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沈度楷书敬斋箴页 |
释义 | 《敬斋箴册》页为沈度的小楷作品,属典型的“馆阁体”作品。书于公元1418年(永乐十六年),其笔力劲道,气格超迈,通篇结字匀停,行列齐整,形貌丰润淳和,端雅雍容。《敬斋箴册》代表馆阁体最高水准。 中文名:《敬斋箴》页 作者:沈度 书体:楷书 年代:明代 类别:书法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基本信息【名称】《敬斋箴》页 【作者】沈度 【书体】楷书 【年代】明代 【】书法 【材质】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收藏 作品介绍《敬斋箴》册,是明代书法家沈度书于1418年(永乐十六年),时年61岁。此卷系楷书黄纸本墨迹。纵向有直界格。纵23.8厘米,横49.4厘米。文凡19行,行10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款署“永乐十六年仲冬至日,翰林学士云间沈度书。”钤“沈民则”、“玉堂学士”、“自乐轩”3印。鉴藏印有“秦汉十印斋藏”、“张吉熊印”、“日藻珍玩”3方。 书法赏析该作品乃沈度晚年之作。结字端正严谨,笔笔工致稳健,体态珠圆玉润,表现出精湛的功力,是“台阁体”的经典之作。只是因过于关注精巧与雅致,故笔墨较少变化,这也是“台阁体”千人一面、千篇一体的通病。清代书家王文治曾制诗赞曰:“沈家兄弟直词垣,簪笔俱承不次恩。端雅正宜书制诰,至今馆阁有专门。”此诗正解释了沈度为何多书“箴”、“铭”一类文体,而少见自作诗文之现象。 作者简介沈度(1357—1434年),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洪武时中举文学不就。永乐时以能书与滕用亨、陈登选入翰林,为皇帝朱棣激赏,赞为“我朝王羲之”,每日侍从御前。凡用于朝廷、藏于秘府、颁赐属国的金版玉册等,必命沈度执笔。遂由翰林典籍擢检讨,历修撰,选侍讲学士。沈度书法光洁明丽,婉转端秀,点划圆润平和,代表了明初“台阁体”的最高成就。其弟沈粲亦以善书而闻名朝野,兄弟并称“二沈”。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