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清科技史料丛考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 杨小明,高策 著

丛 书 名:东华人文学术文库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9787500472995出版时间:2008-10-01版 次:1页 数:393装 帧:平装开 本:大32开所属分类: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自然科学总论

内容简介

《明清科技史料丛考》首先探讨了明清时期,西方天文学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以及明清天文学史研究的价值;其次研究了地方科技史,包括文化与科技史、艺术中的科技例谈等;最后探讨了明清科学思想史,阐述了明清科学思想的变化,以致对与近代学者思想的深刻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在于把握时代脉搏,对重大现实问题及时做出深切思考,以反映时代精神的现实问题作为学科前沿所要回答的问题。近年来,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教师在辛勤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的同时,努力抓住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热点问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重要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涌现出一批批研究成果。《文库》推出的第一辑学术专著正是这些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这些专著分别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等学科前沿问题,专著的作者都是这些领域享有一定声誉的教授。这些专著凝聚着他们多年研究的心血,反映着他们最新研究心得,是东华人文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一个缩影。

作者简介

杨小明,男,甘肃武都人,1964年12月生。1986年7月,厦门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1988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生毕业;1996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博士毕业,师从我国著名老物理学家钱临照院士、科技史专家张秉伦教授。现为上海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纺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重点学科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专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清代浙东学派与科学》、《山西科技史(上部)》(主要执笔,获山西省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科学史应用教程》(合著)、《大道无言——〈系统辩证学〉解读》(合著)、《中国科技十二讲》(合著)等著作,以及科技史、科技哲学、哲学、历史学等学术论文60余篇。

高策,男,山西乡宁人,1958年6月生。1982年1月,山西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88年9月,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生毕业;1993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师从黄顺基老先生。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重点学科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专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著有《走在时代前面的科学家——杨振宁》(《明清科技史料丛考》被杨振宁本人称许甚高,并专门邀请作者赴美访问3个月)、《魂系山西》(合著)、《山西古建筑探微》(合著)、《山西传统工艺技术探源》(合著)、《山西科技史(上部)》(执笔,获山西省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科学史应用教程》(合著)、《跨越界线,走向圆融》(合著)、《大道无言——〈系统辩证学〉解读》(合著)等著作,以及科技史、科技哲学、哲学、历史学等学术论文50余篇。

·查看全部>>

目录

第一编 明清天文学史

第一章 哥白尼学说在中国

第一节 黄百家前哥白尼学说在中国

一 《崇祯历书》与哥白尼学说

二 《历法西传》与哥白尼学说

三 《物理小识》与哥白尼学说

第二节 黄百家与哥白尼的“中国行”

一 黄百家相关著述考略

二 黄百家对哥白尼学说的介绍

三 黄百家对哥白尼学说的态度

第三节 黄家与哥白尼学说的“缘分”

一 哥白尼学说传入中国的可能途径

二 少年黄炳重与哥白尼学说

第二章 西方天文学与中国

第一节 “多重天说”与中国左右旋之争

一 黄百家右旋说及其依据

二 梅文鼎左旋说及其弊端

三 安清翘综合的先天不足

第二节 岁差:中国人独立于牛顿的创见

一 安清翘及其《推步惟是》

二 安清翘驳“恒星东移”说

三 安清翘对岁差的天才解释

第三章 从《明史》历志看西学与清初中国科学

第一节 黄氏父子与“西学中源说”

一 “西学中源说”:黄宗羲是始作俑者?

二 “西学中源说”与黄氏父子

第二节 相关评价:异同与影响

一 回历与西历之关系

二 明代历学的特色及水平

三 周述学、唐顺之与邢云路

第三节 历志体例变革:黄氏父子之作用

一 立法之原

二 作表之法

第四章 明清天文学史研究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 黄道周与武王伐纣

第二节 从黄宗羲看伶州鸠

一 “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

二 水星逆行之谜

三 黄宗羲解“辰在戌上”

第三节 黄宗羲辨卫朴之伪

第四节 黄宗羲释日月并升

一 日月并升:东南第一奇景

二 黄宗羲:登鹰窠,说天文

第二编 地方科技史

第一章 文化与科技史

第一节 三晋文化与山西科技史

一 山西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地位

二 中国乃至世界科技起源地之

三 多元丰富、特色独具的科技传统

四 科技史的“活化石”

第二节 燕赵文化与河北科技史

一 河北科技史的特色

二 河北科技史的地位

第二章 艺术中的科学例谈

第一节 山西古壁画中的科技

一 山西壁画技术之发展

二 山西古代壁画中的科技内涵

第二节 晋式青铜艺术中的科技

一 晋武青铜:青铜艺术的奇葩

二 晋式青铜器的艺术特征

三 晋武青铜器的铸造技术

四 晋式青铜艺术中的科技内容

第三章 地方科技史研究举偶

第一节 山西古代数学史述要

一 远古至秦汉:萌芽和积累

二 魏晋至宋金元:充实和提高

三 明清:应用数学大发展

第二节 清代山西经世地理学

一 阎若璩的历史地理学成就

二 祁韵士与西北地志学的开创

三 张穆与中国边疆地理学实践

四 徐继畲: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五 王轩、杨笃与《山西通志》

六 清代山西地理学派的影响

第三节 山西人在明清治黄中的伟业

一 明代山西人的治黄业绩

二 清代山西人的治黄业绩

三 明清其他山西水利家的业绩

第四节 物理、技术与艺术应用

一 古建避雷:棒打鸳鸯的启示

二 莺莺情塔:奇妙的回声宝塔

三 临猗双塔:日月交影虚实辨

第三编 科学思想史

第一章 黄宗羲的科学思想

第一节 科学、素质与人文

一 黄宗羲倡导并躬治科学之原因

二 科学对黄宗羲思想和学问的影响

三 黄宗羲的影响:以黄百家为例的分析

第二节 命运注定吗:黄宗羲如是说

一 何为“决定论”?

二 元气论与决定论

三 知命之学:黄宗羲的决定论倾向

四 气化流行:基础、影响和原因

五 余论

第二章 从元气到光的波动说

第一节 《物理小识》与“气光波动说”

第二节 《物理小识》:公理化的伟大尝试

一 发光机理与颜色理论

二 视觉理论

三 光肥影瘦

四 形象信息的弥散分布原理

五 海市蜃楼

六 小孔成像

第三节 与西方同时代光学理论的比较

第三章 从清初看生物进化思想

第一节 有机自然观与生物进化思想

第二节 遗传育种实践与生物进化思想

一 宋代刘蒙的生物进化思想

二 清初黄百家的生物进化思想

三 清初康熙的生物进化思想

第四章 “胎毒外感说”与明清种痘术

第一节 “胎毒外感说”

第二节 “胎毒外感说”立论基础

第三节 “胎毒外感说”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

第四节 “胎毒外感说”与天花的防治

第五节 人痘接种术传播路径考

一 《天花仁术》:失传的辉煌

二 人痘接种术传播的新史料

第五章 社会达尔文主义:中国人的抗争

第一节 鲁迅的忧虑与驳斥

第二节 杨其春的忧虑与抗争

第六章 中西会通,泱泱大风:黄百家年谱简编

·收起全部<<

前言

好几年前,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的老师们就筹划着把大家的学术成果汇编成一个系列,出版一套《东华人文学术文库》,以及时反映大家的学术成果。经过若干年的准备,《文库》第一辑《论现代科技的社会功能》、《中西科技文化比较》、《明清科技史料丛考》、《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转型》、《近代中国金融业的转型与成长》、《文化市场发展战略研究》等6本专著终于将与读者见面了。这6本学术专著的陆续出版,标志着展现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东华人文学术文库》(以下简称《文库》)的推出。这套丛书将同步记录着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轨迹,并随着东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壮大而不断拓展下去。

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是《文库》出版的宗旨所在。《文库》将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目标,以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和学术观点、理论体系的创新为任务,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东华大学学科建设,为高校文科教育发挥思想库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