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苗竹仔
释义

竹、细叶苗竹秆高4-5m,径1-5cm,秆半攀援状,稍下垂或攀援状,新秆淡绿色,贴生白色刺毛,表面具硅质而粗糙,节下具一白粉圈。箨鞘绿色,边缘染淡紫色,先端近截形,背面被白色细毛;箨舌生极低,边缘密生长纤毛;箨叶线形外翻,上面近基部密生短硬毛,其基部宽度明显地较箨先端为窄。叶片披针形,长6-14cm,宽1-1.7cm,上面粗糙,背面无毛。笋期8-9月。地下茎可入药(故有 竹之称),亦可栽培为观赏植物。

英文

S.dumetorum(Hance)Munro

基本信息

广东、香港。广西有引种栽培。

命名来源:[Trans.Linn. Soc. 26: 136. 1868]

中国植物志:9(1):020

族中文名:梨竹族

族拉丁名:MELOCANNEAE Benth.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竿细弱,长3—10米,直径0.5—1.1厘米,尾梢长下垂或为攀援状;节间长达62厘米,近基部光滑无毛,其余部分具硅质,表面还被有白色糙伏毛,节下方有一圈贴生棕色刺毛和白粉,竿壁厚1毫米;竿环平,光亮;箨环突起;节处多少有些弯曲呈膝曲状; 竿每节分多枝,簇生,粗细近相等,长约40厘米。箨鞘早落,质硬脆,背面具微毛或无毛,顶端截平,外缘的基部与箨环连接处有一下延的半圆形耳状物;箨耳常不明显,鞘口缝毛多数,近通直,长5—7毫米,淡棕色;箨舌高不及1毫米,无毛,边缘波状;箨片外翻,在竿下部者其长不超过箨鞘的一半,而在竿上部者则其长能超过箨鞘的一半,呈线状披针形,先端内卷成针状或钻状,背面无毛,腹面被以不均匀的糙伏毛。小枝具叶 5—7枚;叶鞘无毛,长2.5-3.5厘米;叶耳通常不明显,但具多条燧毛,其长为3-5 毫米,淡色;叶舌高不及1毫米,边缘不规则浅裂;叶柄短,长约2毫米;叶片披针形,长5-18厘米,宽1.2-1.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上表面被稀疏贴生剌毛,下表面无毛,小横脉明显。假小穗着生于具叶无叶枝之各节或可直接着生于主竿各节,无毛,纺锤形,先端渐尖,长10-22毫米;先出叶小,广三角形,脊上被稀疏纤毛;苞片4—6片,纸质,多少质硬而具脊,船形,长1—5.5毫米,顶端钝,基部的一片最小,上部的较大,具短尖头,下部的3或4片腋内无芽,上部的1或2片腋内具芽,芽外的先出叶长1.5毫米,质薄,透明,通常淡绿色;长1毫米,纸质或稍硬;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12-14毫米,先端急尖,纸质,脆硬,具多脉,顶端具芒尖,新鲜通常带紫色;内稃长圆状披针形,长达15毫米,薄纸质,顶端截平或缺刻,具多脉和狭沟,新鲜时亦带紫色;花丝白色,长达20亳米,基部多少行些合生,花药新鲜时灰绿色,成熟时淡黄色,长5—6毫米;雌蕊全长为20毫米,子房卵形,具柄,无毛,花柱紫色,柱头3,羽毛状,长3—5毫米,紫红色。果纺锤形,长10—13毫米,直径约1.5毫米,无毛,顶端具喙。

用 途

本种宜植庭园中作观赏。地下茎可入药。

产地分布

产广东。生于低地丛林中,海拔100-200米。模式标本采白香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