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强村 |
释义 | 1 广东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下辖村民强村为一地名,在我国广东省、四川省、广西省以及浙江省都有同名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村庄存在差别。 民强村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政府东北部,地处人汉公路旁边,新国际白云机场的东南边,流溪河岸线有2.7公里长;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51亩,内辖设有14个经济合作社,2005年末,本地户籍人口2816人,其中农业人口2292人,外来人口100人。2005年未,村全年工农业总收入6349万元,人均纯收入7823元,比上年增长7.5%,村内厂场企业4间、面积5540平方米。 2 四川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下辖村◎ 概况大渡口镇民强村地处纳溪西部,长江南岸,距纳溪城区15公里,距大渡口场镇2公里,幅员面积5.25平方公里,共有16个社,人口3980人。2008年,民强村人均纯收入达6583元,同比增加1096元,比全镇人均收入高出1500元。 ◎ 经济发展2002年,民强村通过土地出租、土地入股等形式,合理流转全村1500多亩土地,引进了业主何生涛、张启玉承包土地发展甜橙、枇杷、葡萄等水果种植业,养殖优质生猪,建成“猪—沼—果(蔬)”的立体生态农业园区2个,解决全村1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形成了“一村一品”格局。2008年2月,民强村被省农业厅规划为“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前,该村已建成甜橙基地1526亩,枇杷、香蕉、葡萄、生姜基地480余亩,500头种猪场1个,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养猪场2个;在建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养猪场1个。2008年,全村种养殖业实现总产值1400万元、利润270万元。 民强村重点围绕大渡口临港产业园园区道路、入户道路建设以及农房改造,狠抓新农村建设。一是着力抓好道路建设。先后投入115万元,修建水泥路1750米,园区道路2公里,入户水泥板路10公里,机耕道5公里。二是推进农房改造。投入农房改造资金421万元。其中,省财政拨付19.63万元,市、区、镇配套资金75.51万元,全村按照新建楼房、砖混房、瓦房等三个批次补贴160户农户对住房进行了改造,有128户农家建有花台,452户农家美化了院坝。三是促进配套发展。先后投入资金新建沼气200口,建成卫生井300口,改造农村电网1000米。通过努力,民强村于2007年6月被市委、市政府列为首批启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 发展前景今年,民强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准备在民强村投资1100万元建设农业加工园区,将建一条甜橙采后商品处理线和一条畜禽产品加工生产线,并配套建设冷藏气调库。建成后,园区处理甜橙果品能力将达到16500吨,处理畜禽产品能力将650吨,实现年产值6940万元,将带动该村农户增收240万元。 3 广西兴业县沙塘镇下辖村◎ 概况民强村位于:玉林市兴业县沙塘镇。距沙塘镇3公里,距兴业县33公里,现辖28个村民小组,农户786户,人口3586人,劳动力2123人,村域总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80亩,人均耕地0.8亩。民强村有党员57名,村内有独立完善的学校、卫生所和文化室等基础设施,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民生活用水全部是自来水,燃料主要以煤气和秸杆为主。农业生产主要以种、养业为主,其中种植业以优质谷、木薯、黄麻、中药材、水果等为主,养殖业以三黄鸡、二元、三元猪为主。2007年全村种植优质谷1500亩、木薯800亩、黄麻300亩、中药材500亩,年规模养殖三黄鸡110万羽、二元、三元猪2130头。 ◎ 经济发展2007年民强村农业总产值354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占总产值的50%,第二产业占总产值的21%,第三产业占29%。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30元。由于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条件限制,出外打工已成为民强村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全村每年现有常年外出务工(含县内)920名,年收入可达632万元左右。 4 浙江富阳市里山镇下辖村◎ 简介民强村位于富阳县东部,距县城12.3公里。清为江南东南区灵峰十庄,民国时期称七保。50年代初改称七村。1956年村里办民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寓"国富民强"之意,改称民强村。现属里山乡,下辖水竹篷、小房里、石塔坞、殷家宕、金家山5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小房里。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1992年,全村有380户,1389人。耕地300多亩,山林3800多亩。以林业为主,兼种水稻,是以产茶叶和土纸为主的山村。村民以夏姓为多数,是数百年前由萧山夏家溪迁入。 ◎ 古村新貌1949年后,有着传统文化的民强人,借前人之长,发扬优良传统,投身于建设事业。据统计,村里有大专毕业生35人,农民企业家15人,分别在北京、上 海、杭州等地的国营、集体企业担任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为繁荣经济、振兴中华作出贡献。80年代民强村集体、私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 展。至1992年,全村有集体企业4家、私营企业8家。主要有装潢、化工、制线、制茶等5大类12个品种。199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0万元(其中工 业总值206万元)。比1991年增长11.6%(工业10.8%)。实现利税39万,比上年增长14.57%,与1978年相比,企业增加5个,产值翻5番。 养鸡大户夏文建,毕业于天津铁路工程学校,原是手捧铁饭碗的杭州铁路局职工,1989年6月辞职回乡,办起江南养殖场,经5年艰苦创业,发展成为目前拥有 40万元固定资产的养鸡专业大户。年饲养肉鸡10万只,苗鸡40万羽,实行种鸡、孵化、苗鸡、饲料、饲养一条龙。1992年产值100万余元,利税5万多 元。1991年获杭州市级优秀农民企业家和科技星火带头人的光荣称号。1988年以来村办化工厂,依靠科技、信息,年产40余吨清洗剂,打进上海市场,年 产值30万余元,创利8万多元。1987年办起装潢五金厂,依靠质量取胜,信誉第一,生产卷闸门,铁拉门等,销往安徽等地,1992年产值60余万元,实 现利税10万余元。 全村根据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992年全村投入城市拆房队的劳力达130多人,占全村劳力的14.5%,全年净收入达100多万元。 1992年,全村新建楼房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其中70%是三层楼房。拥有电视机、电冰箱的达270户,是总户数的67.8%。全村儿童入学率达 100%,村委会每年投资5000余元,支持兴办老年事业,照顾烈军属、五保户。村里有储蓄存款达40万元,人均达288.6元,比上年增加43.2%, 人均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 古今名人清代,里山乡文风特盛,民强村称文人墨客之最。清光绪年间(1875~1908)有夏震武等考中进士,有夏哎生、夏宗禹、夏钟澍等先后留学日本,归国后任职政界。民国时期,小房里有私立心川小学。 清光绪年间,夏震武、何?、朱彭年(今里山乡春建村人)先后考中进士。三位进士的住宅相距仅数百步之遥,故有"百步三进士"的美称,后世传为佳话,给历史上民强文化发达,作了形象的概括。三位进士不仅博览群书,精通文库,并具有一定的民族气节和为政廉洁的品格情操。 夏震武(1852~1930),原名震川,字伯定,号涤庵。家住灵峰山下,自称灵峰先生。石塔坞人。自幼聪颖,5岁时,能背诵经书。17岁以县试第三名进学为秀才。清同治十二年(1873),考中举人。次年晋京会试中进士。少年科第,文名卓著。曾任工部主事。不畏权势,直言敢谏。 朱彭年(1837~1896),字莘潜,又字仲铿,富阳县灵峰十庄叶家棚(里山乡春建村)人。自幼聪慧,勤奋好学。18岁以县试第二名考中秀才。清同治六年(1867),考中浙江乡试第一名--解元。光绪二年(1876),晋京会试中进士,授职知县,分发江西,为地方办了不少实事。光绪十八年(1892)春,因病卸职,定居省城南昌蟠桃街。曾将历年积蓄汇寄原籍,为宗祠添置祭田。家乡年岁荒歉,又汇款八百元,按人口匀分于族人。病逝于南昌寓所。著作有《春渚草堂故纸偶成》、《春渚草堂后七年谱》等。 5 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镇下辖村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镇民强村共19个组,4190人,1275户,幅员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69亩。产业发展规划:打造食用菌等农产品。大力打造食用菌等农产品的种植,把农产品推向市场,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