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义士
释义

人物简介

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es),詹姆斯·梅隆·明义士。1885年2月23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克林顿镇。1903年,他考入多伦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学土木工程专业。1907年,明义士读大学四年级,毕业实习时,他被安排作国土测量员,负责加拿大西部萨斯克彻万和阿尔伯塔两省省界的勘定工作。这段野外工作经历,为他日后进行考古工作和学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习结束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并获得土木工程学士学位。明义士从应用科技学院毕业后又进入多伦多大学诺克斯神学院(KnoxCollege)学习,系统学习神学专业。1942年,获得了多伦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3月16日,明义士在多伦多去世,享年72岁。

学术经历

1910年,明义士从诺克斯神学院毕业,根据加拿大长老会海外传教协会的统一安排,他被派往位于河南北部的加拿大长老会豫北差会工作。豫北差会先是把明义士分配到武安传教总站工作,后调任安阳传教总站,并在安阳荣升为牧师。1932年秋,明义士应齐鲁大学之邀,离开安阳到齐鲁大学任教。1936年6月20日,明义士告别齐鲁大学,回到加拿大多伦多市,开始了他为期一年的休假生活。明义士回国以后的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36年至1943年供职于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二是1943年至1946年任职于美国国务院战时新闻局;三是1946年因心脏病发作,赋闲休养。1936年至1943年的七年时间,明义士任职于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主要学术成果

齐鲁大学任教期间也是明义士学术研究最多产的时期,他先后完成了《甲骨研究》、《考古学通论》讲义的写作,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甲骨文的论文,使齐鲁大学成为甲骨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据方辉先生统计,在齐鲁大学期间,明义士完成的研究成果有:《商代文化》、《甲骨研究》(初编)、《马可波罗时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英文)、《表校新旧版〈殷墟书契前编〉并记所得之新材料》、《中国商代之卜骨》、《论汇印聂克逊先生所收藏青铜十字押》、《柏根氏旧藏之甲骨文字》、《商代的美术》(英文)、《商代的文化与宗教思想》(英文)、《中国早期的上帝观》(英文)。[⑤]此外还有数种未能完成的研究计划。另外,明义士对城子崖遗址及济南市附近地区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收集到了数以千计的陶片,对这些古代遗址进行了研究。

明义士在甲骨著录、辨伪、缀合、校重、断代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兹分述如下:

1、甲骨著录。甲骨著录是甲骨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明义士生前完成的甲骨著录有三种,即《殷墟卜辞》、《殷墟卜辞后编》和《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殷墟卜辞》出版于1917年,根据明义士本人的说法是从自己所收藏的五万片甲骨中选出2369片,亲手临摹。该书是明义士的第一部甲骨文著作,也是西方学者研究甲骨文的第一部著作。当时印了190册。1972年,台湾艺文印书馆依原样重印。该批甲骨原物现藏南京博物馆。《殷墟卜辞后编》完成于1928年,收录甲骨2819片,拓印5份,明义士除自留一份稿本外,分赠好友马衡、商承祚和容庚等著名学者。1972年该书正式由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发行。《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该书最初发表于《齐大季刊》1935年第六和第七期,后以线装单行本发行。著录甲骨74片。原物现藏山东省博物馆。

2、甲骨辨伪。甲骨文自1899年被发现后,一夜之间身价百倍,由原来一斤只值数钱的“龙骨”,被爆炒成为每字值银二两五钱的“古董”。随之而来的便是伪造甲骨的出现。伪片出现之初,由于缺乏鉴别方面的经验,即使是国内收藏行家亦不免受骗上当。明义士在这方面也吃过亏,这也给国内一些学者留下了笑柄,以至许多人都知道明义士“初得大胛骨,乃新牛骨仿制者,售者欺外人不识真伪,举以鬻之。未久,乃腐臭不可闻迩。”但明义士也正是“从此悉心考究,终成鉴别真伪能手。”明义士甲骨辨伪经验的获得,有着其他人无法比拟的条件。因为他在安阳生活过20多年,对安阳的古董商和作伪者非常了解。据明义士自己声称,他见过蓝保光伪刻的甲骨成百上千件。他在辨伪方面的功夫是非常深厚的,如1917年出版的《殷墟卜辞》一书收录甲骨2369片,其中只有1片赝品,并且后来还是被他识别出来。正如李济先生评价说,“几个有远见卓识并研究过真的而伪造的甲骨文的学者,为了探索区别甲骨真假标准而更发奋工作。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先锋是《甲骨研究》的作者明义士。”[⑥]

3、甲骨缀合。由于甲骨变质、发掘等多方面的原因,许多甲骨往往断裂为数片,把残片或书中著录的残碎甲骨拼合到一起,恢复其本来面目,称之为甲骨缀合。明义士在安阳期间自己拣拾、友人相赠,积累了大量的甲骨碎片,这也使得他成为较早从事甲骨缀合的学者之一,他的成就得到了学界的首肯。如容庚说,“明义士、商锡永、董彦堂、郭鼎堂、孙涵溥,皆曾致力于缀合之工作。”[⑦]陈梦家也说,“最早留意及此(甲骨缀合)者,则为明义士。”

4、甲骨校重。所谓校重就是剔除甲骨著录中的重见甲骨片。有同一片甲骨,会在先后出版的几种著录书中出现,有的一片甲骨会在同一种著录的不同地方出现。这给甲骨学研究带来诸多不便。明义士1933年6月发表在《齐大季刊》的《表校新旧版〈殷墟书契前编〉并记所得这新材料》一文就是较早涉足这一领域的成果之一。他还把《殷墟书契前编》同《龟甲兽骨文字》、《铁云藏龟》、《戬墟书契后编》等书互相校勘,发现重见拓片37例,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5、“商祖名甲者之次序”。明义士对卜辞中“商祖名甲者之次序”有独特的研究,他几乎和郭沫若同时对“沃甲”和“阳甲”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甚至连所用的论据也没有大的差别,堪称甲骨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6、“五期说”。明义士对“历组卜辞”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五期说”,即1924年小屯出土的一坑甲骨分属于武丁、祖庚、祖甲和康丁、武乙时期。此说虽然目前在学术界仍有争议,但已被许多学者认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明义士为该书写的自序中,首次以“字型”作为断代依据,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明义士1928年最早进行的甲骨文分期断代整理,是他将中国传统的金石学方法与西方近代考古学的类型学理论相结合的天才实践,因而可以公正地说,他在甲骨文的分期断代研究和整理方面走在了同时代学者的最前头。”[⑧]王宇信先生认为,“明义士甲骨文分期断代的考古类型学考察,给了分期断代文字演进‘两系说’以深刻的影响。而‘历组卜辞’时间前提的争论,应肇始于明义士。”[⑨]

历史评价

明义士从青年时期就来到中国传教,从1914年走进殷墟之后,他就被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明所折服,和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中国国内战争也不能再让他改变初衷,历经磨难,终于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汉学家,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传教士。虽然他是抱着“使基督教融合到中国文化当中去”的目标,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在不懈寻找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连接点,但是,他客观上为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甲骨学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不会忘记明义士,中国人民和加拿大人民也都不会忘记明义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