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绵右渠 |
释义 | 绵右渠首地都村段井陉绵右渠始建于1958年,担负着井陉县、矿区和鹿泉市20个乡镇、193个村的22.5万亩农田灌溉任务。目前,这里已建成各级用水协会70多个,在为农户服务方面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规范的运作机制,使灌区粮食年亩产量达到了700多公斤,创社会效益7000多万元。 基本信息位于河北省井陉县,是当时最大的民办水利工程(据《石家庄市百年百事》中:1959年1月,当时全国最大的民办水利工程井陉县绵右渠一期工程竣工) 工程介绍绵右灌溉由总干、左干(东分干、北分干)、右干、引甘济绵共4条干渠组成,全长188.5公里。渠线横穿300余座山头,跨越400多条沟谷,兴建大小建筑物1352处,配套支渠24条,设计灌溉面积22.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7.3万亩,全区总工程量996万立方米。总干渠从山西省平定县苇泽关引水。 1936年,井陉县南横口村??作霖请国民党华北水利委员会勘测1条"绵右渠",西起地都村,东至柏山岩,全长15公里。但未能付诸实现,仅留下了部分图纸。1958年,绵右渠开始动工,分四期工程进行,至1977年全部建成。 1.渡槽1975年,建成绵右渠大沟滤槽,是井陉县第一座等截面双曲拱渡槽。该槽跨马峪村大沟,长132米,高31米,渠槽宽2.1米,设计流量5米3/秒,主拱3孔,单孔净跨40米。桥墩用料石浆砌、拱圈、渠槽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 2.隧洞1959年,建成绵右渠鸡架山隧洞。洞长502米,宽4米,高3米,设计过水流量5米3/秒。1970年,建成绵左干渠三官山隧洞,洞长5569米,洞宽3,高2.5米,设计流量3.5米3/秒。洞内内部采用料石衬砌,混凝土护底。1975年建成井陉县唯一路、水结合的路水洞。该洞位于袁峪村北芝麻峪,横穿石门峪,洞长488米,高8米,洞内用料石衬砌,混凝土护底,上下分两层,上层走水,下层行人。 3.倒虹吸1960年,建成绵右渠乏驴岭倒虹吸,渠水从河右岸潜入河底,从左岸流出。它是河北省第一座高压双排铸铁管倒虹吸。水位差57米,全长451米,铁管1.5直径米,设计流量3.5米3/秒。同年,建成三角刊倒虹吸,该工程是井陉县主干渠上独有的1座砌石管倒虹吸。全长140米,水位差9.3米,用精细料石砌成圆形管状,内径1.5米,设计流量2米3/秒。1975年建成金良河倒虹吸,它是井陉县主干渠水位差最高的1座倒虹吸工程。水位差73米,全长590米,采用三排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铺设,管径1米,设计流量4.05米3/秒,流速1.7米/秒。1976年,建成上安倒虹吸工程,它是渡槽和倒虹吸相结合的工程。全长1450米,预应力双排钢筋混凝土管铺设,进出口两端建有空腹式砌石渡槽,长414米,跨越石太铁路处采用空腥式拱桥架设预应力管,长115米。桥下通火车,桥上人行走,桥中小潜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