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妙善
释义

妙善,南北朝时期,邢台朝平(今邢台南和县)人,妙庄王的第三女,世人尊称为“三皇姑”,出家白雀庵,修炼成为千手观音,是观世音菩萨中国化和女性化的原型。

中文名:妙善

别名:三皇姑、千手观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

出生日期:二月十九日

职业:菩萨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修行地:白雀庵

妙善

妙善,女,约生活于公元6世纪,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河南省父城(今宝丰县李庄乡)人,其父为庄王,其母为宝德。当地风俗称呼未嫁之女为“姑”,以其出生于王室,故称“皇姑”,又以其排行第三,故又称为“三皇姑”。三皇姑初生之时,五彩祥云环列王宫上空,幼年时不慕荣华,偏喜修仙访道,终日带领宫人诵经礼忏。庄王没有太子,只有妙善三个姐妹,想让三皇姑招个驸马,传国给驸马。三皇姑发心出家修道,度已度人,不愿意成婚。庄王命三皇姑出家白雀寺,苦劳悔改。三皇姑出家后,修道精进,竟感致天神帮助种菜挑水。庄王认为三皇姑修习妖法,惑乱人心,又命斩杀三皇姑。问斩之际,龙神相助,救走三皇姑。庄王闻听后又下令火焚白雀寺,烧死500僧尼。庄王杀女、焚寺、灭尼,恶行累累,感招迦摩罗疾,竭国名医妙药施尽,三年未愈。一日,有道人对庄王说香山有仙人,用其手眼入药,可以治好庄王的病。庄王派使臣前往香山求仙人施舍手眼,治好恶疾。庄王带领家眷、宫人前往香山拜谢仙人时,发现仙人竟是三年前被自己处斩的亲生女儿三皇姑。庄王大为感动,虔心忏悔,发誓愿随三皇修道。此时三皇姑示现千手千眼异像,原来三皇姑已得道成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简述

妙善,南北朝时期,邢台朝平(今邢台南和县)人,妙庄王的第三女,世人尊称为“三皇姑”,出家白雀庵,修炼成为千手观音,是观世音菩萨中国化和女性化的原型。

历史渊源

南北朝时期,群雄逐鹿中原,烽火连年不断,豪强割据。在今邢台市南和县瓦固村当时出了位叫妙庄严的农民,率领三千人马,扫平了古南和地域,建立了兴林国。因其姓妙,俗称妙庄王。

妙庄王建都在古南和的前郭平、宋台村南瓦砾岗,为兴林国首府取名朝平。朝平城里,东西八大路,南北十二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百姓男耕女织,安居乐业,一派升平景象。

妙庄王的三女儿,名妙善。其母宝英,南和县郄庄村人,小名郄武燕。妙庄王有三个女儿,长女妙音,次女妙缘,三女妙善即三皇姑。传说当年正宫娘娘梦花怀孕,于农历二月十九日生下一白胖女婴,取妙相善行之意,叫妙善。

三皇姑生性聪明伶俐,笃志行善。,她不学描龙绣凤,而在宫中秘修禅事。十六岁时,妙庄王要将她许配给宰相李龙之子李炳,她执意不从,夜逃皇宫,打扮成村姑模样辗转前行,于九月十九日来到了白佛村白雀庵,昄依了佛门,妙庄王厌憎佛教,下令火烧白雀庵,烧死尼姑五百名,三皇姑百感交集,放声恸苦,感动了太白金星化作一只斑斓猛虎驮她上山。她登上苍岩山巅,住下来潜心修练,日日净手焚香礼佛,虔心悟道。转眼九年,于农历六月十九修成了正果,日赴千坛,眼观万里。

妙庄王火焚白雀庵,气病了国母,自己也整天神智恍惚,恶梦频繁,患了一种怪病——人面疮,在首府朝平城,求遍天下名医,不知所患何疾。三皇姑不计旧恶,化一“和尚”点化妙庄王,并亲献手眼治好了“人面疮。

妙庄王感念三皇姑救命大恩,率百官来到苍岩山敕封三皇姑。本想将其封为“全手全眼”观音,因过分激动说成了“千手千眼”。尔时,三皇姑圣像展现空中,果然显出千手千眼法相,众呼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显化。

自妙善后,源自古印度佛经的观音菩萨被彻底中国化了,并且演变成女性观音,引发了国人千年来的观音崇拜,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为佛教六观音之一。此故事后被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写入《观世音菩萨传略》。

[宋]僧。一作妙喜。长写貌,尝写御容。苏轼(一o三六―一一o一)有诗赠之。《画继》、《图绘宝鉴》

妙善公主: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传说一

关于千手观音的来历,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古印度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次女妙银,小女妙善。妙金、妙银都在家中侍奉父母,唯妙善从小虔诚礼佛,出家当了尼姑。妙庄王苦苦劝她回宫,但她始终不肯。一怒之下,妙庄王命人拆了庙宇,赶走了僧尼。哪知天神怪罪下来,使妙庄王全身长了五百个大脓疮,久治不愈。后来有位医生说此病必须要亲骨肉的手眼合药才能治好。于是,妙庄王求助于妙金、妙银,但二位公主皆不愿献出。三公主在外知道后,毅然献出手眼为父亲合药治病。果然,不久妙庄王的病体就康复了。此事不仅使妙庄王深受教育,同时也感动了释加牟尼。他为让妙善公主能时时拯救苦难众生,便赏赐了千手千眼给妙善公主。从此,妙善公主就成了众所祈求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据考,这个故事出自于元代赵孟頫夫人管道升撰的《观音大士传》。因此,宝顶石窟的千手观音绝非源于这个故事,而仍是依据佛经创作的。

佛教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度济众生。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讲《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时,为利益一切众生,“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千手千眼具足”,“发誓愿已,应时身千手干眼悉皆具足”,变现出如意宝珠、日精摩尼宝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杨柳枝手等。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在佛教看来,只要虔诚地信奉千手观音,就有“息灾”,“增益”,“敬爱”,“降伏”等四大好处。

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千手观音是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据佛教典籍记载,千手观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唐代以后,千手观音像在中国许多寺院中渐渐作为主像被供奉。千手观音的形象,常以四十二手象征千手,每一手中各有一眼。

千手观音为观音部果德之尊。“千”为无量及圆满之义,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无量广大,以“千眼”代表智慧的圆满无碍。根据《陀罗尼经》云:千手千眼观世音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随众生之机,相应五部五种法,而满足一切愿求。

千手观音是2008年生肖鼠的本命守护神,当您佩戴时她能够默默的保佑您度过各种难关、消除各种病痛,当您运气旺时,能使您更加辉煌,当运气低落时,能够消除各种障碍,化解各种灾难,使您顺利度过关口,达到一生幸福、平安吉祥。

因此鼠年生人,若能虔诚佩戴或供奉千手观音菩萨之生肖守护神法像,必使事事顺心,心想事成。

公元前,西域有个兴林国,国王姓婆伽,名妙庄,其妻伯牙氏,膝下有三女;大女妙因,二女妙缘,三女妙善。妙善公主乃我国家喻户晓的观世音菩萨化身,妙善公主自幼心灵异常,荤乳不食,聪慧仁慈。适妙龄少女,终不婚配,屡遭庄王反对。她决心出家修行得道。后来,妙庄王因身患重病,唯至亲人的手、眼才能医治。而妙因、妙缘又不愿为父治病作出牺牲,妙善为度化妙庄王,感化其心。毅然断手挖眼为父治病,庄王病立逾,速生大欢喜心,妙善劝父王皈依佛门,修德行善,妙庄王高兴地皈依三宝,随观音菩萨到十方世界度化众生。后父女同来南瞻部州震旦国。观音菩萨和妙庄王与我国众生特有缘份,由于观世音具有寻声求苦的悲愿,以“三十二应化生”的神奇法力,以大慈大悲的愿力,有求必应的灵感救度世人。是民间解决现实苦难的菩萨,是佛家“现世报应”的代表,是信仰者最亲近、最需要的菩萨。因此,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传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而果州人民与观世音菩萨和妙庄王的缘份也很深厚,从近二千年来,南充佛教文化历史得知,佛教鼎盛时期,全市有大小佛教寺院八百余所,都建有圆通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唯独有栖乐寺,从唐代释洪法师住持寺院以来,庙内不但供有观世音菩萨,还供有观世音之父妙庄王菩萨,至新中国成立,解放初尚保存完好,文化大革命中毁于一旦。说明观世音之父妙庄王,为保护果州人民一方平安深得人心,为信众虔诚供奉。虽浙江普陀山为其观音道场,遂宁广德寺为观音应化圣地,但南充栖乐寺是观世音菩萨之父妙庄王的应化道场,因此,在佛教界中同样蜚声海内外。2001年,南充市人民政府决定恢复栖乐寺为佛教开放寺院,为弘宗演教,重现古寺风貌。寺院管委会决定,为满足南充广大信众愿望,再建庄王圣殿,重塑妙庄王金身,以示纪念,弘大慈功德,行大悲弘愿,利乐有情,庄严国土。

观世音菩萨传说二

中国民间流行最盛的,是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在元德十年所作的《观世音菩萨传略》。她在这本书中比较完整地讲述了观世音菩萨的身世。书中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妙庄的国王(未写明是那个国家)生有三个女儿,长女妙因、次女名妙缘、三女名妙善。三个女儿长大成人后,妙因,妙缘都听从父王的旨意出嫁了。唯妙善不愿嫁人。他曰:人生富贵,如过眼云烟。不如得一名山净地,修成正果,再度众生,解救苦厄。妙庄王再三劝说,妙善公主誓不回心。妙庄王一气之下将妙善公主贬为庶民,赶出皇宫。从此妙善公主就出家了。

后妙庄王染疾,百医无效。此时公主已修行得道,知父王有此一难,看在骨肉情份,她化一仙人为父疗病,诊脉后,告知妙庄王,只有服用直系亲属手眼病才能愈。妙庄王认为妙因、妙缘是最孝之女,便传旨让二女献出手眼,二女不肯。于是,妙善公主让父王差人求神仙帮助,差人去求神仙,妙善公主就将自己手眼取下,交给大臣。妙庄王病愈后,去拜神仙时才知救他的竟是自己的三女儿妙善,悲痛万分,求天地神灵帮助女儿恢复手眼,神灵被妙善公主的孝心所感动,使妙善公主长出了千手千眼。后被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传说三

相传白雀庵建于南北朝北周时期,庵院坐北朝南,庙内供奉“千手千眼”菩萨,为兴林国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人称“三皇姑”。妙善喜欢修行,曾出家在白雀庵为尼,因妙庄王逼迫其还俗,而火烧白雀庵,致使数百名尼姑身亡,妙善于是乘白虎远走苍岩山修行,后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疮,需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三皇姑便舍出自己的手和眼为父王治病。妙庄王病愈后,想把三皇姑封为全手全眼菩萨,为其建造庙宇,更塑金身,由于过分激动,竟说成“千手千眼”。妙庄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龙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传达圣旨给修筑者,于是建造庙宇时就给三皇姑的金身多出许多手眼,手里又长眼,即为如今的“千手千眼”菩萨。庵院香火旺盛,特别是农历四月初四、九月二十五的两个庙会,香客遍及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会期长达15天左右。1988年9月,河北省佛教协会将其定为“河北省南和县白雀庵女道场”。三皇姑的传说早在隋朝时期,就变得人人皆知,《搜神记》二十卷,视观音为神。略记曰:“妙庄王有三女,长妙音,次妙缘,三妙善,妙善即观音大士。王令赘婿不从,逐之御花园,居之白雀寺,苦以搬运,极所不堪,旁役鬼力代之。王怒,命焚白雀寺,寺僧俱毁于焰,大士无恙如初。命暂之,刀三折;命缢以白练,忽黑风遮天,一白虎背之去。至尸多林,青衣童侍立,遂历地府,过奈河桥,救诸苦难。还魂再至尸多林,遇一耆硕,指香山修行。后,庄王病急,剜目断臂救之,尔时道成。空中现千手眼,故曰: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3: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