闻片段,采取流行的散文笔法,叙议结合,叙述了粟裕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和杰出贡献,生动地反映了粟裕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不事张扬、谦逊让人的人格魅力。

全书以翔实丰富的原始电文、老部下回忆为依据,旁征博引同时代的将帅轨迹,如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刘伯承、叶剑英、林彪等国家与军队领导人的交往,解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还原了粟裕智勇深沉、在战争中游刃有余的“常胜将军”、“我军最优秀的将领”、“尽打神仙仗”的军事家、战略家的形象。

本书的信息含量极其丰富,文笔轻松活泼,麻辣诙谐,凝重处则严谨慎重。运用当代流行的表述方式,有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写之感。书中收集了粟裕珍贵照片近30幅,图文并茂,是一部内容和形式具佳,史实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人物传记,是粟裕研究者,军史、人物传记爱好者和广大普通读者的案头之作。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笔题写书名。

序言

后生可畏,后生可敬,三湘才俊研究粟裕生机勃勃,异军突起。跻身其中的青年学者张雄文同志,以其深谙太史公司马迁真谛之功力,表现出敢说真话的勇气、妙笔生花的才气和高瞻远瞩的豪迈之气。

这位后起之秀,深入缜密地甄别浩如烟海的可考文献,慧眼识珠,采撷冶炼,继专著《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洛阳纸贵后,又有新著《名将粟裕珍闻录》即将付梓。

我刚刚从医院回到家,面对堆积于案的各地邮件难以顾及,唯忙于拜读《名将粟裕珍闻录》书稿,不禁又惊又喜,兴奋不已!

拜读得知,他所“录”者除取自权威出版物与原始档案外,尚有不少知情人的采访。采访的内容,多有我久有耳闻的,也有战友中早有口传的。但在过去,“传”似乎还可以,“录”就断然不可。

事过境迁许多年了,忆及相当长的时间里,战友们更有首长们生怕惹祸的惊恐之状,至今历历在目;他们苦口婆心地劝阻我下笔“录”闻,依稀犹言在耳。

还原历史真相,公众自有公论。一些我熟悉的华野将领和中野、东野及华北将领,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老早就认为粟裕是当之无愧的华野统帅!

粟总不仅是我们华东野战军的统帅,也是一位军事大家,旷世名将。战争年代,他率领我们华野摧枯拉朽,所向披靡,战功赫赫,威名远扬,深受最高统帅毛主席的器重与信任,是我们华野胜利的旗帜。

他作为军事家的丰功伟绩,作为战略家的雄才大略,作为革命家的高风亮节,作为共产党人的一身正气,不只是华野的光辉典范,也是全党全军全民族的光辉典范。

我是一名华野老兵,自1980年初,接触了大量党史、军史、战史资料、作战文书和往返密电,又结识了众多驰骋疆场、屡建奇功的杰出战将,心目中更加清晰地形成了鲜明的印象:古往今来,中国的军事家灿若繁星,而属于粟总的这颗星座是最为引人注目,最为耀眼之一。

我一向愚钝得很,管不住嘴也管不住笔,谈意见和写文章习惯于直抒胸臆,不会拐弯抹角,一如既往地“一意孤行”。所以若干年前我多次表示过:虽然研究粟裕会遇到种种坎坷,还得走漫长的路,但是粟裕学的兴起和粟裕热的到来以及粟裕研究硕果累累、蔚为大观的出现,将会是不太遥远的未来。

如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粟总蒙冤获得昭雪也已过去了十五年。我欣喜地看到,军内外各行各界争相观看诸多拍摄粟总的影视作品,争相阅读记叙粟总的各类出版物,愈益增多的民间研究粟裕的刊物备受欢迎,广为传读。由此可知,社会毕竟是进步多了!可以认为,粟裕学业已兴起,粟裕热业已到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正因为此,我为本书的出版祝贺,并不顾医嘱欣然为之序。

吕韧敏①

2009年10月于北京

①吕韧敏系华东野战军老战士、著名音乐家、《粟裕战争回忆录》整理者之一、原文化部对外文化司司长。

目录

第一章“匪窝”1

第二章令人神往的那些“匪事”7

第三章该出手时就出手11

第四章“上岗”证:粟裕的“黄埔”16

第五章井冈山的“老人”:名将是怎样炼成的22

第六章张辉瓒:倒霉透顶的老乡27

第七章“刮骨疗伤”:再世的关云长32

第八章“常胜将军”的败仗37

第九章蒋委员长“后花园”里的“鬼打鬼”42

第十章江南“春天的故事”46

第十一章英雄“难过”美人关 54

第十二章项副军长:我在这边等你59

第十三章苏中:汉高祖的关中64

第十四章“木马”神计:超一流的大腕导演 71

第十五章能者多劳:两个师同一个师长77

第十六章红色海军从这里起步81

第十七章和平鸽:自古知兵非好战88

第十八章不归的中国驻日占领军94

第十九章四中队:粟裕的“耳朵” 99

第二十章都是电报惹的祸105

第二十一章战役指挥:接过一把手的担子110

第二十二章毛泽东军事原则里的粟裕经验116

第二十三章野战军代政委:统帅的另一只手123

第二十四章创新的“盾”与“矛”:“猫耳洞”和“飞行炸药包” 132

第二十五章给毛泽东做综合报告的当然首长136

第二十六章歌唱粟司令:遥远的“流行歌曲”143

第二十七章方面军统帅:打出来的威望152

第二十八章淮海战役:争来的大决战159

第二十九章两军配合作战:“要愿意受人家指挥”166

第三十章粟裕的“三不主义”:不写、不读、不看176

第三十一章台湾:华东军事统帅永远的痛182

第三十二章消失的真相:“粟总”189

第三十三章并肩站在辞帅行列的老邻居194

第三十四章不想当元帅的统帅是好统帅201

第三十五章十四与三十六个之一:打江山的军事家206

第三十六章领袖知己之一:与毛泽东的交往212

第三十七章领袖知己之二:与朱德的交往225

第三十八章领袖知己之三:与刘少奇的交往231

第三十九章元帅知己之一:与林彪的交往238

第四十章元帅知己之二:与刘伯承的交往249

第四十一章元帅知己之三:与叶剑英的交往258

第四十二章大将知己之一:与陈赓的交往265

第四十三章大将知己之二:与萧劲光的交往271

第四十四章与子同袍(上):你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278

第四十五章与子同袍(下):责任不在你萧锋 288

第四十六章本是同根生:相逢一笑泯恩仇 293

第四十七章迟到的正名与老部下汪道涵299

第四十八章打仗高手的怪癖304

第四十九章平平淡淡才是真316

后记

计划中的《粟裕三部曲》之二《名将粟裕珍闻录》,继《无冕元帅:一个真实的粟裕》一书出版之后,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批准,也得以付梓面世,内心的激荡是无法言喻的。

这自然不是个人辛苦取得成效后的些许欢乐,而是一代元戎、华东野战军统帅粟裕大将真实的历史地位得到国家权威部门认可的巨大喜悦。

“官本位”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度里,图腾的似乎是“官衔”,往往神化地位崇高而显赫的人;对因种种原因成为聚光灯边缘的人,则多以成败论英雄。一般百姓如此,即便肩负书写历史重任的史家,因浓厚的“印刻效应”,也常常难以免俗。

我常常感慨某些史家“以论阉史”的治史观。史料是“足”,结论是“履”。宁可削足适履,阉割史实,也要死抱住老的错误结论不放。对待粟裕,便是从他的大将军衔逆推他的军事才华,从他的非正式野战军司令员官衔逆推他的卓越贡献,从他挨“好人”整的悲剧逆推他原本“莫须有”的罪状。

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刘庭华研究员,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说,要完全写透粟裕,“我看再过30年以后才有可能。”长者无奈之言,不能不令人深思。

但好在历史总在一点点地前进,终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任何历史人物,其真实的轨迹总有再现的时候。一如地下的烈火或涌动的春潮,任何阻遏的企图终究是徒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势虚幻的泡影成为过去,一切自然会恢复其本来面目,人性的美丑善恶也将黑白分明。

这本34万余字的书稿,是我多年来在图书馆、档案馆翻阅文档的研究集成,或者是采访粟裕大将身边工作人员与老部下的记录,应当感谢的人难以计数。当面或书信赐教者如楚青、粟刚兵、朱楹、鞠开、刘祥顺、吕韧敏、管新凯、石征先、殷卫平、汪维懋等粟裕将军的亲属、老部下及粟裕研究专家与学者;常赐以各种勉励和帮助者如魏寒枫、吴跃军、高峰、刘宇扬等友人,都是我当终身铭刻在心的。魏寒枫先生还慷慨地将他所写的《粟裕百年》一文交付与我,作为本书的引子篇。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尽管依然日理万机,公务繁忙,却仍挤出时间细心审阅书稿,并欣然为本书题写了书名,给我以莫大的关怀与慰勉。

华东野战军老战士、《粟裕战争回忆录》整理者之一、原文化部对外文化司司长吕韧敏老前辈,也不顾年事已高,大病初愈,满怀深情地为本书写序,令我感佩终身。

粟裕大将生前秘书、原中央军委办公厅副军级干部、中央军委批准的《粟裕传》编写组组长朱楹将军,不仅时常给予我书稿内容上的悉心指导,还再次慷慨地提供了本书的全部珍贵图片。他的慈祥与仁德,我将没齿不忘。

还有山西出版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吕绘元老师,不仅一年前即主动向我约稿,激励我加班加点完成了本书,还为书稿的立项、编辑付出了不少心血,令我感受到了一个三晋大地女子的敦厚、勤勉、严谨,也令我深有知音之感。

本书的出版,就个人而言,仅仅是又探索了一小步,日后应当勤勉的事情还很多。有人说:“对我们这类研究历史,把再现这段历史作为自己己任的作家来说,在写作中必然要把这类人的伪造和所蒙上的灰尘来个清除。而不管这些人曾经担任过什么高官显位。”我唯有以此作座右铭,不惮于前行而已。

书讯

一、文汇读书周报

《名将粟裕珍闻录》

2010-03-19 作者:张雄文

张雄文著

全书以翔实丰富的原始电文、老部下回忆为依据,旁征博引同时代的将帅轨迹,如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刘伯承、叶剑英、林彪等国家与军队领导人的交往,解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还原了粟裕智勇深沉、在战争中游刃有余的“常胜将军”、“我军最优秀的将领”、“尽打神仙仗”的军事家、战略家的形象。

作者文笔轻松活泼,麻辣诙谐,凝重处则严谨慎重。书中收集了粟裕珍贵照片近30幅,图文并茂,是一部内容和形式具佳,融史实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人物传记。

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定价:38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