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明朝佛朗机
释义

明朝佛朗机,中国明代中期火炮。由母铳和子铳构成。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配有准星、照门,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射击。铳身两侧有炮耳,可将铳身置于支架上,能俯仰调整射击角度。铳身后部较粗,开有长形孔槽,用以装填子铳。子铳类似小火铳,每一母铳备有5至9个子铳,可预先装填好弹药备用,战斗时轮流装入母铳发射,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

明朝佛朗机(上为子铳,下为母铳)

佛朗机为欧洲发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按其国名称为“佛朗机”。嘉靖三年(1524年),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32门佛朗机,每门重约300斤,母铳长2.85尺,配有4个子铳。之后,明廷又陆续仿制出大小型号不同的各式佛朗机,装备北方及沿海军队。

佛郎机与当时明军装备的火炮相比,在结构上有根本性改变,比明制火炮优越得多,佛郎机炮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采用了母铳与子铳结构,母铳即炮筒,子铳实为小火铳,每门母铳配4~9个子铳,每门子铳事先装填弹药以备使用,作战时,先将一个子铳装入母铳的弹室中,发射后,将空子铳退出,换装另一个,由于可以轮流换装子铳,减少了临时装填弹药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射击速度,因此又被称作“子母炮”,佛郎机炮还安装了瞄准具,即增大了射程,又提高了精度,显然,佛郎机已初步具备了现代火炮的基本特点,的确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武器。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佛郎机炮也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公差大,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因此不具备红夷大炮的远射程。

明廷对佛郎机炮是十分重视的,且仿制的火炮各种规格齐全,据文献记载和各地出土的上百件佛郎机实物印证,仅嘉靖年间,兵仗局,军器局和边关驻军就制造了大样佛郎机、中样佛郎机、小样佛郎机,骑兵佛郎机,佛朗机式流星炮、百出佛郎机、万胜佛郎机、连珠佛郎机、无敌大将军饱、钢发贯等十多种,总数达三,四万门之多,分别用作舰炮,城防炮、战车炮、野战炮、步兵枪、骑兵枪成为明军的主要装备之一。

明军以这些佛郎机为基础,创建了新型的水兵营和由车炮营,骑兵营、步兵营,辎重营组成的合成军,并建立了长城的火炮防御休系。明朝后期火器在战场上已经相当普及,明军主力和精锐部队都大量使用火器,冷热兵器配备达到了3:1,仅从万历四十六年(1618)至天启元年(1621),三年中因辽战发往广宁以资补充的各种火器,累计大炮18154门,佛郎机4090架,枪类2080杆,火药类177,3658斤,大小铅弹142368斤,大小铁弹1253200个之多,火器几乎占到了全部兵器的一半。

佛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在万历三大征中的抗日援朝取得重大优势,在经过“战国时期”的日本岛国,因中国海盗汪直的火器走私,使得日本在火绳枪上略优于明军火铳,而大型火器却明显不足,平壤之战前,李如松就命人装好子母炮弹,到了平壤城下前忽悠当时日本富有盛名的小西行长和谈,正当小西行长排除仪仗队迎接时被李如松杀个措手不及,之后龟缩在平壤城。

李如松通过反偷袭的方法,又弄的小西行长很是郁闷。小西行长明白,平壤易守难攻,壁守不战,此时李如松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佛朗机,对着平壤的鬼子“钉子户”(侵略别人家不走,还拼了命防守,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就是一顿猛拆,就当鬼子以为李“城管”要休息下时才发现,原来李“城管”十分心黑。根本就不给鬼子抢修的时间,顷刻间,城壁多处受创,在李如松明确的指挥下,血战城门,将鬼子赶出了平壤。

兵力

万历朝鲜(7年之战)兵力表,鬼子经历过他们所以的“战国时期”而李如松也拥有一支近乎完美的辽东铁骑,从经验上来说可谓半斤八两,但从人数来说,明军明显处于下风,佛朗机不仅在使得战争之秤开始倾斜,也使得明军少死很多人。

中国:第1次(1592–1593)约50,000人,第2次(1597–1598)约75,000人。

朝鲜:34,000人(战争开始时)最后:22,600人(包括民兵等)。

日本:第1次(1592–1593)约160,000人,第2次(1597–1598)约140,000人 。

伤亡:大明:约30,000人,朝鲜:约300,000人 ,100万平民;日本:约140,000人

番彝佛朗机

在《新安县志》中,番彝佛朗机指的是葡萄牙侵略者(葡萄牙侵略者攫取澳门居住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