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民族村寨文化的现代建构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肖青 著出 版 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2-1

版 次:1

页 数:381

字 数:470000

印刷时间:2009-2-1

开 本:16开

I S B N:9787811125535

内容简介

村寨是民族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时空聚落,它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基本单元,许多民族事象和民族文化活动就是以村寨为单位来表现和进行的,从而通过对某个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寨文化的研究,可以 窥和整个民族文化的大端。

本书以“大社会”的宏观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小地方”的“社区史”为叙述框架,在“国家一社会”关系视野中具体展现湖村的撒尼文化建构历程。其中,除了重点关注湖村的民间信仰及其象征仪式的形成、发展、建构以外,本书还将根据湖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村寨文化建构特点,有选择地对其口头叙事、人生仪礼、民间艺术等进行相应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其在特定村寨场域中的结构性功能,以及各种力量在其建构过程中的实际影响及作用,力图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湖村的“作为符号的民族文化事象”和“作为过程的民族文化生活”的现代建构。

作者简介

肖青,1977年8月生,湖南湘潭人。200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现已出版《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艺术哲学探究》等学术专著3部,在《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思想战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村落社会研究的历史考察

一、村落社区研究综述

二、民族村寨研究的省思

第三节 关于研究视角的思考

一、视角的选择

二、相关理论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民族村寨文化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村寨聚落:血缘与地缘构筑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

二、具有明确的地域范围和村寨边界

三、自足的生活空间

书摘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作为一个描述和分析世界宏观秩序的关键概念,高频率地出现在东西方学术界的视野中,并迅速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尽管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但对于“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学界则普遍予以认同。

“现代性的确立与全球化的进程,在形式上都可以看做一种局部不断卷入整体的过程”。当以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为载体的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候,第三世界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被不同程度地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其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延续的传统封闭格局也因此被打破。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外来异质文化的不断介入和渗透,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日益强烈地凸显出来。

对于拥有56个民族的中国来说,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就是,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无法抗拒的现代化力量冲击下,正在发生着急剧变迁,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最能体现民族特征的文化正大量流失,甚至濒临断代消亡。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