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缅甸记录者 |
释义 | 这是一段独特且有力的记录,记录了一场为自由而战的斗争。揭示了在极权国家缅甸,新闻业所处的高危现状,同时对2007年秋天引人注目的佛教僧侣示威活动做了详细的记录。在丹麦、荷兰、克罗地亚捷克、希腊德国巴西以及美国多个国际和国家级电影节上均有收获。该片将自由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多我们习以为然的“自由”,特别是新闻业的自由,在这个极权的国家却完全没有保障,新闻工作者甚至会经常会被处以刑罚。这样一群通过不懈努力使全世界得知事实真相的团队,与那些发起游行的勇敢僧侣一样,足以震撼人心,使人深刻感受到自由的珍贵 基本内容片名:Burma VJ 译名:缅甸记录者/缅甸起义:看不到的真相/缅甸民主之声 导演:安德烈·奥斯特嘉德 Anders Østergaard 类型:纪录片 片长:84分钟 国别:丹麦 语言:缅甸语/英语 级别:7(按照瑞典电影分级制度,7岁以下儿童需由18岁以上成人陪同观看) 发行:示波器影业(美国) 上映日期:2009年5月20日(北美) 推荐指数:★★★★ 剧情简介在缅甸,有这样一群记者,他们勇敢,无畏对自身生命的威胁,手持小型摄影机,记录并揭露了这个国家残暴的政权。 2007年,经历了数个年代的沉默,向来温和的佛教僧侣发起了大规模对抗政府的起义,超过10万民众冲向街头,反抗已经掌控这个国家逾40年的暴力独裁,这成了当时全球的焦点。顿时,外国报道团队被禁止入境,网络也遭到封锁,缅甸成为了一个封闭的国家。通过缅甸民主之声(一个非营利性的新闻组织,是目前少数几个还能释出当地新闻的管道之一)拍摄下来的摇摇晃晃的镜头,电影人安德烈·奥斯特嘉德将这段历史事件的记录者——缅甸新闻工作者彼时的努力与坚持,带到观众眼前。 缅甸记者的战略指挥,一位27岁,代号为“约书亚”的小伙子,在泰国某秘密地点监督着记者们一系列的活动。他通过电话与那些勇敢的摄影记者联系,然后将这些视频通过缅泰边境偷运至泰国,接着船运至挪威,最后通过卫星使全世界(包括缅甸)知道在这个国家究竟发生了什么。冒着有可能在监狱中度过余生的危险,缅甸的年轻勇士们竭尽全能在仰光每个地点拍摄,坚持将事实发布给全世界,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一系列过程犹如一部惊悚电影,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片中一切都是真实的。 幕后花絮《缅甸记录者》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由在缅记者暗中记录的镜头所组成的;而为了安全起见,与纪录片紧密相关的一些真实人物、地点以及组织的名称均为化名。这部影片获得了2008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尤里斯·伊文思奖以及重要电影奖;另外在2009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该片荣获了纪录片最佳剪辑奖。 缅甸的新闻工作环境极差,2008年,根据无边界记者组织以及世界媒体自由指标的考核,缅甸与朝鲜并列排名为全球倒数第四。2007年8月至9月,由佛教僧侣发起的震动世界的游行活动撼动了统治这个国家逾40年的军事政权,然而军阀不顾当时的国际舆论压力,实行了严厉的军事镇压,逮捕了成千上万的人,其中至少百人失去了生命,大量新闻工作者遭到了逮捕以及恐吓;同时,国外刊物的销售也受到严格的控制,最初几周,《时代周刊》、《新闻周刊》以及泰国的报纸都从市场上消失了;10月至11月,互联网遭到封锁。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普通”缅甸人担当起了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利用自己的手机、数码相机、存储卡等,在当局进行最大限度新闻管制的期间,记录并传播这一历史事件中的真实情况。 影片简评虽然缅甸僧侣游行事件在当年颇为吸引人的眼球,但遗憾的是,其影响力只持续了几天,接着便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渐渐遗忘。如今,这个国家的相关情况仍然糟糕,极其需要世界其它地方人们的关注与支持。对于这一现状,该片犹如一声怒吼,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依然在持续的历史悲剧,因为其见证了军阀政府对于人性尊严与权利的践踏。另外,影片极度摇晃的镜头则从侧面反映了缅甸当局对于新闻业的压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