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面目 |
释义 | 基本信息词目:面目 拼音:miàn mù 英文:appearance;face;features 基本解释1. [appearance;face;features]∶相貌 面目可憎 2. [look]∶事物的外表、形态;面貌 还其本来面目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忠烈之面目 3. [colors]∶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 显出庐山真面目 4. [self-respect]∶指面子、脸面 愧无面目见人 何面目以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详细解释1. 面孔;面貌。 《诗·小雅·何人斯》:“有靦面目,视人罔极。”《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泗州被围凡七月,守城者不得寐,面目皆生疮。”《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韩道国到家,拜了家堂,脱了衣裳,净了面目,夫妻二人,各诉离情一遍。”丁西林 《一只马蜂》:“﹝余小姐﹞姿态美丽,面目富有表情,服装精致。” 2. 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三:“王徽之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节为贵,而此君面目耸然。’” 宋 苏轼 《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世官》:“我本书生起家,身后子孙通塞不可知,第还我穷秀才面目足矣。” 胡适 《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一:“明 代《水浒》面目,遂得重睹。” 3. 面子;颜面。 《国语·吴语》:“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汉书·王陵传》:“今高帝 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 ,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於地下乎!”《水浒传》第三七回:“众囚徒见宋江有面目,都买酒来与他庆贺。”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田开疆按剑而言曰:‘斩鼋打虎,小可事耳!吾跋涉千里之外,血战成功,反不能食桃,受辱于两国君臣之间,为万代耻笑,何面目立于朝廷之上耶?’”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这样做就使我犯了罪,犯了一种没有面目见朋友的罪!” 4. 情面。 《三国演义》第六六回:“云长执剑在手曰:‘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