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月逐人来
释义

这首词是两宋之交词人李持正所作,录存于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曾博得苏东坡叹赏。该词写的是北宋时汴京上元之夜灯节的情景。用该调填词是作者李持正的首创,之后另有张元干、史浩等人填此词牌。

作品名称:明月逐人来

创作年代:宋

作品出处:《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作者:李持正

基本信息

用此调填词是作者李持正的首创(见《能改斋漫录 》),平仄声韵,都很妥贴,创调之功,不应埋没。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云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本词中“皓月随人近远”句即化自苏诗的“明月逐人来”。《能改斋漫录》(宋·吴曾)云:李持正自撰谱,盖因词有“皓月随人近远”句故名。

本调特征为双调六十二字,前段六句五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

词牌格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作者简介

李持正,字季秉,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平未详。少与叔伯辈的李宗师驰名太学,号大小李。政和进士,历知德庆、南剑、潮阳。事迹见《莆阳文献传》卷一五。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乐府有《明月逐人来》词,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持正又作《人月圆》令,尤脍炙人口。近时以为王都尉作,非也。”

典范之作

明月逐人来

李持正

星河明淡,春来深浅。

红莲①正、满城开遍。

禁街②行乐,暗尘香拂面。

皓月随人近远。

天半鳌山③,光动风楼两观④。

东风静、珠帘不卷。

玉辇将归,云外闻弦管。

认得宫花影转。

注释

①红莲:即扎成莲花状的灯。

②禁街:指京城街道。

③鳌山:是元宵灯景的一种,把成千上万的灯彩堆叠成一座像传说中的巨鳌那样的大山(“天半”形容其高),也叫“山棚”、“彩山”。

④凤楼两观:即指宜德楼建筑,那是大内(皇宫)的正门楼。

赏析

李持正,字季秉,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平未详,少与叔伯辈的李宗师驰名太学,号大小李。宋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历知德庆、南剑、潮阳三郡,以朝请大夫终。他的词仍有北宋初期自然的情调。事迹见《莆阳文献传》卷15。

此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6录存,云得苏东坡叹赏,则当作于徽宗朝以前。词写的是洋京上元之夜灯节的情况。词采取由远而近的写法,从天空景象和季节入手。“星河明淡”二句,上句写夜空,下句写季节感。

“红莲”句转入写灯,说“红莲满城开遍”,“开”字莲花本身生出,花与灯两意相关,给人以欢快的美感。“禁街行乐”二句写京城观灯者之众,场面之热闹。元宵夜,老百姓)乎倾城出动,涌到街上去行乐看热闹,弄得到处灰尘滚滚:而仕女们的兰麝细香却不时扑火星中,使人欲醉。“皓月随人近远”句,即苏诗的“明月逐人来”。此时作者把视线移向天上,只见一轮皓月,似多情的伴侣,“随人近远”。这种现象常人亦有所感觉,但经作者灌入主观感情,出以新巧之笔,便见不凡。下片又转回写灯节的热闹。而笔墨集中于君王的游赏。“天半鳌山”三句写皇帝坐在御楼上看灯。鳌山上千万盏熠熠发光的彩灯璀璨辉煌,使他感到十分悦目赏心,故日“光动凤楼两观”。“玉辇将归”三句写皇帝回宫。这时候,楼上乐队高奏管弦,乐声鼎沸,仿佛从云外传来,这就是“玉辇将归,云外闻弦管”的意思。“认得宫花影转”,皇帝回宫时,臣僚们帽上簪着窗花,在彩灯映照下,花影也就跟着转动了。这样写臣僚跟着归去,是很生动的。此风至南宋犹存。姜白石有诗云:“万数簪花满御街,圣人先自景灵回;不知后面花多少,但见红云冉冉来。”可与此词互证。

相关作品欣赏

明月逐人来(咏月)

蟾雕海外,光摇罢表。幽庭满、露革凝皓。嫦娥窈窕,菌顷澄清照。真筒碧天如搞。却羡宫空,寅筑千秋不老。梁园裹、桂芬缥缈。水晶宫殿,仙子虑留笑。怪毅星球将晓。

明月逐人来(宋·张元干)

花迷珠翠。香飘罗绮。帘旌外、月华如水。暖红影里,谁会王孙意。最乐升平景致。长记宫中五夜,春风鼓吹。游仙梦、轻寒半醉。凤帏未暖,归去熏浓被。更问阴晴天气。

明月逐人来(宋·史浩)

莫嫌春浅。寒威俱敛。阳和至此时方见。木君敷令,把雪霜扫断。要集德星胜伴。为有仙翁,正尔名喧蕃汉。眉寿比、聃彭更远。兼资勋业,已中双雕箭。清步槐庭影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7: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