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面子理论
释义

面子理论简介

面子是需要的,纯真的面子美好而神往。好比人的着装和打扮,适度修饰,精于点缀,长精神、提志气,就能画龙点睛,使人受益、给人享受。像“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积极分子”等等的面子,就是受人尊重、促人创造的。问题是对面子的刻意追逐和过度的炒作,掺假做伪,就使人厌恶、让人害怕,就失去其本意和原貌了,结果,死要面子活受罪,图虚名遭实祸,小则害己,大则害人,极则害国。面子也是价值所在。俗话说:人要面子,树要皮。面子有些时候也是道德底线。

词目:面子理论

“面子”理论

作用

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是用于论述和全释礼貌现象的人际关系理论,但该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因此,对于其跨文化普遍性问题,中外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质疑。在中西方文化中,“面子”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行为中体现出的面子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消除东西方人士在交往中的障碍,从而有效促进跨文化交流。

由来

“面子”这一概念首先是由中国的人类学家胡先缙(1944)介绍到西方国家的。之后美国学者Erving G0肠瑚(1967)在此概念基础上,较详细地讨论了人际关系,为社会语言学的有关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Brown 和Levinson(1987)对“面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 Theory)。Scoilon,R和S.W.Scoilon(1995)将面子理论进一步深化,指出面子具有矛盾性特征(Paradox 0f e)。biao (1994)对Brown 和I evins0n面子理论的普遍性提出质疑,他 认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面子”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本文着重对中西文化中不同语言和行为所蕴含的“面子”文化的差异进行探讨与比较。

“面子”面观

西方文化中的“面子”

Brown和Levimon将“面子”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Brown&Lotin.son,1987:61)。通过与他人的交际,这种形象可以被损害,保持或增强。他们认为每个交际参与者都具有两种面子:积极面子(positive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积极面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敬;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有自己选择行动的自由。(Brown & I evins0n,1987:62)Brown &Levimon认为在会话过程中谈话双方的两种面子都会受到侵袭,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同时面临着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威胁。因此,绝大多数言语行为都是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Ihreatening Acts,FI)(Brown &L rl80n,1987:24),而礼貌的会话功能就在于保护面子,降低面子威胁行为的威胁程度。 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大致可分为四大类:(1)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的言语行为:说话人向听话人命令、请求、劝告、威胁、警告;(2)威胁听话人积极面子的言语行为:说话人不同意听话人的见解,向听话人给予批评、蔑视、抱怨、谴责、指控、侮辱,对听话人的积极面子持否定态度;(3)威胁说话人消极面子的言语行为:说话人向听话人表达谢意、接受批评,对听话人过时的反应作出违心的许诺或提供非情愿的帮助; (4)威胁说话人积极面子的言语行为:说话人的道歉、接受批 评或恭维,忏悔、承认有罪或有错;等等。在此基础上,ScoilonScollon指出:面子是一个矛盾的概念(Paradox 0f e)(Scollon&Scolon,1995:36),其中包括两个子概念:“参与”(involvement)和“独立”(independence)。在交际中,一方面,说话者必须要关注对方,或向对方给予关注;另一方面,说话者要维护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对对方的独 立需求也表示尊重。面子的矛盾性就表现在:如果给予对方过多的关注或参与,势必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利和独立性;但是,当说话人维护自己的权利和独立时,可能会侵犯对方的 权利和独立,同时又会降低对对方的关注。

中国文化中的“面子”

汉文化中的“面子”包括两个组成部分:“面子”和“脸”。 (Mao,1994)胡先缙用语义分析法对二者的定义进行了研究。 他将“面子”定义为“个人的声望和地位得到公众的一致认 可”;“脸”是指“群体对于符合社会和内在道德行为标准的个体尊敬”。(h ∞,1994:457)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汉文 化中“面子”的内涵: 第一,在汉文化中,面子是个体身份与理想形象要求的表现,是个体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处世要求等的总和。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这种身份和形象的要求。在汉文化社会里,具有一些公认的道德规范与理想人格标准,它们规范着个体的言行,例如仁义要求、德才要求、忠信要求等。个体的言行符合社会普遍的标准就挣得了面子,违背这种普遍的标 准就丢了面子。 第二,面子是人情关系与人际影响的象征。汉文化社会特别重视人情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融洽,情面被看成是个体人际影响度和关系融洽度的标尺。在人际交往中,给对方以情面,达成关系的和谐,就给了对方莫大的面子,反之就会驳了对方的面子。这种情面面子广义上与BrownI_evinson的积极面子要求相同。

“面子”差异

历史渊源

面子理论在内的礼貌理论具有普遍性,但礼貌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到特定文化中去理解“面子”的差异性。(何兆雄, 2000:239) 西方文化源于公元前20世纪左右的古希腊文化,后者 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由和民主精神。这使得西方文化在诞生之初就带有民主自由的烙印。在神权之上、蔑视人权的 中世纪之后,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刚刚冲破封建主义的桎 梏,新兴的资产阶级中就涌现出大批人文主义者,他们将人性和人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后来,这种人文主义思想逐步在西方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它强调个人的权利和 价值,形成了一种以“个人自由”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念。西方“面子”理论中的“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形成的。 中华文化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文化,其思想精髓是 “天人合一”和“仁爱”。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个人被看作社会 和整个人类的一分子,要根据自己的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赋予 的责任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品质。因此,中国文化具有高度重视社会整体、强调个人服从整体的悠久历史传统。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孔子的这种“仁爱”思想与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观念紧密相连。在这种等级体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竖式的,它强调个人要严格按照自己在等级体系中的位置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最大程度上服从于自己所在的社团或社会,以期达到社会道德 规范的标准。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面子”则与西方的“面 子”不尽相同。

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中西文化中“面子”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中西文化中,“面子”一词涵盖的意义不同。汉文化中的“面子”强调公共面子。公共面子不是强调个人愿 望的迁就,而是强调个体行为和群体观念、评价的和谐统一。 而Brown和I_evinson的“面子”则强调个人面子(Mao,1994), 即“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Brown&l_evinson,1987:61)。 其次,中英文化对消极面子的认同程度不同。在汉文化中很难找到一个与消极面子对等的概念。根据Mao(1994)的 研究,面子的自我取向特性在西方是适用的,而在强调个体归属与群体的中国文化中并不适用。因此,中国人的面子概念并没有包括消极面子这一部分。因此,汉文化中的“面子” 和“脸”都更接近于Brown和Ievinson提出的积极面子,因为中国人都希望得到群体的接纳、认可和尊重,而并不崇尚过度地满足个人行为的自由。例如,在和别人一起吃饭时,中 国人会不停地劝对方“多吃点”、“别停筷子”,从而营造一种 和谐一致的气氛,以显示礼貌、客气,以及和对方属于同一群体的资格。相比而言,西方文化更注重对彼此消极面子的保 护。在社交礼仪中,西方人特别推崇“尽量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这一原则。这样就给对方留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还避免造成尴尬,从而充分尊重了彼此行为的自由。 下面,笔者透过具体的言语行为,来探讨一下中西文化中“面子”的差异性。

英汉言语中的差异

1.称谓言语行为中的“面子”差异 中西方在称谓方式上有所不同。在西方,称呼语的使用有两种范畴:对等式称呼(reciprocal address form)和非对等式 称呼(nonreciprocal address form)。这两种类型的称呼语在使 用时受到“权势”和“平等”(Power and Solidity)等社会因素的 影响(Brown&Gilman,1972)。当说话双方社会权势对等时, 双方选择相同的称呼语,如:头衔+姓氏;而在双方地位不对等时,一方使用正式的称呼语时,另一方则会选择非正式的 称呼方式,例如直呼其名。此外,亲密程度和性别也会成为影响称呼方式的因素。 在中国文化中,中国人“卑己尊人”的礼貌原则在称呼语 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受社会结构及血缘、宗族等社会关系的影响,称呼语的使用表现出一种权势趋向。人们常在姓或名 的前或后加某些词缀,如老李、小王、小明,等等,以便充分照 顾到对方的积极面子,体现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此外, 另一种称呼现象更为独特。人们习惯用表示血亲关系的名 词去称呼非亲属,如邻里、好友,将比自己年长的非亲属称为 “爷爷”、“奶奶”,将比自己年幼的非亲属称为“哥哥”、“姐 姐”。这正是汉文化中“集体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而该现 象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是令人吃惊而难以接受的。

2.道歉言语行为中的“面子”差异 中西方道歉言语行为的不同也折射出“面子”概念的差异。 首先,就道歉频率而言,英美国家的人对道歉的使用远远高于中国人(贾玉新,1997:374)。特别是针对咳嗽这样的日常小事,中国人很少会因为咳嗽向对方道歉,而英美国家的人会立即向对方道歉:“I’m sorry.” 其次,语境也直接影响到道歉行为的文化差异。美国学者Hall(19r76)曾提出强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弱语境文化(1ow—context culture)的概念。强语境文化中的模式是 统一、同一,其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人们主张和谐,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发生矛盾和冲突。中国文化就是强语境文化中的一种。一旦发生矛盾,人们马上采取“直接道歉策略” (m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s)(Blum—Kulka&Olshtain, 1984)来维护双方的面子,避免矛盾升级。例如:“真对不起”,“请原谅”等等。弱语境文化的模式是分散、差异,其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它强调个人意见和差异,适当程度的冲突被看作是积极的行为。其典型代表是美国文化。人们为维护个人面子,可以争吵或争斗。他们多采用“减轻责任策 略”(stl-at~ ofminimizing)(Trosborg,19g7)来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例如:“I didn’t nllP_,all it.”“It'WOn’t happen agai..” 再次,社会和人际关系也会导致中美道歉策略的差异。 黄永红(2001)的研究显示:在汉文化背景下,当说话者与听话者的社会权势有差异时,上级对下级的道歉频率低,道歉形式多为非正式;而下级对上级的道歉频率高,多采用直接道歉策略,且带有自责口吻。当说话者与听话者的社会权势和社会距离无差异时,冒犯者的道歉频率增高。与之相比, 绝大多数美国人则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如果冒犯程度高,则会采取直接道歉策略,且态度中肯。反之,则使用减轻 责任策略,从而明示自己在对别人的冒犯中应负的责任。

3.请求言语行为中的“面子”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以英语为例,人们在实施请求言语行为时,通常用直接性言语中带“please”的祈使句形式(例如:“Bring me 812fine cofee,please.”)或间接性言语中询问听话人能力或将来做某事的可能性的疑问句形式(例如:“Could you answer the telephone,please?”)来表示其礼貌性。这与西方“个人”取向和追求人际间的“平等”、“一致”有关。人们在向他 人提出要求时,尽量做到委婉,不给对方“强加”的感觉,以保证彼此间的消极面子不受伤害。 相比而言,在汉语中人们多采用间接性或暗示性请求策略来实现其请求行为。在具体运用时,其请求话语通常包含在较长的解释中,即请求者在请求前尽量为其建立一个请求的情景框架,来证明其请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照顾双方特别是自己的积极面子。例如:“真不好意思,我原本不想麻烦您的,但是这与英语请求语中“直奔主题”的句式有着显著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面子”是一种礼貌现象,是言语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 面。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差异及其成因,有助于揭示隐含在交际行为中可能引起冲突的因素,从而加深交际双方间的理解,以便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面子”文化

中国人重视面子,有时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所谓不可理喻,即面子有时甚至比生命更重要。外国人和中国皇帝打交道,首先碰到的是礼仪问题。中国人见皇帝要下跪,外国人也得下跪,如果不跪,则一切无从谈起。中国古成语中有一句“嗟来之食”,一个人饿得半死,有人招呼他吃饭,但说话不礼貌,于是这人坚决不吃,宁可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现代人不明此理,说他态度不好,先吃了他的饭,再打他一顿行不行?这实在是不明中国传统文化的面子理论。面子即是礼制,没有面子,比没有命更可怕。

这其实在孔夫子时代,已然有之。孔丘最讲究礼仪,他老人家礼的学问极大,礼的规矩也极多,举凡吃、穿、住、用,没有一样不讲“礼”的。单是吃饭,已经十分麻烦,别的不说,且说九大不食。

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沽酒市脯,不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中国人重面子。所以多多少少有些害怕批评。一听批评就不高兴,而且想方设法要对批评者的态度、批评者的资格、批评者的动机、批评者的背景等方面大找原因。你说我屁股不干净,但态度不好,这不行;你说我屁股不干净,你的屁股也不干净,也不行;你批评得对,屁股也干净,但动机有问题,还不行。即使这一切问题均不存在,就因为你的背景不对,比如你的朋友是我的对头,或我的朋友是你的对头,又不行。

中国人害怕批评,虽然有很多极有哲理的格言,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这些美好的信条,长官大人如能实行一半,既是下属的大幸;皇帝老爷如能实行1/3,则是天下人的万幸。但其实际,也不过说说而且。说的人兴高采烈,听的人心悦诚服。但还没有坐热,便一闻逆言,大发淫威,不给你来个五马分尸,已经是格外开恩矣。

中国封建文化,因为以等级制作为最基础的文化体制,因此,人的独立人格很难存在。君有君格,臣有臣格,官有官格,民有民格,民格与官格相比,则不成一格,官格与君格相比,更不成一格。缺少独立人格的一大表现,即没有主见,不能也不敢自己为自己作主,对周围舆论最是重视不过,所谓“人言可畏”,在我们中国人身上表现得特别典型。我们——尤其我们的祖先,对外界的臧否总是特别的重视,而在收听别人的意见的时候,耳朵特长,眼睛特亮,心眼特小,报复心特重。因为一言不慎而成灭门之祸的事情,历朝历代,皆有发生。

中国人重视面子,有时候就不顾及自己的承受与消费能力,就是所谓的打肿脸充胖子,明知自己承受不起,却还要为了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大度与阔气,为了所谓的面子去“装大爷”。而大部分国人却不自知,仍乐此不疲。其实,这完全可以不必,因为我们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所以中国人有一个信条,认定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不吃不行,两利相较取其大,该吃还吃;祸从口出,不说可以,两害相比取其轻,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也不说。中国官僚中点头先生、划圈先生、叩头先生、没嘴先生、哼哼先生、是是先生甚多,这是一个基础性原因。

事实上,面子再大,哪有科学更大,面子再重,哪有事实更重。不管你是谁,只要批评得对,就应该接受过来,并迅速改正。比如中国人古有随地吐痰的毛病,别人向你提出来,且不管这人是国人、是洋人,是学者、是无赖,是打过你亲爷的仇人、还是救过你亲娘的恩人,是抢走你女朋友的“坏人”、还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士,这个都不去管他,只问他说得对不对。如果有人请你生吃癞蛤模,即使这是孔夫子的建议,也该坚决顶住,或请他老人家吃个样子给你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