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民不聊生 |
释义 | 基本释义民不聊生 ( mín bù liáo shēng ) 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形容人民生活困难。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示 例 夏衍《秋瑾传》:“在上荒淫无度,在下~。” 造 句 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近义词 民穷财尽 反义词 丰衣足食 英 语 The people can't live in peace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历史描述秦末,广大农民无法忍受沉重的徭役和繁重的赋税,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 陈胜、吴广首先在大泽乡举起义旗。不久起义军打到陈地,大梁人张耳、陈余前来投军。陈胜根据陈余的建议,派大将武臣率领三千人马北渡黄河,向山西、河北进军。武臣是一个既会领兵打仗又很懂得民心的人。他决定首先扩充兵力,把河北邻近几个县有影响的人召集起来,对他们说:“秦国的残酷统治,弄得百姓家家无余财,户户无劳力,生活十分困苦,‘财匮力尽,民不聊生’,而且还订立苛刻的法令以维持他们的统治。现在我们要报仇雪恨,想杀敌报仇的,跟我们一起干!” 武臣的政治宣传和鼓动得到当地百姓的响应,几千人的队伍很快发展到几万人,连攻十几个城市,义军声势更加浩大。武臣得到加封。 “民不聊生”原指百姓没有赖以生存的东西,现用来形容劳动人民在剥削阶级的残酷统治下极端贫困,无法生存,虽然有钱,可是那些钱完全不够吃饭居住所耗,物价上涨,钱变成了废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