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绵刺 |
释义 | 拉丁名: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 中文名:绵刺 拉丁科名: Rosaceae 中文科名: 蔷薇科 别名:蒙古包大宁 保护级别: 2 分布:内蒙古 现状: 稀有种。绵刺分布区狭小,由于过度放牧和任意樵采,致使数量日益减少。同时随着植被的不断破坏,环境条件日趋恶劣,绵刺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处于日益衰退的状态。 海拔下限(米) :1000 海拔上限(米) : 1400 绵刺为中等饲用小灌木,一年四季为马所喜食。青绿时骆驼最喜食,牛、驴、羊等也喜食,而在休眠状态和冬春枯黄期,适口性降低。但长期在绵刺草场上放牧的家畜,则终年采食。绵刺草场是阿拉善东部和鄂尔多斯西北部家畜的主要放牧场,每年可为家畜提供一定数量的灌木饲料。 形态特征:落叶矮小灌木,高20-40厘米,直立或小枝倾斜,地下茎粗壮;茎多分枝,枝被长绢毛,具宿存、坚硬而成刺状的老叶柄。叶为三出复叶;小叶革质,顶生小叶3全裂,裂片与侧生小叶同形,线状披针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2一4毫米,宽0.5一0.8毫米,全缘,中脉及侧脉不显,两面具长绢毛;叶柄短、坚硬,宿存;托叶膜质,贴生于叶柄。花单生叶腋,直径3-4毫米,花梗长3-5毫米;苞片3,卵形;萼筒漏斗形,萼片3,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副萼片3,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花瓣3,圆形,白色或浅粉红色;雄蕊3,短于花瓣;子房上位,长卵圆形,密生绢毛,花柱基生。瘦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淡黄色,为宿存萼筒所包被。子房椭圆形,被长柔毛。瘦果,外有宿存的萼筒. 特性: 绵刺分布区内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平均温约7℃,绝对最高温可达40℃,绝对最低温达-32℃,全年日照在3000小时以上;年降水量50--150毫米,多集中在6--8月,但蒸发量要比降水量大得多。土壤为灰荒漠土及灰棕荒漠土。主要生长于具有薄层覆沙的沙砾质荒漠、山前洪积扇和山间谷地,常形成绵刺群落。对盐碱化土壤具有相当适应能力,在湖盆的边缘,盐爪爪foliatum (Pall.) Mog.群落的外围也能形成绵刺群落。该植物根系粗壮发达,对干旱气候具有特殊的适应性,在极度干旱季节,生长微弱,甚至处于“假死”状态,但当获得一定水份时,又能恢复正常生长,并可开花结实。绵刺一般4月初芽开始萌动,4月中、下旬开始长叶,5月中、下旬开花花期5-9月,果期8--10月。 保护价值: 绵刺是单种属植物,系古老的孑遗种,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它又是一种天然饲料,青鲜时牲畜喜食,绵刺荒漠为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地区的主要放牧场地。 保护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一些盟、市已作出关于“严禁乱砍滥伐自然植被”的决定以及“关于加强林木草场和自然植被保护”的具体措施。建议有关部门设立绵刺保护点,制止过度放牧,并进行繁殖试验和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 在自然条件下,绵刺很少结实,主要用分株法繁殖,即纵劈丛生的植株基部,分栽单独的植株。此外,绵刺的一部分小枝常倾斜或平卧地面,被沙土覆盖后,可长不定根,从而形成新的植株,便可移栽。用插条法亦能繁殖。 产地分布 产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蒙古国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极耐严寒、干旱和盐碱,在干旱年代生长极微弱,甚至可呈“假死”状态;如遇降水则可加快生长,且可正常开花结实。忌湿、涝,耐沙埋。 园林用途 绵刺是一种珍贵的种质资源。园林中可与山石配植装饰岩石园或制作盆景,适用于华北、西北干旱地区居民点和风景区的绿化。 繁殖培育 可用种子或分蘖繁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