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皇陵 |
释义 | 位于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墓,初建于吴王时期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洪武二年后又两次大规模修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竣工。陵园占地2万余亩。当时有城垣三重,周长二十八里,其内"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历经 600余载,虽经多次兵乱,但陵前神道上的三十一对(原为三十二对)石象生和皇陵碑、无字碑及坟丘等保存完整。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地理位置明皇陵位于中都城西南7公里处,陵墓中安葬着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朱元璋出身贫寒,元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其父母、兄嫂相继去世。朱元璋年仅10余岁,无力大办丧事,仅以“被体恶裳,浮掩三尺”之礼,安厝亲人。20多年后,朱元璋受封吴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修缮父母陵寝。洪武二年,他下诏在家乡兴建中都城,同时诏谕因旧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罢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营建父母之陵。到洪武十二年,皇陵的总体格局基本形式,外有城垣,内有护所、祭祀设施;又在陵前竖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双成对的石像生。陵墓布局在陵墓的外围,有3道城垣,形成3城包裹陵墓的平面布局。皇陵的3道城中轴线两旁,建设了不少祭祀、护卫、住所建筑,形成规模宏大,森严壮观的皇陵建筑群。经过精心的设计、规划、施工,建成后的皇陵,气象巍峨,被誉为“重门列戟园陵肃”,“壮哉斯陵从古无”。 陵墓规制明皇陵陵墓是椭圆形覆斗式大平顶,高出周围地面5米。陵墓堆土而成,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陵前北部的金水桥向北,有长257米、宽6.3米的神道,两旁对称排列着雕琢精美的32对石像生。这些石像生是目前所知明代最早、数量最多、刻工最精细的皇家陵园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艺术价值。不仅数量居历代帝王陵墓之冠,而且雕刻技艺上也有独到之处。均用整块石料雕琢,无论是人像,还是动物,均造型生动,刻琢精细,具有高超的技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们是宋元石刻艺术发展的最早产物,对明清的石刻造型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道南端紧连金水桥遗址,遗址南侧的东西两边各竖立一块大碑,东为无字碑,西为皇陵碑。两碑尺寸相同,规格一致,分别由螭龙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组成。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御制皇陵碑”。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皇皇大著,堪称一绝。碑文长达1105字,是研究朱元璋家史与元末明初历史的珍贵史料。 陵墓保护明皇陵一直受到明王朝的悉心保护。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军攻占凤阳,火烧皇陵,享殿等建筑为之涂炭,之后又屡遭毁坏。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大肆砍伐陵园松柏,使郁郁葱葱的陵园变成光秃秃的土堆,荒芜不堪。 新中国成立后,中都城和皇陵设立了文物管理机构,使周围的环境得到保护.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明皇陵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境内,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的陵墓,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明皇陵在凤阳西南十五里处,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建,荐号英陵,旋改皇陵。皇陵虽非帝王之陵,即“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与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等同一制度。虽历经沧桑,但各种石刻仍保存完好。共有石像三十二对其中麟二对、狮八对、华表二对、马与控马者共六对,虎四对、羊四对,文臣二对,武勋二对、内侍二对等等。 皇陵有三重城垣,里为皇城,周长251米,四门红土泥饰;中为砖城,周长约3公里;外为土城,周长14公里。城内有正殿、金门、皇堂桥、下马碑、石人、石兽等建筑。由于皇陵地处明中都城的西南,为了使皇陵与中都城连为一体,所以皇陵的3道城门都是以北门为正门,而皇陵也因此是坐南朝北,神道与神路置于陵墓之北。 皇陵的3道城中轴线两旁,建设了不少祭祀、护卫、住所建筑,形成规模宏大,森严壮观的皇陵建筑群。经过精心的设计、规划、施工,建成后的皇陵,气象巍峨,被誉为“重门列戟园陵肃”,“壮哉斯陵从古无”。明皇陵陵墓是椭圆形覆斗式大平顶,高出周围地面5米。陵墓堆土而成,封土堆底边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陵前北部的金水桥向北,有长257米、宽6.3米的神道,两旁对称排列着雕琢精美的32对石像生。自北而南依次排列的石刻有:独角兽卧像2对;石狮蹲像8对;石华表2对;马官、石马与控马者立像6对;石虎立像4对(现缺一对);石羊卧像4对;文臣立像2对;武将立像2对;内侍立像2对。这些石像生是目前所知明代最早、数量最多、刻工最精细的皇家陵园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艺术价值,是宋元石刻艺术发展的最早产物,对明清的石刻造型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神道南端紧连金水桥遗址,遗址南侧的东西两边各竖立一块大碑,东为无字碑,西为皇陵碑。两碑尺寸相同,规格一致,均高6.87米,分别由螭龙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组成。皇陵碑位于神道南端西侧,东50米外为无字碑。皇陵碑通高6.87米,碑首四周浮雕六条大螭,刻工精湛。中下部篆书《大明皇陵之碑》,下为云朵。碑文系朱元璋亲撰,记述了他自己艰辛的身世,戎马生涯和夺取大明江山的全过程,阐明昌运兴盛的道理,全文1105字,文字通俗易懂,感情丰富,脍炙人口。 明皇陵一直受到明王朝的悉心保护。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军攻占凤阳,火烧皇陵,享殿等建筑为之涂炭,之后又屡遭毁坏。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大肆砍伐陵园松柏,使郁郁葱葱的陵园变成光秃秃的土堆,荒芜不堪。新中国成立后,中都城和皇陵设立了文物管理机构,经过努力,中都城和皇陵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治理,现有文物古迹也得到了妥善保护。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安徽省第二条仿古国际旅游线上的重要游览点。 石像生和皇陵碑从历史上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亲自写过一个皇陵碑文,叙述自己的身世,但从未见过。前不久到安徽时专程去寻访了明皇陵。明皇陵是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尊追其父、其母为淳皇帝、皇后的墓,位于凤阳县城西7公里处,据凤阳县文物局的研究人员介绍皇陵占地25平方公里,原有三道城墙,外城为土城,二道城为砖城,内城为皇城。原建时按历代兴建皇陵礼制,应有的陵门、神道、明楼、膳厨、鼓房、碑亭、皇堂正殿等等全部不少。它在规模上可谓是超过明十三陵、明孝陵的一座宏大建筑群,成为明陵之最了。这个建筑群在眀末张献忠率农民军打到凤阳时烧毁了皇堂正殿及殿宇数百间,烧掉树木20余万株。清初康熙年间凤阳灾荒,民不聊生,当地官员允许百姓扒拆皇陵的砖木变卖谋生,到乾隆年间皇陵的地上建筑已经损毁殆尽。幸运的是神道上的石像生和那块皇陵碑,随遭历次劫难(包括文革时的破坏)和历经600年风雨剥蚀却保存下来了,由于这两项重要文物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使明皇陵遗址今天成为一处颇具游览价值的人文景观。来到明皇陵先看到的是一段皇陵内城墙,约百米寛,中间一座城楼,左中右三个城门。虽是近年来按原貌复建的,但也足以感受出当年明皇陵的雄大、肃穆。进了内城是一条约300米的神道,两旁是或卧或立的石像生,由北向南依次排开有:麒麟,取避邪除秽之意;狮子,取意威震四方;望柱(华表),用意在取民心、得民意,天下太平;石马、马官,马是交通工具,又取意马上得天下;石虎,兽中之王,取威严之意;石羊,"羔羊跪乳"孝顺也;文臣武将,取意武定祸乱,文治天下;宦官,按事死如事生的礼制,他们还要为皇帝、皇后司香火、起居洒扫。座座石像生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那个倚剑而立的武官,连剑柄上小小的鱼鳞纹都可以摸出微微凸起的手感。细细观看,颇有美不胜收之感。一边走一边数,石像生总共32对。知道北京的十三陵石像生为18对,清东陵、西陵也各为18对,连唐盛世建造的乾陵前"仪卫"的石像生也只是18对,为什么朱元璋老子一个没有当过实职皇帝的陵墓确如此气派呢?对于这个问题,走到皇陵碑前,凤阳县文物局研究人员给了一个解答:他告之这里的石刻是中国皇家陵园中数量最多的,为什么要32对?查无文字记载,但碑文中有一句"皇考终于六十有四",六十四乃三十二对,朱元璋是个孝子,推测其意可能是以父皇寿数为据建造,以表达追思之切,可更好昭示后世。椐史书记载朱元璋一登基称帝即下令修皇陵,数年以后年又重修,重修时亲自写了碑文,认为原有碑文"皆儒臣粉饰之言,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碑刻虽遭过破坏,但大部分可以辨认。文中记述了朱元璋幼时"天灾流行",父母及兄相继而亡,无法安葬,幸亏田主伊兄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莫何肴浆"。之后好心的邻居汪母"为我筹量,谴子相送",随当了和尚"出入僧房"。不久"寺主封仓,众各为计",朱元璋只好过起流浪生活,"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一浮云乎三载"。后来便跟着红巾军起义,不久因起义军内部将领不和,朱元璋怕关系难处,于是拉出队伍自立山头,以后打下和州,东渡长江,占领建业(南京)。以此为根据地亲自挂帅,征战荆楚湖湘,直到少数民族云贵三苗之地和广东、广西沿海一带纳入版图,又谴大将东平吴、越、齐、鲁之地,西取伊、洛、崤、函,进而拿下元大都北京,于是"依金陵而定鼎"在南京建立了眀王朝。朱元璋当了皇帝本想重新厚葬父母,阴阳先生告他不行,这里地气好,扒开坟墓灵气就跑掉了。于是,朱元璋只将坟墓培土,修建了地上皇陵建筑。立碑作文"泪笔以述难,谕嗣以抚昌",教育后代知道创业来之不易,以固其朱氏江山。此文共一千零五个字,读起来似文非文,似白非白,四六排句,有声有韵,一气呵成,看来朱元璋作此文时是由衷而发,颇动感情的。 历代皇帝书碑、立碑者也不乏其人。见过武则天的无字碑,也见过乾隆地宫里豪华的经文碑。但一个皇帝如此坦诚地披露自己卑微身世,痛述从乞丐到皇帝的人生历史还是第一回,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有的政治人物特别喜欢研究明史的原因吧。 孝子皇帝元璋谨述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阴侯吴良督工新建皇堂。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其辞曰: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俄尔天灾流行,属罹殃,皇孝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史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器,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展品路,衣恸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予相送,备醴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 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扬。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爷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倘佯。西见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一浮云乎三栽,年方二十而强。时乃长淮盗起,民生攘攘,于是思亲之心昭著,日遥眄兮家邦。已而既归,乃复业于於皇。 住方三栽,而又雄者跳梁。初起汝、颖,次及凤阳之南厢。未几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号令彰彰。友人寄书,云及趋降,既忧且惧,无可筹祥。傍有觉者,将欲声扬。当此之际,逼迫而无已,试与智者相商。乃告之曰:果束手以待非?亦奋臂而相戕!智者为我画计,且祷阴以默相。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祥。神乃阴阴乎有警,其气郁郁乎洋洋,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即起降而附城,几被无知而创。少顷获释,身体安康。从愚朝暮,日日戎行。元兵讨罪,将士汤汤。一攫不得,再攫再骧。移营易垒,旌旗相望。已而解去,弃戈与枪。予脱旅队,驭马控缰,出游南土,气舒而光。倡农夫以入伍,事业是匡。不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冈。率渡清流戍守滁阳。思亲询旧,终日慨慷。知仲姐已逝,独存驸马与甥双。驸马引儿来我枉,外甥见舅如见娘。此时孟嫂亦有知,携儿挈女皆从傍。次兄已殁又数载,独遗寡妇野持筐。因兵南北,生计忙忙。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于是家有眷属,外练兵钢,群雄并驱,饮食不遑。 暂戊和州,东渡大江。首抚姑孰,礼仪是尚。遂定建业,四守关防。砺兵秣马,静看颉颃。群雄自为乎声教,戈予天下铿锵。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何有乎仁良。予乃张皇六师,飞旗角亢。勇者效力,智者赞襄。亲征刑、楚,将平湖、湘。三苗尽服,广海入疆。命大将军东平乎吴越,齐鲁耀乎旌幢。西有乎、伊、洛,崤函地险河湟。入胡都而市不易肆,虎臣露锋刃而灿若星芒。已而长驱乎井陉,河山之内外,民庶咸仰。关中既定,市巷笙簧。元菟、乐浪以归版籍,南藩十有三国而来王。依金陵而定鼎,托虎踞而仪凤凰。天堑星高而月辉沧海,钟山镇岳而峦接乎银潢。欲厚陵以微葬,卜者乃曰“不可”,而地且臧。于是祀事之礼已定,每精洁乎蒸尝。惟劬劳罔极之恩难报,勒石铭于皇堂。世世承运而务德,必仿佛于殷商。泪笔以述难,渝嗣以抚昌。稽首再拜,愿时时而来飨。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七月吉日建。 凤阳陵墓明太祖朱元璋的父母及其祖先的陵墓。明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在今安徽省凤阳县城西南,北距明中都城约5公里。洪武二年至十二年间(1369~1379)建。明祖陵是朱元璋祖父的葬地,在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洪武十九年于其地建祖陵,葬其祖父、曾祖和高祖的衣冠,次年建享殿,永乐十一年(1413)建棂星门及围墙。明代中叶以后,淮水泛滥,祖陵时被淹没,清康熙十九年(1680)祖陵沦入洪泽湖。1961~1962年间,南京博物院趁洪泽湖水位下降时,对露出湖底的祖陵遗迹和石刻作了调查。明皇陵外垣为夯土所筑,平面正方形,周长14.4公里;内城为砖筑,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750米,每面中央各辟一门,上建明楼。北门内神道两侧立华表和石象生28对,金水桥前西侧立皇陵碑,东侧立无字碑。坟丘在内城后部中央,其前建享殿。坟丘仍继承了自汉代以来的方形覆斗式,但已废止了唐宋诸陵的上下宫制,改平面方形的内陵垣为平面长方形的内城,石象生移入内城,突出了坟丘前享殿的地位。祖陵的形制与皇陵相似,玄宫上的坟丘已被水荡平,玄宫前有享殿遗址,神道两旁列20对石象生。 太祖朱元璋即帝位以后,建都南京,而以临濠(今凤阳)为中都。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至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停建,由于兴建和使用的时间短暂,没有形成政治中心,但它在城市规划上的某些布局思想,包括它城内的宫殿布局,却影响了明北京城的规划。 神道南端紧连金水桥遗址,遗址南侧的东西两边各竖立一块大碑,东为无字碑,西为皇陵碑。两碑尺寸相同,规格一致,均高6.87米,分别由螭龙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组成。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御制皇陵碑”。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皇皇大著,堪称一绝。碑文长达1105字,是研究朱元璋家史与元末明初历史的珍贵史料。 明皇陵位于中都城西南7公里处,陵墓中安葬着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朱元璋出身贫寒,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其父母、兄嫂相继去世。朱元璋年仅10余岁,无力大办丧事,仅以“被体恶裳,浮掩三尺”之礼,安厝亲人。20多年后,朱元璋受封吴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修缮父母陵寝。洪武二年,他下诏在家乡兴建中都城,同时诏谕因旧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罢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营建父母之陵。到洪武十二年,皇陵的总体格局基本形式,外有城垣,内有护所、祭祀设施;又在陵前竖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双成对的石像生。 在陵墓的外围,有3道城垣,形成3城包裹陵墓的平面布局。由于皇陵地处明中都城的西南,为了使皇陵与中都城连为一体,所以皇陵的3道城门都是以北门为正门,而皇陵也因此是坐南朝北,神道与神路置于陵墓之北。皇陵的第1道城是夯土城垣,周长达28里。第2道城是青砖砌起的城垣,高2丈,周长6里多,四边开四门,皆有高大的城楼。第3道城是皇城,青砖垒砌,周长75丈。皇城平面长方形,它改变了过去帝陵内城平面方形的做法,为了将神道石像生移置城里,突出陵前享殿的地位,因此改为南北纵长的形状。皇陵的3道城中轴线两旁,建设了不少祭祀、护卫、住所建筑,形成规模宏大,森严壮观的皇陵建筑群。经过精心的设计、规划、施工,建成后的皇陵,气象巍峨,被誉为“重门列戟园陵肃”,“壮哉斯陵从古无”。 明皇陵陵墓是椭圆形覆斗式大平顶,高出周围地面5米。陵墓堆土而成,封土堆底边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陵前北部的金水桥向北,有长257米、宽6.3米的神道,两旁对称排列着雕琢精美的32对石像生。自北而南依次排列的石刻有:独角兽卧像2对;石狮蹲像8对;石华表2对;马官、石马与控马者立像6对;石虎立像4对(现缺一对);石羊卧像4对;文臣立像2对;武将立像2对;内侍立像2对。这些石像生是目前所知明代最早、数量最多、刻工最精细的皇家陵园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艺术价值。不仅数量居历代帝王陵墓之冠,而且雕刻技艺上也有独到之处。均用整块石料雕琢,无论是人像,还是动物,均造型生动,刻琢精细,具有高超的技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们是宋元石刻艺术发展的最早产物,对明清的石刻造型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皇陵一直受到明王朝的悉心保护。明朝末年,张献忠起义军攻占凤阳,火烧皇陵,享殿等建筑为之涂炭,之后又屡遭毁坏。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大肆砍伐陵园松柏,使郁郁葱葱的陵园变成光秃秃的土堆,荒芜不堪。新中国成立后,中都城和皇陵设立了文物管理机构,经过努力,中都城和皇陵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治理,现有文物古迹也得到了妥善保护。1982年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滁州皇陵明皇陵位于安徽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墓,初建于吴王时期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洪武二年后又两次大规模修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竣工。陵园占地2万余亩。当时有城垣三重,周长二十八里,其内“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历经 600余载,虽经多次兵乱,但陵前神道上的三十一对(原为三十二对)石象生和皇陵碑、无字碑及坟丘等保存完整。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