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闽州 |
释义 | 南朝陈置。 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侯官县(今福州市)为州治所。天嘉六年(565年),撤销闽州入东扬州。 光大二年(568年),在晋安郡又置丰州,侯官县仍为州郡治所。 隋开皇九年(589年),因丰州境内有泉山,改名泉州。治闽县(今福州市)。 大业二年(606年),泉州改名闽州。大业三年,废闽州,改名建安郡,郡治在闽县(今福州),辖区范围约等于现福建全省。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州治在闽县。 建州州治移建安(今建瓯)。武德六年,建州析部分地置泉州(今福州,州治在闽县),辖闽县、侯官、长乐、连江、长溪5县。 武德八年(625年),改名丰州,置丰州都督府,治所仍在闽县。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改称泉州,增辖南安、莆田、龙溪3县,属岭南道。 景云二年(711年),改泉州(今福州)为闽州都督府,治所在闽县。 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因州西北有福山,改称福州都督府(福州之名自此始),属江南东道,仍驻闽县。下辖闽县、侯官、长乐、连江、长溪、万安6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