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苗岭 |
释义 | 苗岭山脉,位于中国贵州省。一般指惠水以东至雷公山,长约180公里,宽约50公里的断续绵延山地;或泛指西起六枝,东达锦屏的东西分水岭高地。苗岭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横亘于贵州东南部,因是苗族集中聚居区故名。 概况苗岭海拔一般1200~1500米,山峰则常达1500~2000米以上,主峰雷公山达2179米,云雾山高1584米。苗岭并无地质构造上的脉络,是由若干南北向背斜的坚硬岩层组成的山峰和被抬升和高地联合而成。东、西段地质和地貌迥异。东段是由元古代轻变质岩组成的断块山,西段则是由古、中生代石灰岩为主组成的喀斯特地貌。苗岭以夷平面及大型喀斯特盆地构成的层状地貌最为显著,从而形成耕地集中连片的夷平面及盆地区和山坡上高挂的层层梯田等独具特色的景观。苗岭属亚热带湿润山区,是贵州省重要林区之一。盛产杉、樟、竹及亚热带水果和烤烟等。 苗岭与苗族苗岭山脉是苗族主要的聚居地之一,森林资源丰富。苗岭也是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以北属清水江流域,以南则是西江流域。苗岭山脉的主峰雷公山位于雷山县,被苗族视为母亲山。 苗族 ,(越南文:Mèo;泰语:แม้ว / ม้ง;Maew / Mong 英语也称Hmong),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贵州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2009年8月11日,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正式公示了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审批结果,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榜上有名。 黔东南国家地质公园包括清水江流域丹寨、麻江、凯里、黄平、施秉、镇远等11县市的局部地区,以寒武纪地层为主,其中有号称世界第三的剑河八郎生物群,凯里杷榔动物群及凯里市境内的震旦纪和整个古生代六个纪的古生物地层。近年来,黔东南的地质遗迹及古生物资源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几乎所有的古生物祖先均在境内被发现,目前已成为国际古生物古地质科学考察研究的重要地区。 剑河八郎古化石、黎平天生桥、雷公山森林公园……黔东南州不乏令人惊叹的景观。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将成为一条纽带将黔东南州内诸多美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为它们赋予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深层底蕴。 申报历史苗岭国家地质公园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州政府就大力关注旅游业发展,以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为中心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特色旅游区、森林公园及旅游景点,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地质公园的建设准备了必要条件。 2006年,在各项条件均已成熟的情况下,以古生物化石、“金钉子”剖面、喀斯特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峡谷和山原地貌为主打,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开始申报,经过两年的考察准备后,申报材料日臻完善,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于2008年6月2日批准地质公园为省级地质公园并同意推荐至国土资源部申报国家地质公园。 今年8月10日,喜讯从北京传来,在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召开的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评审会上,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经评议通过,参评专家一致对苗岭国家地质公园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黔东南地质遗迹丰富、品位高,具有较高的旅游和科研价值,可进一步申报世界级地质公园。 公园特色地质公园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和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整个公园划分为革东、( 氵舞)阳河、雷公山、黎平四个园区,共有革东古生物化石、剑河温泉、上(氵舞)阳、云台山、黑冲、杉木河、下(氵舞)阳、铁溪、雷公坪、雷公山顶峰、八舟河、天生桥12个景区,充分突出八郎古生物化石遗迹、 (氵舞)阳河及黎平喀斯特地貌景观、雷公山山原地貌景观、民族风情和生态漂流几大黔东南旅游资源品牌特色,具有很高的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另外,地质公园将按功能布局划分为地质科考、休闲活动、文化浏览、旅游服务四个区,让游客在饱览美景、休闲放松的同时,领略独特的苗侗民族风情,品尝一份地质科学知识的饕餮大餐。 考古新发现1982年11月,贵州大学赵元龙、黄友庄、龚显英等在革东镇八郎古生 物化石群测制2-3寒武纪凯里组剖面时,意外地发现了数块完整的棘皮动物化石,后经专家证实其中的始海百合为全国3寒武纪首次发现。 经多年研究,专家发现凯里生物群类似于在云南澄江、加拿大布尔吉斯发现的生物群,而且凯里生物群的时代晚于澄江生物群,早于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在生物演化上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对古生物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凯里生物群至今已发现11个大门类、近130属动物化石,含有大量珍稀的软躯体动物化石,是当今全球三大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之一。另外,八郎剖面上还有一个拥有9个门类60个属的台江生物群,是全球2寒武纪末期第一个古生物化石群。八郎剖面自身则是潜在的全球寒武系2-3统界线层型剖面,有望成为地球在这一地质历史时期界线划分的全球唯一标准点。八郎剖面上有两个世界级的古生物化石群和一个潜在的“金钉子”,乃是世界罕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国内外科研机构前来考察研究。 地质奇观(氵舞)阳河沿岸白石耸立,远望雄岭拔地,近观奇峰嵯峨,连绵处云天一色,险峻处万夫莫开,游人至此,无不屏息凝神,惊叹连连。据专家介绍,(氵舞)阳河流域属白云岩喀斯特地貌,由于岩石溶蚀现象在这里很不明显,构造崩塌脱离是其主要成因,其地貌形态类似于碎屑岩地貌,是一种分类位置介于喀斯特地貌与碎屑岩地貌之间的新的地貌类型,暂称为“中国南方白云岩喀斯特地貌”,这在我国是首次发现。有一位专家说:“在中国南方,多雨潮湿的地方,能够形成以崩塌脱离为主要成因的白云岩峰林、峰丛喀斯特地貌,非常罕见。” 生物大观园相对于(氵舞)阳河的鬼斧神工,雷公山展现的则是一派典型的构造侵蚀地貌景观,山原地貌形态以台状高中山、波状中山、脊状低中山及低山为主,山势雄伟,浑圆的山脊连绵展布,生物种类近5058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共有53种,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1982年6月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成立,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4县。州政府于1985年组织成立一个由102名专家组成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团,对区内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分布等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调查与研究。2005年5月至2007年3月,贵州大学、贵州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南林学院、浙江大学等30个科研院所和高校,139位专家、学者和200名科技人员,历时两年时间,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物资源本底调查研究。 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2011年初,投资400余万元人民币的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通过评审,正式落户台江县。 2006年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开始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申报,2009年8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国家地质公园资格,计划投资400余万元对台江县古生物博物馆进行改造、扩建成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公园分为革东、舞阳河、雷公山、黎平4个园区,面积429平方公里。《方案》通过评审,对加快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在台江县的修建起到了实质性的推进作用。 目前,已经完成了《贵州省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陈展设计修改方案》、《贵州省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展项策划》、《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碑立在台江原始森林大草原及相关景区建设实施方案》和《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雷公山园区掌水坪、玉龙潭公园建设规划》等。其他各项工作有待进一步抓紧和落实之中。 相关文艺作品《苗岭的早晨》 《苗岭连北京》 《苗岭飞歌》 《苗岭迎客歌》 儿歌《高高苗岭什么最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