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王绂隐居图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明王绂隐居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简介纸本,设色,纵:142厘米,横:71厘米。 此图是作者在永乐年间任职京师“思旧隐”而作。图中主峰巍峨屹立,草木华滋。山下苍松平湖,一隐者立于枯树下观赏山光水色。境界清旷雄壮,画风宗法王蒙,如缜密的物象结构、尖峭的中锋用笔、屈曲流动的解索皴、渲染精湛的水墨,都颇有王蒙遗意。但较之王蒙有较多的平实的自然美。无款,右上方吴讷(明宣德年间人)题诗一首,后识:“中书王君孟端,善竹树山水,人有求者,率写一树一竹,以塞其请。一日退直,兴怀故山,乃写《隐居图》遗其友胡汝器。后一年,汝器持视子,因题此,以见蒙端山水不易得,而汝器见重于孟端者弗浅也。吴讷敏得识。”曾经明项元汴、清耿昭忠收藏,不见著录。 此图描写文人隐居山林之情景。左部山峰高大险峻,山下树木苍郁葱茏,山脚下是一片宽阔水面,微波荡漾,远方山水平静,秀润幽雅。右上有“吴讷敏德识”诗一首:“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退直归来思故隐,满怀清兴付沧洲。”并记之:“中书王君孟端善竹树山水,人有求者率写一树一竹,以塞其请。一日,退直兴怀故山,乃写《隐居图》,遗其友胡汝器。后一年汝器持示予,因题此,以见孟端山水不易得,而汝器见重于孟端者弗浅也。” 画家简介王绂,明画家,生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一作芾,又作黻。字孟端,后以字行,号友石生,江苏无锡人。少为弟子员,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进京供职,“以事累,谪戍山西朔州(今大同)”。二十年后,即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返归江南,隐居于九龙山,所以,又号九龙山人。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供事文渊阁,拜中书舍人。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卒于北京,年五十五。著有《王舍人诗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