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传奇 |
释义 | 简介明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主体,它的繁荣标志着中国戏曲发展的新阶段。传奇是宋元南戏发展到明代时的改称,主要指那些以南曲演唱为主的中长篇戏曲。总体上看,从南戏到传奇的发展,一方面是格律从自由趋于严整,一方面是语言由本色趋于文雅。于是这种源于村坊里巷的民间艺术就逐渐上升为都市艺术以至于宫廷艺术,作家也由下层的书会才人逐步替换成文人雅士。南戏在元代末年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产生了《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著名作品,但明初文化专政主义的控制,使南戏复兴的势头受到严重挫折,文人传奇创作一派萧条,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真正的戏曲杰作绝无,倒是一些充满迂腐的道学气息、迎合封建政治需要的伦理教化剧应运而生,阻碍了传奇艺术的进一步前行,因而此时的传奇剧虽然文人色彩比宋元南戏逐渐加重,但并未构成明清传奇的典范模式。与此同时,传奇在民间继续得到发展,一个突出表象就是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这四大声腔于入明后广为流传,形成了明初传奇的一大景观。 代表人物邱濬与邵璨1. 作为理学鸿儒、馆阁大老,邱濬能自觉参与传奇创作,可谓开风气之先,这无疑提高了传奇的文化品位,扩大了传奇的影响。代表作《五伦全备记》是一部“若于伦理无关紧,纵是新奇不足传”的作品,在明初教化传奇中最具典范性,无论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都是程朱理学的拙劣图解,是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的形象演示。其鲜明的教化观对明清传奇的创作影响极大,同时严重的概念化倾向,也给后世的文人传奇提供了直观的反面教材。 2. 邵璨“续取五伦新传,标记紫香囊”,思想上紧步邱濬后尘,其《香囊记》即为《五伦全备记》的翻版,可谓是封建礼教的集大成者。值得注意的是,邵璨进一步用文人情趣来改造传奇的形式与语言,使之摆脱民间气息,进入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圈中。他的传奇刻意追求骈俪典雅,一味逞示文采,炫耀学问,喜用典故对句,是“以时文为南曲”的始作俑者,并成为明代骈俪派(也称文词派)的先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