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信片 |
释义 | 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载有信息的卡片;一种必须贴有胶粘邮票的卡片 ,在一面上有一种装饰(如一幅画)的这类卡片 ; 具有政府印制的邮票标记或官方的回信费已付标记的卡片 它是利用明信片这一社会大众广泛使用和接受的通信方式为载体,来展示企业的形象、理念、品牌以及产品等,是一种新型的广告媒体。 定义它是利用明信片一社会大众广泛使用和接受的通信方式为载体,来展示企业的形象、理念、品牌以及产品等,是一种新型的广告媒体。 功能中国明信片功能的演变 一、通信功能 二、宣传功能 三、收藏功能 四、保值功能 五、载体功能 六、专用功能 特点A、邮资广告明信片依籍中国邮政形象及庞大的通信网络实力为背景,广告可信度高。 B、明信片是人们日常习惯使用的一种通信方式,有着广泛的社会消费基础,形象亲切。 C、邮资广告明信片可进入全国乃至全球邮政大网流通,其广告传播范围广,可谓无处不达。 D、邮资广告明信片由于其传播是“二次式”,寄件人和收件人都是广告客观受体,广告接触频次高,是本小利大的广告新媒体。 优势A、完善的邮政发行网络; B、低成本投入,二次传播效应。 C、目标明确,准确到达率高。 D、以情动人的天然广告载体。 简要综合概括优点1. 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载有信息的卡片2. (1)一种必须贴有胶粘邮票的卡片 (2)在一面上有一种装饰(如一幅画)的这类卡片 3. 一种具有政府印制的邮票标记或官方的回信费已付标记的卡片 缺点1.易损坏 2.不适宜承载私密信息 明信片简介明信片是用硬纸卡印制的,正面印有邮资图(或印有线框标志贴邮票位置)和收信人、寄信人地址、姓名的格式,背面供书写通信内容。明信片一般由国家邮政部门印制发行。分印有邮资图和未印有邮资图两种(印有邮资图的明信片特称邮资明信片)。其他非邮政部门也可以印制明信片,但不得印有邮资图。未印的明信片有普通明信片、纪念明信片、美术明信片、军邮明信片和贺年明信片等。中国第一种明信片是大清邮政局正式开办后于1897年发行的。1912年中华邮政在清代第四版团龙明信片上加盖“中华民国”字样,称为加盖改值明信片。 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发行了第一套“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邮资图为天安门。目前,中国发行的邮资明信片,除印有普通邮票图案,多次印刷、大量发行的普通邮资明信片外,还有纪念邮资明信片、风光邮资明信片和贺年邮资明信片,特种邮资明信片。 由来明信片如今各国流行,多姿多彩,堪称邮苑中可爱的小花.至于明信片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恐怕不少人未必知晓. 明信片的问世,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据史籍载,1865年10月的一天,有位德国画家在硬卡纸上画了一幅极为精美的画,准备寄给他的朋友作为结婚纪念品.但是他到邮局邮寄时,邮局出售的信封没有一个能将画片装下.画家正为难时,一位邮局职员建议画家将收件人地址,姓名等一起写在画片背面寄出,果然,这没有信封的"画片"如同信函一样寄到了朋友手里.这样,世界上第一张自制"明信片"就悄然诞生了.从这一点来说,明信片是艺术家和邮政职员的共同发明.同年11月30日,在德意志邮政联合会的一次代表大会上,有人提议,为了写信方便,可以使用一种不需要套封的信件——明信.但因代表们意见不一,此提议未被采纳. 1869年,奥地利一位博士发表文章建议,应该开发明信片,并将其列为印刷品邮件,以降低邮费价格.奥地利邮政部采纳了他的建议.同年10月1日,明信片在维也纳邮局正式发行.因此奥地利成为世界上发行明信片最早的国家. 由于明信片使用简便,邮资便宜,深受人们欢迎,奥地利仅3个月就投寄了300多万张.德国邮政部门闻讯后大吃一惊后悔不已,并于1870年7月正式发行了明信片.紧接着,英,美,法,瑞士等国的明信片也相继问世. 中国第一套明信片由清政府发行于1896年,为竖长方型,左上角印有"大清邮政"字样,蟠龙和万年青图案,已成为今天珍贵的文史资料.在民国16年(1927年)三月,适值交通银行开业20周年,当时的交通部为此特准发行纪念明信片一组,计4种,正面用红,绿,紫三色套印,邮图系帆船,反面则图案各异.这就是中国第一次正式发行纪念明信片,只可惜印制甚少而且属于非卖品,仅供临时馈赠之用,因此成为邮品中的珍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发行了多种题材,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精美明信片.可以这样说,明信片是反映国家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的艺术品,包括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丰富资料.这种内容简单,没有保密性质,邮资略低于信函,邮寄简单方便的明信片,很受古今国人的青睐.这是因为它既能和一般信函一样起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的作用,又能让更多的人欣赏玩味,乐趣无穷. 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水平的提高,中国明信片的设计越来越精美,花样不断翻新,功能也不断增加,如有的厂商将自家的产(商)品广告直接印在上面,以扩大和提高其知名度.还有一种派生出的个人明信片,已成为一种时髦邮品.总而言之,风靡全球的明信片,是人们广结朋友,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有效工具.据媒体报道,中国邮政发行的明信片,其发行量逐年增多,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种类明信片的种类很多。 印制发行的性质按照印制发行的性质可分为邮政部门印制发行的明信片(邮资明信片、无邮资明信片和免资明信片);非邮政单位印制的明信片两大类。在国外,邮政部门印制的明信片上大多印有postal card。出版社、博物馆、工商企业印制的明信片只能印post card。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规定,邮资明信片由邮电部印制发行,其他任何单位不准印制。各地邮政部门印制明信片,可以印上“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现为“中国邮政明信片”)。出版社等非邮政部门印制明信片只准印“明信片”字样,不准使用“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几个字。 发行目的和用途按发行目的和用途分类,明信片还可分普通明信片、纪念明信片、特种明信片、专用明信片(包括公务明信片、军用明信片、行政机关专用公务明信片、管道邮政明信片、海运专用明信片、半官方明信片、婚庆明信片、请柬明信片、通信地址变更通知明信片等等)、航空明信片、旅游明信片、贺年明信片、广告明信片、附捐明信片、包裹明信片等。免资明信片是邮政部门发行或经邮政部门批准印制,可以免费寄递的明信片。免资明信片有不同的发行背景,有的是在战争、自然灾害期间对某一地区的民众通信予以免费而发行的,也有为纪念、宣传、庆贺某个事件而发行的。免资明信片都有递时限,最短的只能使用一天,逾日免资无效。中国最早的免资明信片是1929年6月浙江省西湖博览会发行的,全套36枚,背面印有会徽及各展厅景观。 形式明信片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常用的单片明信片外,还有双片明信片。它是由两个单片相连而对折起来。折叠形式有上下对折的,也有左右对折的。使用时,其中一张由寄件人书写内容,在另一张回片(副片)上写自己收件地址,折好后寄出。收信人回复时,在副片上书写即可。双片明信片有的印着邮票图,无邮资的双片明信片要由寄信人在正片、副片贴足邮票。双片明信片最早是由巴伐利亚和德意志帝国1872年发行的。中国第一种双片明信片是大清邮政1898年发行的。双片明信片在国内、国际通信中都可以使用。1969年在东京召开的第16届万国邮联大会,决定在国际通信中停止办理双片明信片的业务。明信片还有横式、竖式之分,这是依各国(或地区)的文字书写形式而设计的。从明信片正面印的邮票图或贴票位置框、名址格线为依据可区别横竖。竖式明信片见于中国、日本、韩国。明信片多为单片形式出售,也有将一套片装订成册出售的。成册的明信片,沿其装订线打一行齿孔,便于分张撕下。装订成本册式的邮资明信片携带使用非常方便。明信片的形状,几乎都是矩形的,日本曾发行过鱼形的木质明信片。 起源起源众口不一,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谁最早发明了明信片? 英国集邮家们已经证明了明信片是该国人的发明。 长期以来,世人都认为明信片源自德国或是奥地利。当然,美国人也总是声称他们才是明信片的发明者。不过,邮政历史学家爱德华·庞德近日终于为这个问题盖棺论定:明信片是由英国人发明的。 庞德发现了一张在1840年寄出的明信片,它比已知最早的明信片早了20年。这是一张手工着色的印制漫画明信片,由维多利亚时代居住在伦敦富尔汉姆的一位行为古怪的男人寄出,收信人也正是他自己。 此人名叫西奥多·胡克(Theodore Hook),以其“动物性”闻名于当时。他的“动物性”使他“不停地开各种玩笑,这些玩笑有时无伤大雅,有时没心没肺,不过总是机智的。”他曾因账目不清入狱两年,之后靠写作音乐喜剧和浪漫小说谋生并发了财。虽然他在搞笑和赚钱方面颇有天赋,文学水平却是平淡无奇。不过,也有批评家认为他对后来的包括狄更斯在内的一些作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诞生明信片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寄上一枚,把一切美好的祝愿都融在了这方寸之间。然而明信片的诞生还真费了一番周折。 1865年,德国的一名画家在一张硬纸上画了一幅画,并写了几句问候的话,打算寄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却没有找到这么大的信封来装这幅画。后来,邮局职员建议他把收信人的地址与姓名写在画的背面寄出去。这件事被邮务总长司蒂芬知道了,他认为这种通信方法简便,建议政府印制一种不用信封的硬纸信纸,但是当时的德国政府没有采纳司蒂芬的建议,原因是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就这样,一个伟大的"第一"与德国失之交臂。4年后,即1869年10月1日,奥地利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明信片,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次年7月,德国才发行了明信片。不久,英、法等国家也纷纷效法,先后发行了明信片,明信片便风靡全球了。 中国从晚清时期开始发行明信片。1897年清政府发行了中国第一枚明信片,即"大清国一版蟠龙直式片",面值1分。1949年7月,中国解放区发行了一套明信片,名称是"毛主席像明信片",这套明信片只供党政军供给制人员使用,面值40元。新中国第一套明信片也是1949年发行的,名称是"天安门图东北贴用片",面值为东北币2500元,另外加纸费500元。1984年8月1日中国开始发行了"纪念邮资明信片",编号为"JP",JP1是为了纪念中国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金质奖章而发行的,共16枚。中国的邮资明信片种类有普通邮资明信片、贺年(有奖)明信片(HP)、纪念邮资明信片(JP)、风光邮资明信片(YP、FP)、特种邮资明信片(TP)、回音卡等,也有大量的是在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上加印企业广告的企业拜年卡。 在众多的明信片中,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是最常见和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每年11月,由国家邮政局发行,新年前后,大量的贺年明信片在亲朋好友之间往来,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明信片的种类明信片诞生130多年以来, 各国邮政部门根据社会各阶层的需要以及邮政自身的经济利益等种种考虑,发行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明信片,明信片在邮政用品中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100多年以来,几代集邮家在收集实践中,从明信片的选题内容、发行目的、邮运方式、设计形式、承印材质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类,总结出几种分类方法,确定了明信片的种类。分类方法有: 1.以发行目的和邮政运输方式分类,覆盖面大,科学性强, 明信片收集者都根据这个方法进行收集整理,明信片目录的编纂也据此确定体例。按此分类则有:纪念邮资片、特种邮资片、贺年邮资片、旅游风光邮资片、圣诞邮资片、附捐邮资片、军用明信片、普通邮资片、航空邮资片、管道邮资片、专用邮资片等等。其中专用明信片又含多种,例如中国发行的希望工程、咨询、寻医问药、回音卡等邮资片;国外则有政府机关专用、公务、包裹、地址变更(图1)、广播猜奖(图2)、职业介绍、邮政储蓄、统配商品定货专用邮资片等等,不一而足。 2.以设计形式分类。明信片的设计形式最能引起人们注意,可以唤起各种层次收集者的兴趣。如美术明信片、本册式明信片、广告明信片;非纸质邮资片,如塑料压制的立体图明信片(图3)、木质明信片等等。 3.以明信片上的邮资效用来分,则有本埠邮资片、外埠邮资片、国际航空、加盖改值、免资、邮资已付、予销邮资片(图4)等等。 4.专题集邮则以邮资明信片上的图文内容作专题分类,并以专题名称称谓。如图文有舞蹈素材,则称舞蹈邮资片。 还有的集邮者将实寄邮资片作了品种分类,那就是首日实寄片、 挂号邮资片、欠资邮资片、盖有各种戳记或贴有邮政签条的邮资片,如贴有地方附加费签条的附加费邮资片等等。 如果把明信片这个“家族”视为一个系统的话,它下面又拥有子系统,子系统又有很强的衍生能力,使其品种芜杂。一枚明信片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具几个品种的属性,如图4那枚预销明信片,也属贺年邮资片,“猴”、“桃子”专题邮资片等。在收集时可以按自己所需的品种归类,不管其它。但统计品种时它只能算一种。如此统计,邮资明信片约有30多种。 1874年,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发行邮资片,这是在中国国土上发行、流通最早的明信片,该片的标头只有英文的称谓“POSTCARD”。因为当时使用明信片的客户都是外国人,故上海工部局书信馆未将“POSTCARD”译成汉语,可见此时“POSTCARD”的直译汉语词语还未产生。 此后,芝罘(CHEFOO,即烟台)、重庆、镇江、九江等工部局书信馆发行的明信片,就都只有英文“POSTCARD”或“POSTALSERVICE”,而无汉语译名。 一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事实上,就在这个时期——19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有人将“POSTCARD”这个外来的邮件名称译成汉语“明信片”了。彼时“明信片”在汉语中是个新语词,由于译意准确而深刻,表现出了POSTCARD这种卡片式、信文公开的邮件特征,故很快被思维严谨的国人所接受。创译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个睿智思敏、汉文造诣高深、精通英文的高手,此人名叫李圭。 发明李圭(1842-1903年),字小池,江苏江宁(今南京)人,23岁受聘任宁波海关副税务司霍搏逊的文牍(现时的秘书),系中国近代邮政倡导者之一。1876年,赫德委派他前往美国费城参加美国建国100周年博览会,李圭回国后将其在美期间的考察、见闻写出《环游地球新录》一书,书中对美国邮政作了详尽的记述,并建议开办中国邮政。他的见解得到了李鸿章的赞许。 1885年,在葛显礼主持下,李圭将英文的《香港邮政指南》译成汉语,同时又拟写了《译拟邮政局寄信条规》(以下简称《条规》)。《条规》对十几种邮件的规格、特征、资费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该书对明信片概念的认识。 在《明信片》一节中,李圭对明信片阐述如下:“邮政局有印就厚纸片,其信资图记也印于片上,由局出售,以便商民凡寄无关紧要之信,可就片面写姓名住址,片背写信,不用封套,价更便宜。各国信馆皆有此片,谓之明信片。”汉语的“明信片”一词,即首见于此。 该《条规》送呈葛显礼、李鸿章、总理衙门等高级官员与部门,正因如此,“明信片”一词当时未能流传。《条规》的附件中有1枚示意的“明信片”,此片借用香港1880年发行的维多利亚肖像图邮资片,李圭将该片中上部的英文香港及徽志刮掉,手写了“大清国CHINA”几个字;另在英文“万国邮政联盟”一行文字上面手写“邮政局明信片”6个字,还用1枚大龙邮票将维多利亚邮资图完全覆盖,以示此处可印中国邮政的邮资图。 李圭将其加工的“明信片”作附件,本意就是让上层官员产生目见实物的效果。这枚“明信片”是中国邮政明信片的雏形,“明信片”3个字首次出现在设计理念中的样片上,其历史意义怎样评价都不过分。 《译拟邮政局寄信条规》有数件版本,均为李圭手书,其恭笔齐整,足见汉字功底之扎实。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我们都应该庆幸中国邮政历史上出现了李圭,只有像李圭这样的中西文化素养渊深的清末知识分子,才能将“POSTCARD”(邮政卡)的实际特征与涵义准确表述,从而历史性地创译出了“明信片”这个至今仍旧无可替代的概念。 1896年,中国正式开办邮政,责成费拉尔设计邮资明信片。是年8月,他在《呈海关总税务司备忘录(一)》的补遗中,将“POSTCARD”称为“书信片”。但在“备忘录(二)”那些汉、英文夹杂的行文中,费拉尔建议把汉语的“书信片”改为“邮政明信片”,然而这是在李圭的《条规》上呈11年以后的事了。 1897年10月1日,大清邮政首枚邮资明信片发行,邮资图下印着“邮政明信片”5个字,从此“明信片”一词开始出现在中国各个时期的明信片上,并在国人的口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861年,美国的约翰-P-查尔顿在美国的费城发明了明信片并获得了版权。之后,他又把明信片的版权卖给了一个名叫哈里-L-李普曼的经营文具的商人。这个经营文具的商人对明信片的设计加紧了对明信片的装饰,补印了“李普曼明信片”的字样,进行公开发行并对此申请了专利。明信片的发明,繁荣了人的日常文化生活。明信片可以表示对亲属、友人等的问候、祝贺、抱歉等等,其功能很多。一般是每逢节日或换季时节给亲人的或朋友寄一张明信片,就好像他们亲耳听到你的问候一样,为了对你的问候表示回报,他们也常常回寄一张明信片。明信片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常常是其它通信方式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至今明信片还在人们的生活中大量使用。而且明信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装饰设计也越来越具有艺术性,使人看起来会产生一种美的享受。诸如生日贺卡、学生贺卡、结婚贺卡等等。预付邮资明信片是一种不用再帖邮票的直接交邮局传递的一种明信片。这种明信片是由奥地利维也纳伊施塔特军事学院的伊曼纽尔-赫尔曼首先发明的。1869年10月1日,首批预付邮资明信片首次在世界上发行,其表面为淡黄色,上附一张面值2克莱泽的邮票。今天,明信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为促进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起着一定作用。 制作规格设定尺寸:中国标准邮资明信片规格统一为165mm*102mm。当然你不必拘泥于此,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改变尺寸,没有硬性的规定。可以自己找到喜欢的尺寸进行设定。要知道卡片的风格和尺寸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排版印刷(打印)1. 选择你需要做成明信片照片。 2. 制作明信片的正面。新建一个A3大小的空白图,将这些照片按照A3的尺寸进行排版,照片及新建的A3图层的像素均为:300dpi,务必记得留出血线。 3. 制作明信片的背面。按照相同的方法,将设计好的“明信片背面”进行排版。背面的尺寸及四周空白的距离务必与正面一致。假如不设计背面也可。 4、 选择纸张。最好是250G以上的,这样的纸比较厚,邮寄过程中不易折坏。纸张的材质方面,铜板纸/亚粉纸皆可。大致可选择的为300g至200g之间的纸。卡纸分为铜版和牙粉两种。铜版纸比较亮,牙粉纸比较暗。 5. 打印/印刷。如果是印制少量明信片,建议去图文店,印刷厂印刷成本太高,而且印刷厂一般不会接受小批量印刷。假如是大批量的话,倒是可以去印刷厂问问价格,因为确实,印刷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明信片。还可以选择数码打印。价格一般在10元左右并且是双面印刷。 * 一般图文店会帮你排版,一般不收费用(不确定),但是建议自行排版,虽然比较麻烦,可安全第一。 * 打印/印刷可能会出现偏色,建议先打印一张看效果,等颜色完全确定好了后再批量印制。 * 如果你选择打印,一定要问清店家墨水是否防水,如果是遇水就化的那一种,建议你换家店吧。 * 打印完成后让图文店用专业的机器帮你裁切,如果只有1、2张,图文店拒绝裁切的话,只能自己动手。 注意事项关于出血线:因为在印刷的版上印刷不会那么精准,简单来说,就是在你预定的尺寸之外,再留点空白。出血线主要是让印刷画面超出那条线,然后在裁的时候就算有一点点的偏差也不会让印出来的东西做废。一般来说,出血3mm,或者2mm,最少1.5mm。 关于铜板纸和哑粉纸的区别:普通的铜版纸在涂布涂料后又经过超级压光机压光,表面平滑度高、光泽度好.表面强度高.抗张强度高,印刷时网点光洁,再现性好,图像清晰、色彩鲜艳。商业印刷中常用来印刷彩色广告.画册和包装纸袋等。哑粉纸正式名称为无光铜版纸,在日光下观察,与铜版纸相比,不太反光。用它印刷的图案,虽没有铜版纸色彩鲜艳,但图案比铜版纸更细腻,更高档。一般亚粉纸会比铜板的薄并且白,更加吃墨,并且比较硬正,不像铜板纸很容易变形。 明信片DIY在线制作明信片目前网络上有提供直接在线制作明信片的服务,一般常见的照片冲洗网站都可以制作明信片。尺寸与传统明信片接近,整面图案完全是用户自己选择制作,背面一般都是白色背景。另外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还与部分网站合作,推出中国邮政明信片在线制作,包括搜狐明信片DIY等。用户可以在网上制作明信片,填写地址后,邮局负责打印和邮寄,最后收到的是有邮戳的明信片。 明信片的意义高速的网络时代,电子邮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信件,试想如果在一个平凡的日子,你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明信片,上面写着对你的祝福,你的心情会怎样?绝对是意外的惊喜,一张薄薄的明信片上承载着的是无限的祝福。这就是明信片的意义,蕴含着牵挂和祝福。无论天涯还是咫尺,让真情常在。 电脑制作明信片制作启动 Publisher。在“新建出版物”任务窗格中,单击“书面出版物”,单击“明信片”。注释 如果使用的是 Publisher 2002,则在“新建出版物”任务窗格中单击“明信片”。在“明信片”下,单击需要的明信片类型(例如,“信息”、“促销活动”或“特价商品”等)。在右边,单击您想要的明信片设计。在“明信片选项”任务窗格中,在“大小”下,单击“四分之一页”。 注释 此选项对某些明信片样式不可用。 在“第 2 面信息”下,选择您希望在明信片的第二面编排信息的方式。 提示 若要显示第二面,请使用窗口底部的页面浏览控件。 在“每版份数”下,单击“多份”。 注释 此选项对某些明信片样式不可用。 使用页面浏览控件显示明信片的第一面。在窗口左边的“明信片选项”任务窗格中,单击“配色方案”,然后选择需要的配色方案。单击“字体方案”,然后选择您需要的字体方案。用与明信片用途相关的信息来替代明信片中的占位符文字和图形。根据需要调整文字大小。 提示 如果您已经创建了个人信息集,那么明信片上就会自动显示您的个人联系信息。 保存保存明信片。在“文件”菜单上,单击“打印预览”以查看它的打印效果。 打印打印明信片在支持双面打印的打印机上打印明信片非常容易。在打印纸上打印明信片前,请先在测试纸上练习打印,以确保正式打印时明信片按您需要的方式打印出来。 提示 Avery 有专门为在喷墨打印机上打印明信片设计的重量纸板。 寻找第 8387 号 Avery 包。该包还包含练习纸。 在支持双面打印的打印机上打印明信片在 Publisher 中,打开您要打印的明信片。 如果在数据文件中有您的客户地址,通过在明信片文件中 合并地址 来准备打印的明信片。 在“文件”菜单上,单击“打印”或“打印合并”。 在“打印”对话框中,选择您要打印明信片的打印机。 根据打印机的说明设置双面打印。在“打印范围”下,单击“全部”,然后单击“确定”。 在不支持双面打印的打印机上打印明信片 如果您的打印机不支持双面打印,您还可以通过创建两个 Publisher 文件,每个文件代表明信片的每一面,以此来相对快速地打印包含合并信息的明信片。 然后,您可以在第一轮打印第一面,将打印纸换面,接着 在第二轮打印第二面。注释 如果您没有把客户地址信息合并到明信片文件,并且只想打印几份相同的明信片,您可以不用创建两个不同的文件就可以打印该明信片。显示您要首先打印的明信片一面。在“打印”对话框中,在“打印范围”下,单击“当前页”。 当这一面的打印完成后,将页面翻转,重新将纸张插入打印机,然后打印另一面。在 Publisher 中,打开您包含要打印的明信片的文件。显示明信片的第二面。在“编辑”菜单上,单击“删除页面”,然后单击“确定”。在“文件”菜单中,单击“另存为”,然后用一个新名称来保存文件(比如 PostcardSide1.pub)。 打印原来的明信片文件。显示明信片的第一面。 在“编辑”菜单上,单击“删除页面”,然后单击“确定”。 在“文件”菜单中,单击“另存为”,然后用一个新名称来保存文件(比如 PostcardSide2.pub)。 如果在数据文件中有您的客户地址,通过在明信片文件中 合并地址 来准备要打印的 PostcardSide2.pub。在“文件”菜单上,单击“打印”或“打印合并”。 在“打印”对话框中,选择您要打印明信片的打印机,然后单击“确定”。 提示 如果您要打印几个明信片作为测试,请在“打印范围”下指定要打印哪几项。 如果完成此面的打印,取出打印了明信片第二面的纸张,将页面翻转过来。重新将纸插入打印机。 注释 您可能需要先在测试纸上练习这些步骤,确保在打印第二面时如何将纸张放置在打印机中。 打开 PostcardSide1.pub。 如果您要把个人备注或其他信息合并到明信片文件的第一面,请 合并信息。 在“文件”菜单上,单击“打印”或“打印合并”。 在“打印”对话框中,选择您要打印明信片的打印机,然后单击“确定”。 提示 如果您只打印特定范围的明信片,记住要为明信片两面指定相同的范围。 考古发现-外国明信片时期:20世纪 尺寸:纵9、横14厘米 此为1936年由美国寄往昆明的明信片,图案是美国纽约的中国城,邮程为美国纽约——河口(中国云南)——云南府(中国昆明)。美国纽约的中国城坐落在纽约金融区北面的曼哈顿,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聚居着20余万华人。城区街道挤满了华人经营的中餐馆、制衣厂、杂货店、贸易行、银行等。这里不仅是经营中式土特产的窗口,而且是华裔居民的文化中心。 格式注:以下仅介绍最常见的明信片格式 收信人地址和名字一律写在明信片右边(画好的栏上)寄信人的地址也写在右边,写在收信人地址和名字后面,然后另起一行,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如果用的是私人信箱可以不用写名字,如果是公家的信箱还是写上较好) 寄信人的地址可写可不写,如果十分确定收信人的地址不会错,就可以不写,如果您不能确定,还是写一下较好,方便退回。 正文写在左边空白的地方,不一定要写“此致,敬礼”,如果您和收信人是很熟的朋友可以免写,如果不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就可以写上,或者用“祝,健康”“祝,万事如意”等都可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