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绵萆薢
释义

绵萆薢,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 。商品多为纵向或斜切圆片,大小不等,厚约2~3毫米。外皮灰黄色较厚,周边多卷曲。切片表面浅黄白色,粗糙有筋脉。质柔软,易折断。无臭,味微苦。以身干、色白、片子厚薄均匀者佳。主产于浙江、湖北等地。花期6—8月,果期7-10月。

植物介绍

【拉丁名】RhizomaDioscoreaeSeptemlobae

【英文名】SevenlobedYamRhizome

【分类】薯蓣科、薯蓣属。

【别名】大萆薢、萆薢、硬饭团、金刚。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DioscoreaseptemlobaThumb.的根茎。

【采制】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斜切片,边缘不整齐,大小不一,厚2—5mm。外皮黄棕色至黄褐色,有稀疏的根痕,其基部呈圆锥状凸起。切面灰白色至灰棕色,有黄棕色点状维管束散在。质疏松,略呈海绵状。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份】含薯蓣皂甙(dioscin)、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另含有原薯蓣皂甙(protodioscin)、原纤细薯蓣皂甙(protogracillin,kikubasaponin)及甲基原纤细薯蓣皂甙。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肾、胃经。

【功能主治】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用于淋病白浊、白带过多、湿热疮毒、腰膝痹痛。用量9-15g。

植物形态

绵萆薢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根茎横生,分枝,粗大,直径2-5cm,干后质地疏松,海棉状,外皮灰黄色,生多数细长须根。茎左旋,圆柱形。单叶互生;叶片稍革质,形态变化较大,基部叶掌状深心形,上部叶片卵形,边缘波状或全缘,下面网脉明显,两面疏被白硬毛。雄花序腋生,总状,雄花有梗,与花被共长4-5mm;花被新鲜时橙黄色,干后褐色;雄蕊6,有时仅3枚发育。蒴果成熟时反曲下垂,翅近半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圆形,长1.5-1.8cm,宽约1.2cm。种子扁卵圆形,直径4-5mm,四周围有薄膜状翅。花期6-8月,果期7-10月。生于山地疏林或灌丛中。主产浙江、福建、江西。

科属简介

薯蓣科

山药原名薯蓣,《神农本草经》列入上品,《图经本草》记载较详:"今处处有之,春生苗,茎紫叶青,有三尖角,似牵牛更厚而光泽,夏开细白花,大类枣花,秋生实于叶间,状如铃,二月、八月采根。“因唐代宗名预,故避讳改名为薯药,后又因宋英宗讳薯,遂改名山药。

多年生缠绕草本;块状茎肉质肥厚,略呈圆柱形,长可达1m多,直径2~7cm,外皮灰褐色,生有须根。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单叶在茎下部互生,中部以上对生,少为3叶轮生;叶片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变异大,长3~9(~16)cm,宽2~7~(14)cm,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幼苗期叶片一般不裂,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叶腋内常有珠芽。花单性,雌雄异株,成细长穗状花序;雄花序长2~8 cm,近直立,2~8个生于叶腋,偶尔呈圆锥状排列;花序轴呈明显"之"字形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点;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卵形,较小;雄蕊6。雌花序1~3个生于叶腋。蒴果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长1.2~2cm,宽1.5~3cm,外面有白粉。种子着生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

薯蓣属

250种以上,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80种,主产西南至东南,西北和北部较少,其中参薯D.alataL.和甜薯D.esculeata(Lour.)Burkill2种,两广常见栽培供食用,其块茎(薯)的形状和颜色种种,薯蓣(山药)D.oppositaThunb.根茎入药,滋养强壮,亦作副食品和酿酒原料。缠绕植物,有块茎或根茎;茎有时有刺,左旋或右旋,有些植株叶腋有珠芽;叶互生或对生,单叶或为指状3-7小叶,叶脉通常为掌状脉;花小,单性,雌雄异株,排成穗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裂片6,2轮;雄蕊6或3枚;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2颗;果为一蒴果

所属科:薯蓣科

分布量世界:250种;中国:80种

引种状况:非引种

药材鉴定

(1)绵革薢根茎多为纵切或切的圆片,大小不等,厚2-5mm;外皮黄棕色,较厚,周边多卷曲,切面浅黄白色,粗糙。有黄棕色点状维管束散在。质疏松,略呈海棉状。气微,味微苦辛。

(2)福州薯蓣根茎呈不规则长圆柱形,长6-16cm,直径1-4.5cm。表面凹凸不平,黄褐色,具不规则皱缩钩纹及分散瘤状突起的茎痕。质坚硬,难折断。商品多切成薄片,厚2-3mm,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粉性,散有点状维管束。质较疏松,略呈海绵状。气微,味微苦辛。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

(1)绵革薢外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中散有粘液细胞,长100-140μm,直径约10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散在,外韧型,皮层和中柱的薄壁细胞间有明显的间隙,细胞中含淀粉粒,圆形或卵圆形,长17-25μm,脐点点状。

(2)福州薯蓣与绵萆薢相似。唯木栓细胞层下方的皮层细胞木质化,具壁孔。淀粉粒较大,长径40-58μm,短径17-27μm,脐点横裂缝状。粉末特征:淡黄棕色。淀粉粒多,单粒卵圆形、椭圆形。类圆形、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有的一端尖,有的呈瘤状,直径10-70μm,脐点裂缝状、人字状、点状,层纹大多不明显。草酸钙针晶多成束,长90-210μm。薄壁细胞多角形,椭圆形或长方形,壁略增厚,纹孔明显。木柱细胞棕黄色,多角形,壁平直。

理化鉴别

(1)取粉末2g,加水30ml,水溶加热10min,滤过。取滤液2ml置具塞试管中,振摇1min。产生大量的蜂窝状泡沫,放置10min,泡沫未有明显的消失。(检查皂式)

(2)取上述滤液,加入2%红细胞混悬液5-10滴,放置数分钟,血细胞逐渐被溶解而使溶液呈淡红色透明状。(检查皂甙)。

(3)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加热浸提,滤过。滤液蒸去乙醇,放冷,残渣溶于少量醋酸中,加醋酐和浓硫酸,应显紫红色。(检查皂式)(4)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2mol/L盐酸约10ml,加热水解4h,滤过。残渣用水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2h,加石油醚(60-90℃)回流提取4h,提取液蒸干后加氯仿2ml溶解作供试液;另取薯蓣皂甙元和25一异螺甾-3.5-二烯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lmg作对照。各取10μl点于同一硅胶-10%CMC板上,用氯仿-丙酮(93:7)展开,喷雾3%磷钼酸醇试液,加热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药理作用

1.山萆薢根茎中所含之薯蓣皂甙或薯蓣皂素毒甙有杀昆虫作用。薯蓣皂甙、克拉塞林甙还有杭真菌作用(如须癣毛菌Trichophytonmentagrophytes)。苏联产同属植物高加索薯蓣Dioscoreacaucasica对兔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其皂甙有拟胆碱样作用,能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压、增强胃肠平滑肌的运动,并能升高血糖,对抗小鼠的化学性惊厥,以及提高大鼠胃肠等各种组织的通透性。

2.绵萆薢总皂甙可降低血清胆固醇。以高胆固醇(l%)饲料饲养60天龄雄鹌鹑,60天后对照组和绵萆薢总皂甙组血清胆固醇浓度分别为1265±360mg%、1185±167mg%,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58.3%和8.3%,说明绵萆总皂甙在不影响血清胆固醇浓度情况下具有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的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0: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